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2020年12月11日20:35:30 历史 1098

“9月22日,一个从防空洞里往外张望的女人的脑袋没有了。”

“10月17日,许多人都在谈论日本人使用毒气的事,日本人声称,已经查明中国人使用毒气的事,这一定是借口,他们在先发制人。”——贝拉日记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83年前,也就是1937年,一个德国人和妻子来到中国烟台后,看到战乱中国的人民,痛心不已,他没有多大的权力,只能写下日记,记录每天自己所看到的事情,并用自己有限的条件拯救了25万中国人。这份恩情,我们磨齿难忘,当得知他晚年遇难的时候,中国人募捐了1个亿来救助他,这个人就是约翰·贝拉。

1882年,贝拉出生在德国汉堡,他是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还在时是位不错的船长,但没陪伴他几年,就去世了,贝拉毕业之后,为了照顾家里,就去了商行当伙计。1908年的时候,他来到了中国西门子公司,也从此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934年,他加入了德国纳粹党,加入时,他一定想不到,自己今后会被这个身份所连累。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在中国的时候,他认识了妻子,并且在这个地方,两人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当时的中国虽然落后,可是他深深的爱自己的工作,也爱这片土地,因为在这里,有他和妻子最美好的回忆,他还曾想和妻子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如果要定居的话,也是可以的,不过他没想到,20多年,这个想法会被彻底打破。

1931年,这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7月15,日本人制造了王宝山事件,紧接着又发生了特大洪水,5000万人以上人民受难,之后又发生九一八事变,国家一时陷入危难之间,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这时候的贝拉,已经被任命为德国纳粹党的南京副部长。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到了1937年,怀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贝拉,看着受苦的百姓们心疼不已,当时南京保卫战失败,南京这个方寸的土地,成为了日本人作恶的天堂,在贝拉的日记中提到:“晴天本来是绚丽美好的,在这里成了最可怕的时候,因为只要是晴天,日本人的飞机就会来轰炸。”同时,人们也在每天祈雨,贝拉1937年9月26号写道:“下雨天我们就有和平。”

在日记里面,贝拉将自己和南京城的百姓绑在一起,他并非用“我”或者“他们”,而是用到了“我们”。南京失守后,这里发生了一场长达6个星期的屠杀,整个城市陷入一片血泊之中,这个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繁华的地方,瞬间沦为人间地狱。贝拉和百姓们是有感情的,是一心的,面对这场浩劫,他决定做点什么。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于是,他在自己小院外挂了一名德国国旗,这样日本人就不敢进来,之后,里面挤了600个中国人,可是,城里面还有这么多百姓,这点地方,完全不够啊!他联合自己的外国朋友,将自己以及他们工作的地方,设置了25个难民收留所,而这25个收留所拯救了25万中国人。

之后,贝拉的被日本人举报了,在中国的西门子公司也开不下去了,贝拉被带回了国,但是,其中25万人,避免了那场屠杀。二战结束后,世界太平了,可是贝拉却因为自己是“纳粹”而被逮捕,并且丢了工作,一家陷入了困境。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1948年,贝拉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因为特殊的身份,很多工作环境都不需要他。当这个消息传入中国的时候,南京的百姓们,虽然自己不富裕,但是给贝拉募捐了1亿元,换成美金之后是2000美元,帮助贝拉他们一家人,在危在旦夕的时刻,撑了过去。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然而贝拉却在自己生活稍微好转的时候,突然中风,于1950年1月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贝拉,1997年,约翰·贝拉的墓碑被迁到了南京,南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善良的德国人,也将永远铭记他的恩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椁分九室,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填土层层夯实,有台阶21级,如果加上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整个墓园占地面积达2100多亩之广。2024年5月,持续近四年的考古发掘进入到关键阶段,迄今为止科学发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武王墩墓展露真容,墓室的规模和各类精美文物频频刷屏,引发无数惊叹。这...
曹髦之死:用生命将司马氏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天天要闻

曹髦之死:用生命将司马氏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曹髦,字彦士,他是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是司马师拥立的曹魏第四位皇帝。 随着司马昭的权力越来越大,曹髦感受到的威胁也与日俱增,所以内心非常害怕,他曾写过一首诗: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德国基尔运河年货运量9000万吨,中国京杭大运河是多少? - 天天要闻

德国基尔运河年货运量9000万吨,中国京杭大运河是多少?

京杭运河是举世闻名的伟大水利水运工程,在明清两代50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南北漕运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清末民初的一段时期,由于铁路的兴建、黄河变迁及社会政治等原因,京河大运河全程的航运几乎完全中断。
为什么不再称呼东南亚为“南洋”?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不再称呼东南亚为“南洋”?

称呼东南亚为南洋主要源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个名称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因为东南亚位于中国南部,且与中国隔着南海相望,所以被称为南洋。这个称呼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代表了中国与这一地区的紧密联系和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