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访俄期间接受俄媒专访,并表示当前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一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三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一表述引发外媒关注。
事实上关于这个论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远东地区中俄合作开发。
要知道,19世纪中叶,清政府在列强的侵略下国力衰微,内忧外患不断。
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行掠夺了我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我们无数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然而在抢走大片土地之后,沙俄却并没有将其好好开发,直到现在才有了新动态。
难以破解的开发难题
自沙俄掠夺这些土地以来,开发进程始终步履维艰。
沙皇俄国时期,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对这些寒冷地区的开发有心无力。
尽管出台了一些鼓励移民的政策,试图增加当地人口以促进开发,但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移民数量极为有限,开发工作进展缓慢。
苏联时期,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试图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在二战期间,为了躲避战火,苏联将部分工业向东转移,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一些工业基地。
在冷战时期,苏联为了加强战略纵深和国防安全,也加大了对远东地区的开发力度,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如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延伸等。
但这些努力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
到了俄罗斯时期,尽管意识到远东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多次提出开发远东的计划,如设立经济特区、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投资,但成效并不显著。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开发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这些地区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冬季漫长而寒冷,极端低温可达零下数十度。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人类生活面临巨大挑战,农业生产也受到极大限制,农作物生长周期短,产量低。
而且,寒冷的气候还会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增加维护成本。
例如,在冬季,管道容易冻裂,道路因积雪和结冰而难以通行,这给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带来极大不便。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些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严重短缺。
而且,当地人口还呈现出不断外流的趋势,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纷纷前往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或其他国家,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由于地处偏远,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昂。与俄罗斯的经济中心相距遥远,使得物资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而且,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铁路、公路等网络不完善,这也限制了地区的发展。
例如,从远东地区将货物运往欧洲部分,需要经过漫长的铁路运输,运输时间长,成本高,这使得当地的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开发这些地区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
然而,俄罗斯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结构单一、国际油价波动影响财政收入等,使得政府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远东地区的开发。
俄罗斯的考量
事实上,俄罗斯是非常重视远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的。
2024年9月5日,普京在第9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着重强调:远东地区的开发关乎俄罗斯的未来。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俄罗斯提出远东地区开发合作,有着多方面的战略考量。
从经济发展需求来看,远东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动力。
通过与中国合作开发,能够吸引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从地缘政治因素分析,加强与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合作,有助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提升影响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在西方制裁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需要拓展外交和经济空间,与中国合作开发远东地区,可以加强与亚洲国家的联系,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实现战略平衡。
俄罗斯也希望通过远东地区开发合作,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加强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边境环境,对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从这些方面来看,俄罗斯提出远东地区开发合作,更对自身发展需求和战略布局有很大的帮助。
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对中国而言,参与远东地区开发合作带来了诸多机遇。
在资源获取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远东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能够为中国提供稳定的资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参与远东地区开发合作也有利于推动东北振兴。中国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接壤,地缘相近,通过合作开发,可以加强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且,通过参与远东地区开发合作,中国企业可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远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重要通道,通过在这里开展合作,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拓展业务范围。
当然,参与远东地区开发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
地缘政治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尽管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会对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资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远东地区的投资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政策法规的变化、市场波动等都可能给企业投资带来风险。
而且,在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挑战,需要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俄远东地区开发合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议题,通过理性看待合作前景,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中俄远东地区开发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正如在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俄罗斯前总理祖布科夫释放的积极信号:“我们目前正积极推进另一个对华出口天然气管道项目,即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将于2027年1月建成投产。”
据悉,项目全面达产后,俄罗斯每年向中国供应的管道天然气数量将增加100亿立方米,届时总量将达到每年480亿立方米。
这无疑将对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生态问题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世界知识》2023年第7期 :“一区一港”建设与中俄远东合作前景
观察者网《普京:远东开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俄罗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