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9月22日

历史上的9月22日

主要事件:

1: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2:1862年9月22日——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1983年9月22日——朱建华以2.38米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4:1986年9月22日——英国给一个两个月半男婴移植心肺成功

5:1988年9月22日——首次横穿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驶入北京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在230年前的今天,1792年9月22日(农历1792年8月7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89年到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也是最为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也鼓舞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共和国的诞生和吉伦特派统治的建立,是这场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阶段,也是法国大革命深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陷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这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从此法国开始了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立宪派代表着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企图在法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他们极为害怕甚至仇恨人民的革命运动。1791年7月17日,近万名群众聚集在马尔斯广场,要求审判企图逃往比利时的国王路易十六,实行共和制度,结果遭到制宪议会派军镇压,造成流血事件。9月,制宪议会还通过了《1791年宪法》,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马尔斯广场事件和《1791年宪法》的颁布,表明君主立宪派已公开向封建势力妥协,背叛了革命和人民。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胆战心惊。他们策划武装干涉法国,镇压法国革命。1792年4月反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冲进王宫,囚禁了国王,推翻了君主政体,结束了3年来君主立宪派的统治。9月20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附近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取得了法国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第一次胜利。几天后,法军开始反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得救了。

9月21日,在全国选举中产生的国民公会在巴黎开幕。在国民公会中,吉伦特派由于得票最多而占优势,从此,法国开始了资产阶级共和派——吉伦特派的统治时期。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政体案》。9月22日,又通过了成立共和国的决定,这个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民公会还公布了革命历法,以9月22日为新纪元的开始,1792年为共和元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后,巴黎人民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强烈要求组织法庭审判国王,吉伦特派却竭力袒护包庇国王。后来由于发现了路易十六通敌卖国的文件,国民公会审判了国王。路易十六于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6月,巴黎人民又一次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统治,法国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称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一帝国代替。

1862年9月22日——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在160年前的今天,1862年9月22日(农历1862年8月29日),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年9月22日,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马克思称赞这个宣言是“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北美洲原是印第安人故乡,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不断地向北美洲移民,并在这里建立13个殖民地。殖民者残暴地屠杀土著居民,使印第安人濒临绝种。于是,他们又从非洲掳掠来大批黑人充当奴隶,这些黑人奴隶就如同农奴主饲养的牲口,过着非人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随着掳掠来的黑人奴隶的增多,黑奴问题成了美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林肯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就同情黑人农奴的悲惨遭遇。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奴隶贩子当众毒打侮辱黑奴,他小声地向同伴说:“等到有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来打击这一制度的时候,我一定会把它彻底打垮。”1834年他跨入政界后,多次发表关于解放黑人的演说,特别是1856年竞选副总统时,明确表示:“我们将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

林肯的解放黑奴的主张,遭到美国南部农奴主的强烈反对,却符合美国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需要自由地招聘廉价的劳力,在北方资产阶级的支持下,1860年,林肯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于1861年2月组成了南方联盟。4月12日,向北方发动进攻。美国南北战争就此开始。由于北方资产阶级林肯政府没有充分准备,内战初期,北方失利,华盛顿几乎失守。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1862年,林肯采取了革命性的措施。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各州的黑奴“永远获得自由”,“可参加合众国军队”。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很快就有50万至75万工人参加了军队,南方有50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于是,战争形势急转直下。1865年4月3日,南方首都里士满被北军攻克。历时4年之久的南北战争,以北部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

1983年9月22日——朱建华以2.38米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在39年前的今天,1983年9月22日(农历1983年8月16日),朱建华以2.38米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1983年9月22日下午,虹口体育场的看台上万头攒动,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场地西北角。男子跳高决赛将在这里进行。当身穿红色运动衣的朱建华刚一在田径场上出现,四周看台的观众就欢呼起来,这是在向朱建华表示敬意,也是在向他表示新的、更大的期望。

时钟指向5点15分,横杆升到了新的世界纪录的高度2.38米。虹口体育场坐满了观众,3万双眼睛焦急地注视着横杆。像这样观众爆满的田径比赛,国内实在罕见。之所以出现这个盛况,就是因为有朱建华这位世界瞩目的跳高名将出场,这样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朱建华今天从2.10米开始起跳,2.18米、2.22米、2.26米都是一跃而过,横杆升到2.30米时,他的对手都已失去了与他竞争的机会,然而他又是一次过杆。接着,在第二次试跳2.34米又获得成功,把全场观众的情绪引向了高潮。朱建华开始向新的世界纪录冲击了。第一次试跳时,腿把横杆给碰了下来。冲击未获成功,并没有影响朱建华的情绪。他穿起衣服,坐在场上小憩片刻,站起来擦了擦汗,换上了那件一直在比赛中穿着的白色绿边背心,又走到了绛红色塑胶跑道的外端。此时,全场悄无声息,人们在紧张地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

朱建华伸手向裁判示意,准备第二次试跳。接着又挥起右胳膊用力向下划了一下。这是他的习惯动作,以帮助自己掌握过杆一刹那的动作要领。

他开始助跑了。先是几步小碎步,接着是疾如闪电般的弧形跑,然后是有力地起跳、过杆、收腹、抬腿、落下。横杆略微抖动了一下,就“钉”在跳高架上不动了。没等朱建华从海绵包里站起来,全场已经沸腾了。观众们尽情地欢呼跳跃,文明观众啦啦队向他挥起了彩旗,电动记分牌上打出了“祝贺朱建华跳高创世界纪录”的标语。朱建华接过早已为他准备好的鲜花,绕场一周向观众致谢。年近花甲的教练胡鸿飞也兴奋地从看台上来到场内,和他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朱建华又把鲜花献给了这位世界冠军的培育者。接着,朱建华的父亲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紧紧地和儿子抱在一起。

这是9月22日的下午,距他上次打破世界纪录仅相隔3个月又11天,这在世界男子跳高史上是罕见的。他这激动人心的一跳,是对他的所有挑战者的有力回答,是对全国人民热切期望的出色回答,是对虹口体育场3万名热情的观众的最令人满意的回答。

1986年9月22日——英国给一个两个月半男婴移植心肺成功

在36年前的今天,1986年9月22日(农历1986年8月19日),英国给一个两月半男婴移植心肺成功。

1986年9月22日伦敦哈雷菲尔德医院外科医生给一出生才两个半月的男婴移植了新的心脏和肺。

这名男婴手术之后情况良好。他是世界上接受这种手术最小的病人。

这个婴儿的心脏一生下来就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缺少一个心瓣。他接受的这些器官是从一个出生才五天的男婴儿身上得到的。

1988年9月22日——首次横穿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驶入北京

在34年前的今天,1988年9月22日(农历1988年8月12日),首次横穿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驶入北京。

这列“东方快车”于9月7日从法国巴黎出发,途经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波兰、苏联和中国,最终再由巨轮载负过海到达日本。此行是“东方快车”自十九世纪开驶以来最遥远的一次漫游。

这趟豪华列车上的六十一位旅客,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等七个国家。

为了享受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旅行生活,每位旅客要花费二万美元。

“东方快车”在北京停留两天,然后南下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