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李君羡 李君羡并不认识武则天

2020年04月27日12:50:27 历史 1585

原标题:历史上真实的李君羡 李君羡并不认识武则天

在2003年的电视剧《至尊红颜》中,武则天则和唐朝皇室家族的成员李君羡发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故事,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喜爱。

在电视剧《至尊红颜》中,李君羡被设定为唐太宗李世明的大哥李建成的儿子,他和武媚娘一见钟情,最后为了拯救武媚娘而死。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李君羡的一生可以说是和武媚娘没有任何的关系。

李君羡,生于公元前593年,是唐朝著名的将领,洺州武安即现在的河北武安县人氏。他一开始跟随隋朝末年的领袖人物李密四处征战,后来王世充大破瓦岗寨,杀死了李密,于是李君羡成为了王世充的骠骑。之后因为不满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便率领自己的部下投奔了李渊,被任命为轻车都尉。之后他又跟随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和他一起击败了隋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宋金刚,屡立战功,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在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后,他被授予左卫府中郎将,一时之间风光无二。

历史上真实的李君羡 李君羡并不认识武则天 - 天天要闻

有段时间,金星频频在白天出现,李世民觉得奇怪,就找主史算算这是怎么回事。主史告诉他三个字——女主昌。恰好这个时候民间有一本语言书,里面预测: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两件事加一块儿,让李世民听得头发根发凉。古代人都比较迷信对这种异象命理是很相信的。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李家子孙的幸福,李世民情急之下决定大开杀戒,把天下姓武的人的脑袋集体搬迁到阎王那里。

这时,一代神人李淳风出场了,他劝告李世民:“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这段话大意是说天命不可违,杀的人再多也是避免不了的。此人现在已经三十多了,等到篡位的时候也老了,对于李姓子孙或许会手下留情。而且你杀了也白杀,老天爷会派下一个更年轻的,年轻人心狠,到时李家会更倒霉。李世民听完,只好暂时作罢。

有一天,他宴请群臣,席间喝得起劲儿,就和大臣们娱乐一下,叫每个人自报小名。轮到李君羡,他想都没想就把自己女娃娃似的小名——“五娘子”说了出来。他痛快了,李世民难受了。小名五娘子,爵位武连郡公,守卫玄武门,时任左武卫将军……苍天!他身上怎么这么多“武”?“娘子”通女,女主武王不就是他吗?

李世民一念及此心中大惊,遂掩饰笑道:“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杀掉李君羡了。

于是遂革除李君羡禁军职位。随后李君羡在担任华州刺史时,结识了一个道士叫员道信,他宣称自己不需要饮食就可以生存下来,而且他还通晓佛法,李君羡因此对他十分仰慕,常常和他交谈。但是这件事情被用心险恶之人知道后,便向李世民进言他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于是在648年6月13日,他因为这件事被处斩,享年五十五岁。

历史上的李君羡唯一跟武则天有联系的事情应该是在武则天继位之后,他的家人为他伸冤,武则天当时为了证明自己却有做皇帝的天命,于是便下令追复李君羡官爵,同时以礼改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民国将领之川军夏首勋 - 天天要闻

民国将领之川军夏首勋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刘湘和刘文辉这对叔侄爆发了“二刘之战”,这场战争也是民国四川境内最大的内战,最终刘湘取得胜利,坐上“四川王”宝座。
吐蕃攻陷长安与代宗出逃始末 - 天天要闻

吐蕃攻陷长安与代宗出逃始末

安史之乱(755—763年)后,唐朝国力大损,西北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大举东侵,最终于763年攻陷长安,迫使唐代宗李豫仓皇出逃。这一事件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转折,也暴露了唐廷内政与军事的深层危机。
回纥与安史之乱:雪中送炭背后的趁火打劫 - 天天要闻

回纥与安史之乱:雪中送炭背后的趁火打劫

在安史之乱这场决定唐朝命运的内战中,回纥(后称回鹘)的介入如同一把双刃剑——其精锐骑兵为唐廷提供了关键战力,但每一次“救援”背后都暗含高昂代价。 从洛阳城的劫掠到“绢马贸易”的压榨,回纥的参与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虚弱,也埋下了中晚唐财政崩溃的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有个家发镇,是以志愿军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发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如今,70多年过去了,李家发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进李家发烈士曾经所在的部队,在哥哥的营房里,与记忆中那个保家卫国的身影,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前段时间,总台记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闻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1914年谢阁兰拍摄的高颐阙照片部分截图高君颂碑 1914年网络图 碑拓印目前国内历史上对雅安汉阙拍摄(研究)较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