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2025年04月04日19:02:04 历史 1692

爱新觉罗氏家族按照血缘远近分为宗室、觉罗,尽管名义上都属于皇族,但是觉罗不管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待遇,都远不如宗室,比一般的旗人也高不到哪去。

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 天天要闻

关于觉罗的文章御史写的不多,借此机会与诸位分享有关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政治待遇方面的差异

清代的皇族别以远近,主要是以血缘、宗支进行区分的。按照会典的记载,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即努尔哈赤的父亲这一支为宗室,努尔哈赤的伯叔一支为觉罗。

在每十年纂修皇家族谱《玉碟》时,宗室和觉罗是要分别载入谱系的,宗室入黄册,觉罗入红册。同时,为了区分政治身份,规定宗室系金黄带,觉罗系红带。如果宗室被革那么就会降为觉罗,系红带;若是觉罗被革,则系紫带,其实和一般的满洲旗人已无多大差别。

皇族命名方式也是身份的体现,清初时期皇族子弟命名带有鲜明的满洲特色,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从康熙朝开始,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命名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行辈”来命名皇子,并别以远近使用相同的偏旁。

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 天天要闻

宗室当中也有远近之分,乾隆时期规定康熙帝的子孙属于宗室近支,道光时期规定乾隆皇帝的子孙为近支,到了晚清就以道光皇帝的子孙为近支。

近支宗室必须要按行辈命名,如胤、弘、永、绵、奕、载、溥等,偏旁则以礻、日、王、忄、讠、氵等;近支中的偏远宗室需按照行辈,但不能沿用规定的偏旁;而远支宗室既不能用皇子行辈,也不能用固定的偏旁。至于觉罗大多则以满文命名,或二字、或三四字。

其次是封爵方面的差异

清代的爵位分为三大类,即宗室、异姓、外藩,没有将觉罗单独拿出来形成一个体系。我们所熟知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等这些,都是特指宗室和外藩爵位。

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 天天要闻

实际上觉罗在法律层面上已经丧失了封爵的资格,即便有皇帝特恩也不会封给高等级的爵位,而且即便有爵位也无法像宗室王公那样具有世袭罔替或降级承袭的特权。

比如顺治初年,追封礼敦为武功郡王,并将其安置在太庙东配殿功王的第一龛。礼敦按照辈分是景祖觉昌安的长子,努尔哈赤的伯父。顺治帝之所以追封他为郡王,主要是因为礼敦协助父亲击败了强悍的硕色纳兄弟9人和加呼部兄弟7人,为后金江山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按照清代的惯例,礼敦的爵位应该是可以世袭罔替的,至少也能降级承袭,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并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从入关后就没有获得过高级爵位,至康熙朝以后,已经沦为普通的无爵的闲散觉罗。

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 天天要闻

觉罗要想获得爵位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和普通满洲旗人一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正如会典中所说的“觉罗仕途,并照八旗满洲例”

也就是说觉罗即便凭借军功获得爵位,那么也不可能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等宗室爵位,他们所能获得只能是“民爵”,最高级别也就是一等公。从清代的情况来看,觉罗获得民爵的数量还是很多的,也不乏有公侯伯爵。

从担任职官来看,觉罗与宗室存在较大的差距。按定制,宗室不分有爵无爵,都不能担任“道”以下的文职外官和绿营官,这是因为宗室贵为天潢贵胄,一旦外任中低级地方官,会存在上司难以驾驭的情况。

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 天天要闻

而觉罗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从中也可以看出觉罗的政治身份远远低于宗室。此外,为了照顾闲散宗室的仕途前程,朝廷还在科举中划出一部分名额定为“宗室科目”,相比较于正常的科举考试,宗室科举难度较低,可以获得举人、进士功名。而觉罗则要和一般旗人一样,在考场上与汉族读书人同场竞技,难度可想而知。

第三是经济待遇方面的差异

乾隆时期实行了宗室爵位改革,使得宗室大部分人失去了袭爵的资格,从此沦为闲散宗室。不过闲散宗室照例可享受到四品顶戴的荣誉,每个月可以领到八旗披甲兵丁的钱粮,觉罗也有闲散的说法,但是经济待遇却不如闲散宗室。

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 天天要闻

根据史料的记载,闲散宗室年至20岁,月给养赡银3两,岁给米45斛;闲散觉罗,年及18,月给银2粮,岁给米21石2斗。基本上就是宗室的一半左右。

除了正常的俸米之外,宗室、觉罗凡有红白喜事朝廷也会给予赏恤,两者的差距同样也是巨大的。宗室婚嫁给银100两,丧事给银120两;觉罗婚嫁给银20两,丧事给银30两。

觉罗名义上也是皇族,但从各方面待遇来看,顶多就是高配的旗人 - 天天要闻

觉罗的地位介于宗室与一般旗人之间,实际上从各方面的待遇来说,觉罗与宗室的差距很大,与满洲旗人更为接近。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就是爱新觉罗的姓氏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75年,五岁儿童一句话,发现了藏匿29年的女特务 - 天天要闻

1975年,五岁儿童一句话,发现了藏匿29年的女特务

1978年寒冬的浙江黄岩县宁溪公社,炊烟在青瓦白墙间袅袅升起,谁也没想到这个平静的清晨,会因一个5岁男孩手里的水果糖掀起惊涛骇浪。红星大队的李朝红正晾晒着腌菜,忽然看见邻居家的小宁宁蹦跳着从对面院子跑出来,嘴里还含着颗晶莹的糖块——在那个物
转发寻人!如果有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请联系他们—— - 天天要闻

转发寻人!如果有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请联系他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位于延庆区,展示了44位牺牲在平北的烈士生平。在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厅里,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展示了44位牺牲在平北的烈士的生平。其中,有一部分烈士有照片,其余大部分则只有剪影,或是一幅根据那个年代的战士形象绘...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 天天要闻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中超第4轮,山东泰山主场0-3不敌成都蓉城,是一场完败。论牌面,两队都很强,但是,崔康熙的“人盯人”战术非常被动,徐正源的战术安排针对性很强,这场大胜绝非偶然。名嘴董路在直播时评论这场比赛认为,崔康熙的责任非常大,他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董路表示,“鲁能啊,如果你看了我的作品,我就跟你...
英雄不朽: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是两种精神在较量 - 天天要闻

英雄不朽: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是两种精神在较量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一1942年5月25日,将军率突围队伍抵达山西辽县十字岭附近。这支在3万日军合围中艰难辗转的队伍,成功完成了掩护与断后任务。面对日军飞机的盘旋轰炸,将军登上一处高坡,用疲惫而嘶哑的声音指挥队伍疏散。傍晚时分,大队人马已冲出包围圈,将军也准备走下十字岭。突然,尖锐的啸叫声再次划破天际,他一边...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剧与无奈 - 天天要闻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剧与无奈

在遥远的古代,山中有一股匪帮,他们身手不凡,行踪诡秘,仿佛在这片大山之中是无所不能的王者。这个匪帮的首领,名叫大当家,带领着他的兄弟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劫掠,甚至在与官府的对抗中屡屡逃脱。
“环保自然葬”在台湾渐成风气 - 天天要闻

“环保自然葬”在台湾渐成风气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北市“落羽之丘”树葬园区一角。台北市民政局供图越来越多岛内民众身后选择海葬。新北市民政局供图清明时节,台湾民众纷纷归乡扫墓祭祖。与过往不同的是,很多家庭清明祭扫不再到墓园,而是到环境清幽的树葬、花葬园区,或者是到白浪逐岸的海边,心香一瓣,追思逝者。土葬、靡费、迷信曾经是台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