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2020年06月19日23:08:39 历史 1495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闻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为万历所忌。去世未及半年便惨遭抄家,追夺谥号,举家罹难,家人全部被下大狱,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张居正豢养的十数名家妓和家中女眷更是被卖入青楼,余者远戍充军,悲惨之状目不忍睹。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闻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和徭役,以及其他杂项归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一条鞭法”是税赋制度上的里程碑,是划时代的制度!它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就长远来看,此举对促进大明朝的经济发展功莫大焉。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闻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闻

为保障“一条鞭法”的顺利实施,张居正一面是任用能臣,举措务实,强力推行“考成法”,简单说来就是“以业绩为核心,行的升职,不行的贬职”,这除了对官员的绩效考核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官员征税的业绩,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这一措施的实行,使得各级官吏不敢懈怠,国库亦日益充裕,据统计,实施第一年赋税就增长了近乎一番,史载改革的结果是:“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和“朝下而夕奉行的巨大成就”。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闻

张居正的改革得罪了太多的王公贵族,损害了整个官僚阶层的利益!张居正的改革,富了穷人,底层民众对张居正肯定是感恩戴德,但是国家的权力并不在这些人手里,他们不能保护张居正。可能张居正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进行改革,他是为了国家,为了民众,牺牲自己一个人,他肯定觉得是值得的。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闻

另外,张居正是万历小皇帝的老师,对待小皇帝的学业比较严厉。加上皇帝母亲李太后,以及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小皇帝对他是又怕又恨,使得万历皇帝逐渐站在了张居正和李太后两个人的对立面。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到底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闻

张居正通过改革虽然强大了大明朝,但是也站在了整个官僚阶层和皇帝的对立面,后面悲惨的遭遇也就顺理成章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免费≠公平?原神圣遗物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 天天要闻

免费≠公平?原神圣遗物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为何“欧皇1天毕业”,“非酋300天坐牢”却0提升?贪生怕死角斗士,一往无前少女心大家好,我是拾柒。一、圣遗物系统的“双刃剑”本质1. 表面公平:免费获取机制“圣遗物可以免费获取的机制,这能让平民玩家也有机会获得极品词条的圣遗物。从一定程度来说,圣遗物系统相较而言会非常的公平。”零氪玩家可通过日常体力获...
残暴,屠出历史纪录!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抢7!快船惨遭淘汰! - 天天要闻

残暴,屠出历史纪录!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抢7!快船惨遭淘汰!

掘船抢七大战一触即发,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发五虎的变阵:哈登+鲍威尔+小卡+小琼斯+阿祖,即将小琼斯顶替了邓恩,提高了锋线上的深度。掘金则五虎未变:穆雷+布劳恩+小波特+戈登+约老师。开场后快船的变阵就立竿见影,小琼斯火力全开内外开花——挡拆下顺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抢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帮助快船抢占先机。...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