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2025年04月07日23:32:07 历史 1695

《人生得遇苏东坡》

【中】 意公子 著

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有网友说,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治愈了他。


还有人说,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将他从极度悲伤的情绪中拉了出来。


然而,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这种恬淡的处世态度。


当我阅读了《人生得遇苏东坡》这本书后,才越发明白,苏轼身上这种恬淡的处世态度,其实也是在无数次困境,甚至是濒临死亡中,磨练出来的。


乌台诗案后,一百多天的高强度精神蹂躏,经历四次被贬的内心折磨,他都能挺过来,还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不得不说,他生命的承载力是很强的。


而苏轼身上这份“承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母亲“程夫人”。


欧阳修在《故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中称赞程夫人:女而有士行者。


意思是,程夫人虽为女子,却有士人的品德和行为。


在我看来,她身上最具魅力的品质,不是豪门千金的身份,不是温柔贤惠的性格,而是对生活的“承载力”。


01

精神上的承载力


她,眉山巨富“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嫁给了苏洵


当时,苏家的经济实力很一般。


而苏洵,也还没有下定决心考科举、走仕途。


他在干嘛呢?


用现在的视角看,当时的苏洵是一位“旅行博主”。


他天南地北地游历,结交各种旅游大V,无暇顾家。


所以,程氏嫁过来后,日子过得并不顺遂。


坊间有人揣测,程氏娘家那么有钱,她怎么甘心和苏洵过苦日子,肯定会心生抱怨。


然而,程氏并没有,她从不抱怨婚后生活不如娘家,更不常埋怨苏洵天南地北地游历。


她反而很安心的在家操持家务,养育孩子。


面对一个“不着调”的老公,她能如此淡定,内心一定是极其稳定和强大的。


有两件事,足以证明。


当时,有人建议她说,你娘家那么有钱,凭借你爹对你的疼爱,你向娘家张口接济一二,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程氏却说:


是的,如果我去请求我的父母,他们肯定会答应。但我不想让人觉得,我丈夫是个向别人求取财物来养活妻儿的人。


程氏明白,维护老公的颜面,就是在维护自己婚姻的颜面。


当然谈维护颜面,显得很肤浅,我认为程氏的这句回答,更多彰显出来的是她精神上的独立。


只有精神独立,内心才会强大,才能做到不依靠娘家,也不埋怨婚姻,还能把日子过得很安稳。


后来,苏洵到了而立之年左右,才决定考科举,走仕途。


他对程氏说,如果他去读书,没钱养家怎么办?


可仔细想想,以前他整天不着家,也没怎么养过家,怎么说到发奋读书的时候,又想起了养家,着实可笑。


可是程氏并没有取笑他,而是说:


我很早就想让你读书考科举了,只是不想让你认为,你是因为我才去求学的。


不少读者读到这句话时,都大为赞叹,程氏不是一般的有智慧。


她始终在用自己的“大爱”和“智慧”,让苏洵全心全意做他自己,这也为他日后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一定基础。


半山文集》中有句话:


一个成熟的人最重要的标志,是自己会主动成为影响自己最大的那个人,能把环境和他人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


程氏就是这样的人。


无论日子好与坏,丈夫的行为是否顺自己的心意,都不会打乱她的内心秩序。


她始终在用自身强大的能量,去承载丈夫,承载婚姻,承载生活。

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02

经济上的承载力


程氏支持苏洵科考,不是嘴上说说,她付出了行动。


她对苏洵说:你如果真有志向的话,我来养家。


她变卖了所有嫁妆,加上苏家的帮持,在眉州城黄金地段租下铺面,做起了丝绸生意。


铺面专门经营普通官吏和中上等人家喜欢的绫罗绸缎。


这生意并不好做,从原料采购、质量控制到客源维护,稍有不慎,就会亏损。


经商本就要顶着一定的精神压力,更何况,程氏还是女子。


北宋时期,女子抛头露面做生意是会遭非议的。


所以,程氏做生意,势必要承受双重压力。


不过,程氏是一个内心需求很清晰的人,她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她要的是,为老公和孩子储备足够的读书所需钱财,所以,舍弃点面子算什么?遭人非议又算什么?


人一旦清楚的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那么舍弃什么,她都不会在意。


但是,面对外界的议论,要说一点都不在意,好像也不太真实。


不过,程氏才不会跑出去解释,她直接用实力,让吃瓜群众闭嘴。


一次,她进购了一批次等蚕丝,家里人建议她尽快转手,不要赔本。


可是她拒绝了,说:宁损不欺。


她将所有次等蚕丝全部烧毁,坚持只售卖优质货品。


此举,让她在繁华的商业街声名大噪,赢得了众人称赞和顾客信赖,在士林中树立了“义商”的形象。


做生意过程中,她也并不是只站在高台上指挥店小二的老板,她既然做,就要躬身入局。


于是,她亲自参与生产管理,收购优质蚕丝,雇佣女工织造,每一个环节都监管到位,确保货品质量,维护产品口碑。


数年后,在程氏的努力下,苏家成为了眉山富户。为苏洵和孩子们读书求学夯实了经济基础。


我常常在想,一个女人怎么去生活会感觉幸福呢?


答案是: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主动地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古代,作为女人,老公孩子就是她们人生的全部。


所以,程氏始终在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奋斗,承载老公和孩子的人生,就是在承载自己的人生。

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03

德行上的承载力


当年,程氏在眉州城做生意时,发生了一件事儿。


她手下的两位女工在烫布帛时,不小心踩陷了地面,地面陷下去数尺深。


女工低头一看,发现洞里有个罐子,罐子上盖着一个乌木板。


乌木是一种很名贵的木材,于是女工猜想罐子里一定装着很贵重的东西。


然而,正当女工准备打开盖子,一探究竟时,程氏却上前制止,让她们把罐子埋回原处,说:这东西不属于苏家,谁都不准去挖。


这件事传到了苏轼耳朵里,他很想知道罐子里装着的,到底是什么?


可一想到母亲说的话,便打消了念头。


后来,他担任凤翔签判时,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


他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一棵下雪天却不积雪的大柳树,他便怀疑这棵树下是古人藏丹药的地方。


然而,正当他想要挖开证实一下时,妻子王弗却说:如果婆婆还在,一定不会让你挖开的。


王弗随口一说,苏轼很是惭愧。


他把这个故事记录了下来,警醒自己,也提醒后人。


多年以后,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他知道,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不是我们应该有的,一分一毫都不能取。


这根植于他内心的性格,其实源于他的家庭教育,是母亲程氏以身作则流传下来的宝贵品质。


鲁迅说: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生活。


而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从此获得人生的乐趣和自由。


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真正意义。



写在最后


我们今天常常把“独立女性”这四个字挂在嘴边,也的确,很多女性都在践行这四个字。


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变强,要有独留于世的事业,甚至要比男人优秀。


当然,这也是一种力量,刚强的力量。


但我更喜欢另一种力量——柔弱。


道德经》里讲,柔弱胜刚强。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的:


柔软的力量,也是一种承托的力量。就像土壤承托大树那样,给大树源源不断生长的动力和养分。


但她并不会像大树那样耀眼,但人们依然会忍不住赞叹,即赞叹大树伟岸的身躯,也赞叹大树脚下的土壤。


这大概就是世人称程氏为“程夫人”,而不是“苏夫人”的原因吧。



——END——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崔康熙:在球队氛围不好的时候,想赢球很困难,结果很重要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在球队氛围不好的时候,想赢球很困难,结果很重要

北京时间5月11日,4-2战胜浙江队赛后,山东泰山队主帅崔康熙出席了赛后发布会。谈比赛崔康熙:在球队氛围不好的时候,想赢球很困难,球员们也感受到了,队员们在先丢球的情况下,凝聚在一起,拿下了胜利,相比比赛过程,结果更加重要,感谢队员们。
泽卡:对崔康熙带队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现太神奇了 - 天天要闻

泽卡:对崔康熙带队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现太神奇了

北京时间5月11日,4-2战胜浙江队赛后,山东泰山队外援泽卡接受了《体坛周报》记者王晓瑞的采访。谈扳平球泽卡:“真的很棒,非常精彩。我的直觉是,我们向大家展现出真正的足球。谢文能把球抢下来,然后传给了我,我再传至瓦科,我们踢得并不自私。不管谁能进球,我们都想取得进球。我也可以完成射门,我也具备射门条件,甚...
清朝礼亲王昭链因加田赋被革王爵 - 天天要闻

清朝礼亲王昭链因加田赋被革王爵

嘉庆十年(1805),29岁的昭链袭封成为第八代礼亲王。礼亲王府失火,珍宝及印缦全部被焚。嘉庆帝赐银一万两,同时赐给许多衣帛助他重建府。嘉庆帝昭链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父名永思,原封康亲王。他与魏源、龚自珍、纪昀、袁枚等名士均
7个华约成员,13个苏联加盟国,为何在苏联解体后与俄国渐行渐远 - 天天要闻

7个华约成员,13个苏联加盟国,为何在苏联解体后与俄国渐行渐远

美西方在二战后成立了北约军事同盟,为了应对北约的威胁,苏联也拉上了东欧国家,在1955年成立了华约。华约组织除了苏联这个带头大哥外,当时还有7个小弟,分别是: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阿尔巴尼亚。除此以外,苏联自己内部,也有15个加盟国。主要包括了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
楚国“父子鼎”时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别错过 - 天天要闻

楚国“父子鼎”时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别错过

近期,安徽博物院推出“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展览,其中有两件战国时期的楚国青铜器——楚王匜鼎与楚王熊悍鼎,格外引人注目。这两件被誉为“父子鼎”的珍贵文物,均出土于安徽淮南李三孤堆墓群,分别承载着楚考烈王熊元与楚幽王熊悍的历史印记。1933年李三孤堆墓被盗挖后,楚王匜鼎留在了安徽,而楚王熊悍...
中国留学生在新加坡坠入骗局,差点将父母7万元积蓄交给骗子 - 天天要闻

中国留学生在新加坡坠入骗局,差点将父母7万元积蓄交给骗子

一名来新加坡当交换生的20岁中国籍学生,不慎坠入骗子冒充政府官员的骗局,险些将父母的7万元积蓄交给骗子。所幸他在最后关头起疑报警,警方成功阻止交款。20岁的中国学生迈克(化名),今年1月来到新加坡的一所大学,展开为期半年的交换计划。2月,他接到一个自称来自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的电话,直觉是诈骗便挂断。没想到...
漫评丨部分台媒竟为日本右翼侵闯钓鱼岛张目,其心可诛! - 天天要闻

漫评丨部分台媒竟为日本右翼侵闯钓鱼岛张目,其心可诛!

5月7日至8日,日“狮子”号渔船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驱离。此前,日本右翼分子驾驶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采取必要管控措施予以警告驱离。日方变换花样进行非法侵权活动,还反咬一口、颠倒是非,甚至出动战机升空“应对”,是十足的旨在复杂化钓鱼岛海空域局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