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弟,这位林彪、粟裕曾经的上级,为什么1955年仅授上将军衔?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自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的第一枪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最终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自中国共产党掌握枪杆子开始,在中国革命的队伍里可谓是将星云集,谁敢横立马的彭德怀,军神刘伯承,善打稳仗的林彪,擅长险中求胜的粟裕等等。1955年授衔的一千余名将军个顶个都是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都是一顶一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革命斗士。
在这一千余名将军,一个人的名字也许最引入注目,他就是仅排上将军衔第22名的周士弟。其实周士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毛泽东称他有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坚决性。
周士弟,1900年出生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少年的周士弟就积极地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信念。1924年5月周士弟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与组建孙中山的“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副队长、队长,率队参加了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平定商团及军阀叛乱、保卫广东革命政府及援助省港大罢工等斗争。1925年11月任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协助叶挺指挥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所部敢打硬仗、屡建奇功,被称为“铁军”。10月起任独立团(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3团)团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周士弟带领的73团全部参加了起义,周士弟被任命为25师师长。同期的陈毅是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林彪任25师73团3营7连连长,粟裕任南昌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转折就从南昌起义失败后开始,起义部队被疯狂围剿的国民党部队打散。离开部队的周士第辗转到达香港,这时的周师第患了疟疾差点死去最后迫不得已流落在街头,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中共党员徐成章,他给了周士第十元钱要求他住院,几天后周士弟又遇到了张云逸,从张云逸那借了50元钱,才住进了医院,并费尽周折找到了香港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李立三、聂荣臻,由于他请示部队下一步行动一直没有结果,加上自己贫病交加,实在无法呆下去,周士第于1928年1月去了南洋,这时的周士弟正是茫然无助处在人生的最低谷。
在南洋参加了邓演达发起的黄埔革命同学会,参与策划倒蒋运动,失败后被捕,经宋庆龄的营救得以出狱。1932年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参加了淞沪会战,1933年福建事变后,周士弟进入蔡廷锴部队任团长,后来事变失败,周士弟辗转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1933年底到达中央苏区江西瑞金。
从1927年至1933年这六年里,南昌起义的部队在朱德的带领下,与毛泽东井岗山会师,陈毅已经成为井岗山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员,林彪、粟裕也成长为军队出色的指挥员。尤其是林彪已经成为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受到了毛泽东、朱德赏识的林彪做为中国工农红军骨干力量的红一军团的总指挥。当时的红军队伍里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聂荣臻、粟裕等一大批优秀的高级指挥员,还包括杨勇、杨成武、杨得志等一大批优异的团级指挥员。周士弟做为后来者,在部队里就显得有些落寞。
直至到达陕北后,才到一线指挥部队任红15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士弟任120师参谋长,与贺龙、萧克转战晋西北,参与指挥齐会战斗、陈庄战斗、黄土岭战斗等战斗,并于1940年参加了百团大战。
1942年1月,贺龙、关向应去延安后,周士第才正式主持工作,参与指挥春季反“扫荡”,并取得田家会战斗的胜利。1944年周士第因病回延安休养。
解放战争时期,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和解放太原。直至解放前夕,周士弟才任18兵团司令员。这时的林彪指挥了辽沈战役,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当时的四大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
但周士弟在中国革命史上功劳依旧不可磨灭,毛泽东、周恩来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周士弟不但是位将军,还有很深厚文学的造诣,1979年,为中国革命奋斗了一生的老将军病逝于北京。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把荣誉看得很淡,不论他们身居何位,都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向他们光辉的一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