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东局势突变,当时萨达姆悍然入侵了科威特,这显然影响到了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布局。
于是,美英等西方国家开始打着世界和平的旗号开始干涉。
就在一场大仗即将爆发之际,我国却不偏不倚,试图从中斡旋避免生灵涂炭。
此时,中国外长钱其琛紧急出访中东各地,为争取和平解决而奔走。
在他不断劝说萨达姆停止侵略时,萨达姆却表示科威特就相当于中国的香港。
后果大家有目共睹,可就算如此,为何萨达姆会执意要挑起海湾战争?他与中国外长钱其琛之间的会谈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中东局势
1990年的夏天,萨达姆大手一挥就指使了伊拉克对邻居科威特发动了攻击。其实当时在萨达姆口中虽说重振中东之光,其实谁不知道这个拙劣的幌子有多可笑。
战争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掠夺资源,要不是看在科威特石油的份上,萨达姆也不会大张旗鼓的想扩展领土。
当年伊拉克欠了百亿的外债,就想控制科威特的油价来缓解国家经济上的压力。可事情哪能如他所愿,所以在相互拉扯中,萨达姆就动了战争的念头。
说实话,当年的萨达姆的确有那个实力,本身通过多年的发展,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和国家综合力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萨达姆手中还有百万大军,而科威特的几万名军队就显然不够看的了。
萨达姆想称霸整个中东,油价也自己操控。可这一切都惹恼了美国,他才不想用高价油,所以在你来我往的国际谴责中双方都吵得不可开交。
毕竟萨达姆的行为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不仅从海上封锁了伊拉克,而且还动员其他国家一起劝说萨达姆。
此时萨达姆胜券在握,企图将更多的中国东部领土纳为己有。可国际舆论不同意,中国更是抱着和平的目的对中东各国进行访问。
其实当年中国也明白这趟混水其中的弯弯道道,可为了中东的和平,钱其琛外长还是充当了和平大使去了中东。
在见到萨达姆之前,钱其琛先分别会见了美国国务卿贝克、埃及等中东四国的元首,并与他们交换了当下紧急情况的看法。
可是,让钱其琛万万没想的是,他费了那么大工夫,在见到萨达姆时,对方竟然油盐不进,一门心思只想要扩张。
紧张的会面
当时形势不容乐观,美国一直不仅仅想插手中东事务,而且还打算亲自下场。
当时在钱其琛在去中东之前还见到了美国国务卿贝克,两人就觉得只要萨达姆能退兵,那美国就不对中东出兵。
1990年11月11日,钱其琛飞往伊拉克去会见萨达姆,当时距离海湾战争正式爆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钱其琛在见到萨达姆的时候一直劝他要重视中东问题,并且还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已经把话撩开了,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止美国讨伐萨达姆!”
这对伊拉克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果此时萨达姆能够从科威特撤军,可能还能避免一场恶战。
可一心想要资源的萨达姆压根不就理会钱其琛的好意,还表示科威特一直都归伊拉克所有,这点是亘古不变的原则。
越说越激动的萨达姆还表示这就像香港属于中国,中国是不会否认的。
听到这话的钱其琛顿时就有些不悦,毕竟香港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科威特那里是个有主权的国家,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可萨达姆却肆无忌惮的将所谓的大道理一套接着一套的输出,一点都没有顾忌。此时的钱其琛已经面有愠色,但他本着职业的本能还是与萨达姆正常讨论。
钱其琛驳斥了萨达姆,科威特在国际上是个有主权、有外交的独立国家,这是国家安理会认可的。哪能与香港放在一起做比喻?这里面的性质都完全不同!
当钱其琛说完后,萨达姆怔了一下略显尴尬,将话题就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态度上了。也就是到了此时,现场的气氛才有所缓和。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双方的重点还是针对中东石油问题谈了下去。虽说钱其琛已经将各种后果都袒露得明明白白,可油盐不进的萨达姆压根不会同意用和平的方式处理中东事务。
萨达姆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心要入侵科威特,而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样发动了海湾战争。钱其琛的确尽力了,可大家还是低估了萨达姆的野心。
就这样,在钱其琛结束访问后,战争就这么打起来了。而不可一世的萨达姆最终也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网-《海湾战争前外长钱其琛会见萨达姆时谈些什么?》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揭秘海湾战争前钱其琛与萨达姆的交锋》
3·搜狐新闻-《钱其琛曾在海湾战争前劝萨达姆回头》
4·腾讯网-《钱其琛驳萨达姆,香港与科威特不能相提并论,可他听不懂中国智慧》
5·凤凰网-《海湾战争前外长钱其琛会见萨达姆时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