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剧毒蛇15年后再次现身安徽!

2025年05月28日16:50:16 历史 7458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受黄山市徽州区生态环境分局委托,安徽大学陈众调查团队在黄山市徽州区开展县域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记录到极罕见的毒蛇——福建华珊瑚蛇。这是自2010年以来,时隔15年安徽再次记录到该物种,也是省内目前仅有的两笔确凿分布记录,具有重要的科研与保护价值。

剧毒“美貌杀手”

福建华珊瑚蛇属有鳞目眼镜蛇科中华珊瑚蛇属。其体长60~75厘米,身体具有醒目的红色、黄色与黑色环纹交替排列,因外形与金环蛇相似,常被称为“假金环蛇”。与多数珊瑚蛇不同,福建华珊瑚蛇的头部较小且略呈三角形,头部有白斑,呈倒“v”字型。瞳孔为圆形,尾尖细短。

这种剧毒蛇15年后再次现身安徽! - 天天要闻

福建华珊瑚蛇 王亚楠 摄

福建华珊瑚蛇主要栖息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区常绿阔叶林、竹林及溪流附近,多在夜间活动,以其他小型蛇类、蜥蜴和蛙类为食。其毒液含神经毒素,虽毒性较强,但因性格隐秘、极少主动攻击人类,野外目击记录极为稀少。

2010年,我省知名蛇类学专家黄松教授曾在休宁县岭南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福建华珊瑚蛇标本1号,此后15年,我省再无该物种的确凿野外调查记录。

栖息地破碎难得一见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条罕见的福建华珊瑚蛇,是安徽大学陈众调查团队成员陈熠在调查中记录到的。“我们对比了近20年的科考资料和多个自然保护区监测数据,确认此次发现是安徽境内第二次有影像佐证的福建华珊瑚蛇记录。” 研究团队负责人陈众介绍:“近年来,我们在皖南山区长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此次发现说明该物种在安徽仍有极小种群存活,但栖息地破碎化可能是其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据悉,此次发现的福建华珊瑚蛇个体健康状况良好,研究团队已完成数据采集与栖息地标记工作,后续将开展长期监测。这一发现也为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增添了新的例证,凸显了山区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据安徽商报微信公众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400年前明代状元试卷展出,全文2460字工整如同印刷,高考前预约参观火爆 - 天天要闻

400年前明代状元试卷展出,全文2460字工整如同印刷,高考前预约参观火爆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承载着许多人的梦想和希望。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展出着一件稀世国宝——400多年前明代状元的殿试卷。高考临近,预约“打卡”状元卷的游客络绎不绝。公开资料显示,这件状元卷是国家一级文物、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1983年,它由赵秉忠第13...
曼卡山下(八)|余泽江 著 - 天天要闻

曼卡山下(八)|余泽江 著

(小说)曼卡山下(八)余泽江 著第一章:一头扎下南腊河第8节:赶路途中话说,帮助参与抢救伤员的客车,下午8点钟才到达景洪车站。那位景洪县人民医院的护士,顾不得饥饿和疲倦,三步并着两步走,几乎是小跑着赶到医院。 值班医生听了护士的叙述,不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