1963年11月18日凌晨,在京广线上,有一匹驮着炮架的军马突然被北上的288次旅客列车的鸣笛声吓到,受惊后窜上了铁道,而288次列车也即将行驶到跟前。危急关头,一个名叫欧阳海的军人爆发出惊人的力气,舍身把军马连同炮架推下铁轨,自己却被列车撞成重伤,当天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事后欧阳海被追认为烈士,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他的英勇事迹也流传到大江南北。
1964年,有一位名叫金敬迈的军旅作家把欧阳海的事迹改编成了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这本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之后立刻火遍全国,作为创作者的金敬迈也成为名人,那么,金敬迈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过得怎么样呢?
金敬迈出生于1930年,江苏南京人,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童年时期,金敬迈跟随父亲前往湖北武汉谋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金敬迈为了躲避日寇,辗转前往多个城市,他的父亲也在战乱中病逝,金敬迈靠给人家擦皮鞋维持生计,度过了那段艰苦的时期。
1949年,金敬迈在武汉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入伍之后,金敬迈主要从事文艺工作,改编创作了一些话剧剧本,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1962年,金敬迈被调到广州军区,成为战士话剧团的一名创作员,主要任务就是创作话剧,调剂战士们的业余生活。
1964年,金敬迈根据烈士欧阳海的事迹创作了著名的《欧阳海之歌》,这本长篇小说使得金敬迈一下子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名人,1967年的五一劳动节,金敬迈还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也是这个月,金敬迈被任命为文艺组组长,主持文化部的实际工作,不过,仅仅数月之后,金敬迈就得罪了江青,被逮捕起来,后来还被关入秦城监狱。
金敬迈一直在秦城监狱被关押到1975年5月,此后他恢复自由,但依然被下放到河南许昌部队农场劳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金敬迈返回了广州军区,不过,此时的金敬迈依然背负历史包袱,并没有获得平反。
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央持续对“四人帮”的错误行为进行“揭批查”,此时金敬迈还没有获得平反。1978年7月,邓小平亲自过问了金敬迈的事宜,得知金敬迈的情况后,邓小平非常生气,他作出批示:“像金敬迈那样受江青迫害的人还不平反,你们广州军区还要不要揭开盖子”?
当时中央提出对“四人帮”的“揭批查”要“揭开盖子”,意思就是深入细致地剖析“四人帮”的错误行为,然而,有的地方领导人还执迷不悟,对“四人帮”的“揭批查”实行“捂盖子”,比如吉林省委书记王淮湘就是“捂盖子”的典型代表,他后续也被撤销了职务。
从邓小平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非常生气的,广州军区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此后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在军区司令部大礼堂召开会议,亲自为金敬迈平反。有了邓小平与许世友两位开国元勋帮助,金敬迈也恢复了一切名誉,此后金敬迈又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继续创作军旅话剧。晚年的金敬迈主要生活在广州,过着平淡的日子,于2020年因病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