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还是荣耀?澶渊之盟的背后真相

澶渊之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盟约,不过对于这个盟约的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褒贬不一,有人说是城下之耻,有人认为是圣德大业,尤其是盟约签订几年之后,主战派代表寇准被宋真宗给罢免这事,让事情的对与错就显得更加的扑朔迷离,那时隔千载之后,让我们再次回看当年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又会有怎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澶渊之盟背后的故事。


我们先从宋辽之间的恩怨说起,他们之间的恩怨本身并不发端于宋辽,而是源自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石敬瑭原本是后唐的将领,戍守边关的节度使,但是遭到了皇帝的猜忌。


是人遭到猜忌都会不爽,但是这个石敬瑭一不爽,他就想杀了皇帝。


可是杀皇帝力量又不够,怎么办呢?他就向北方的草原帝国辽国求助,代价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给辽国皇帝耶侓德光当儿子,称为“儿皇帝”,另一个就是事成之后,将一块地送给辽国,哪块地方啊?——燕云十六州,这个地方可太重要了。


对辽国而言,有了它,辽国不仅可以地跨长城南北,而且从此有了稳定的赋税,对中原王朝而言,如果失去了它,那就相当于长城成了摆设,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还有缺乏战马,那个地方是个养马的好地方。


那既然燕云十六州是石敬瑭给出卖的,跟宋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大宋赵匡胤后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后周的皇帝周世宗柴荣,曾经从辽国手里边夺回了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再后来后周江山易主,地盘又挪到了大宋手里边,成了大宋的继承祖业,辽国当然就把这笔账算到了大宋头上。


所以大宋建国之后,宋辽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过,公元1004年,也是澶渊之盟签订的这一年,辽国的萧太后以及辽圣宗率20万兵马,又一次南下,攻伐大宋,这就是澶渊之盟发生的大背景。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宋王朝是什么反应呢?


当时的皇帝是宋真宗叫赵恒,他啊,听说契丹人南侵,慌了!


为什么呢?一是宋真宗本人是大宋第一个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皇帝,他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对业务不熟练啊,二是在过去的宋辽之间的对抗中,宋军其实很少占有上风,就连之前身经百战的宋太祖都不是大辽的对手,何况是一点打仗经验都没有的宋真宗呢。


宋真宗慌乱之中,就赶紧找大臣商量对策,很多人提出往南跑,因为害怕被辽军抓走当俘虏。


怎么办?真的就这样一走了之吗?就在逃跑主义占上风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谁?宰相寇准,他的行事风格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耿直人啊,他最听不得的就是迁都二字,寇准认为:“不仅不能迁都,皇帝你还要御驾亲征,上哪去啊?澶州,因为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后,宋朝的首都开封以北,除了黄河以外,没有任何地理屏障可以庇护,但澶州恰巧就在黄河边上,所以无论如何,宋军必须守住澶州城,不让辽军过河。”


一边说打,一边说逃,那到底跟哪边走呢?宋真宗这个人,虽然说不算胆子小的,但他的魄力决断力相对弱一些,听完寇准的话之后,他犹豫,没有当即做出决定,而是马上退了朝。


不过,就在此时,寇准做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动作,什么呢?他一把拉住皇帝,说:“你不能进去,今天必须把这个事情解决了,而且你绝对绝对不能逃跑,不但不能跑,一定要往前走,一定要亲征!”


就这样,或许是迫于寇准的威慑,再加上委弃宗社的罪名,宋真宗当时想了想:自己确实也担不起啊,所以最后的最后,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还是同意了御驾亲征。


可是宋真宗虽然嘴上答应了,但脚却不听使唤,走不快,按照当时骑马的速度,3到4天本来可以到达澶州,宋真宗却走了7天,为什么?因为宋真宗走到一个叫韦城的地方,他变卦了,不愿意北上了。


听说皇帝不走了,寇准非常着急,赶紧跑去做思想工作,这回不管寇准说什么,宋真宗都不愿意去了,他害怕啊。


寇准劝不住了,那还有谁能劝呢?就在寇准眉头紧锁之时,他巧遇一人,就是随同皇帝出征的将军,也是当时禁军的最高统领,叫高琼。这个人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他却通晓军政,寇准当时就想了,可否让高将军去劝劝皇上?


于是他当即试探到:“太尉深受国恩,今天是否愿意报效啊。”高琼是军人,当然也力主前往前线,于是,高琼就在寇准的安排下,向宋真宗说了一番话:“你率领的这个军队,里面的将士都是北方人,妻儿老少都在开封,你如果往南面逃的话,他们肯跟你往南面逃吗?所以你逃不到南京,你的整个队伍就瓦解了,这个比你去往前线更加危险。”


那这招奏效了吗?宋真宗想跑但没人护驾,逼不得已,不得不再次断了南逃的念头。


就这样,经历一个星期的艰苦跋涉后,宋真宗一行终于到了澶州城,而事实也证明,皇帝御驾亲征是有用的,当宋真宗登上城楼检阅部队的时候,宋军的士气瞬间就被提振了好几倍。当然了,宋军这边士气高昂,辽军那边也蓄势待发。


两边的领导人都到了,那就要开打了,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谁都没料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突发事件竟然改变了战局甚至是历史的走向。


就在大战前夕,辽军主帅萧挞览因为外出侦查地形,阴沟里翻了船,被宋军一箭毙命,萧挞览可是辽国顶梁柱般的人物,宋朝名将杨业都让他给俘虏了,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然而就这样死了。


萧挞览死后,萧太后那是放声痛哭,为他辍朝五日,辽军的士气自然也因此大大受挫。


就在这个时候,宋真宗意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辽国的谈和的信,辽国要议和,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辽国高层这次发动战争,除了想拿回关南十县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以战促和,萧太后很想在她晚年解决宋辽边境问题。


可人算不如天算,万万没想到,澶州之战还没有开打,萧挞览就死了,除了主帅死了动摇军心外,辽军的胜算也并没有宋军想象的那么大,他们从家出发一路到达澶州,一座像样的城池都没有拿下。


军心已然不稳,打胜仗的胜算又不大,萧太后当时非常着急,被逼无奈之下,萧太后只能提早议和,不过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提出议和对辽国是不利,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既向宋朝表明议和的意图,同时又保证辽国在谈判桌上不会失去主动权呢?


萧太后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身份特殊的人,宋朝降将王继忠,王继忠跟宋真宗的关系不一般,他是从小被宋真宗收养,后来提拔为宋朝的禁军将领,只是很不幸,王继忠在一次宋辽之战中被俘虏了,成为了辽国的臣子,人虽然成为了俘虏,但他与宋真宗之间的信任还没有消失,就这样在萧太后的授意之下,王继忠以臣下汇报军情的口吻给宋真宗写了一封信,巧妙地传达了辽国想要议和的信号。


宋真宗接到信后什么反应呢?果不出萧太后所料,他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同意议和!但主战派就不这么想了,既然军事上我方占有优势,不应该先抓住机会打吗?就算要议和,那也得打赢了之后再议。


于是寇准立刻上了一道策论,强烈反对在这个阶段议和,除了寇准,长期在外守关的杨延昭也力劝宋真宗要打,甚至连作战策略都想好了,但是杨延昭的奏本宋真宗看都没看,至于寇准,宋真宗只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托词:“过几十年,肯定有对付辽军的精兵强将,现在我不忍心让百姓吃苦受累,就议和吧!”


事情发展到这,议和已成为了定局。这和谈怎么谈呢?宋方在谈判桌上有什么筹码呢?


宋朝派去的谈判代表就做曹利用,他走之前,宋真宗给他下了两道指令,一是不管怎么谈领土问题不能让步,关南十县之地坚决不能让,二是如果对方想要钱,可以给,要100万也给。


可让宋真宗没想到的是,100万这个底线让寇准给改了。寇准虽然没有劝动真宗皇帝改主意,但他其实也并不反对议和,他想以战促和,可100万岁币太高了,他又劝不动皇帝,再三思量,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曹利用出发前,他对曹利用说,“如果你给的钱超过30万,就提头来见。”


经过一番交涉后,宋真宗终于等到了曹利用议和归来的消息,曹利用回来的时候,据说宋真宗正在用膳,不方便见人,可他又急着想知道结果,于是就派内侍去询问,曹利用就“三指夹颊”,就是寇准说的三十万。除了每年给辽国30万岁币之外,澶渊之盟还约定,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国放弃瀛洲等地,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宋辽约定两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还有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这就是澶渊之盟背后的故事。


如果我们按照1840年后的条约来看,这确实是一个赔款的内容,是一个耻辱,但如果把它放到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宋朝不接受议和,它真的有能力解决边境问题吗?


每年的秋天,辽军都会例行抢劫侵略,这30万的岁币占宋朝政府全年收入的1.53%,它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


双方签订合约后,例行的抢劫就没有了,边境的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了,这种生活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