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2025年03月15日18:30:14 历史 3832

晨光熹微时,6064次列车准时惊醒山岚。沾满露水的山货、读书郎的梦想、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一站站装进这列慢火车。

当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将中国城市连接,这趟最低票价仅4元的慢火车,像毛细血管一样串联起一座座小山村,成为沿线许多村民出行的首选,走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的幸福轨迹。

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 天天要闻

慢车滚滚,乡情悠悠

上午9时31分,慢火车准时停靠在陕西省宁强县燕子砭镇。站台上,背着大筐蔬菜、挑着自家土鸡的村民们已经排起长队。

“老向,搭把手!”背上一筐蔬菜、手里还提着两大袋,68岁的村民李军军显然有些吃力。见状,列车长向保林赶忙帮他提着蔬菜送到车厢里。

“谢谢老向,谢谢啊!”一声声感谢里,听得出他们早已相熟多年。

年近60岁的向保林即将退休,他将告别这趟常年开行在秦巴山间的慢火车,也将告别这些熟悉的乘客。

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 天天要闻
2月17日,在6064次列车旁,列车长向保林与一名乘客交流。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6063/6064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一趟公益性列车。从四川广元到陕西宝鸡,350公里的路程设有33个车站,站站必停,最低票价仅4元,全程票价也只要39.5元。

从1987年至今,除了中途调往其他线路工作过几年,向保林的职业生涯始终与这列火车紧密相连。

“早些年,这趟车没有餐车,我们出一次车要两天时间,所以一次就要带两天的饭。”向保林回忆说,“夏天,靠着老式电风扇‘找清凉’;一到冬天就要烧锅炉取暖,有时候,刚把煤加进锅炉,列车就开进隧道,迎面的风把煤烟味儿吹到车厢里,呛得乘客和乘务员都咳嗽。”

虽然环境和条件有限,但这趟跨越陕、甘、川三省的列车,却一直是沿线村民外出的重要交通工具。

近年来,这趟慢火车进行了车厢改造,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乘车体验越来越好。向保林也用细致入微的服务,收获了沿线老乡满满的温暖。

“有的老乡孩子结婚,邀请我去喝喜酒;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专门到车上给我报喜;还有的老乡早早卖完菜,也会给我发个信息说,他今天生意特别好……”向保林如数家珍。

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 天天要闻

移动的服务,暖心的驿站

车虽慢,但“上新”不断,越来越多的“升级改造”让小慢车的“功能”愈发多样化。

56岁的雷翠兰家住燕子砭镇,是这趟慢火车的“常客”。提着小葱、蒜苗和芹菜的她一上车就往4号车厢走去,开始整理自己要卖的蔬菜。

4号车厢是铁路部门专为老乡们打造的惠农车厢,也被称为“列车上的集贸市场”。

为了方便老乡放置蔬菜和家禽,这节车厢拆掉了8个座椅改为高度适宜的货架,老乡们站着往后一靠,背上的竹筐刚好稳稳地落在货架上。车厢一侧的农产品信息公示栏上,还写着各色农产品的价格和电话,方便买卖和交易。

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 天天要闻
2月17日,一名乘客在6064次列车上整理蔬菜。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不仅有惠农车厢,为了让乘车上学的孩子们有书可读,车厢专门增设了通学车厢,并配有3300余册图书。

“这些改造都是按照老乡们的需求设计,实践证明,老乡们很喜欢,也很实用。”车队支部书记任斌说,“虽说列车开得不快,但点滴之间的改造让老乡感受到列车服务的贴心和暖心。”

去年9月,小慢车又“上新”了。向保林说:“跟一些老乡聊天时,我们发现不少人害怕外出看病耽误卖菜,总是小毛病拖成大毛病。后来,我们就和宝鸡两家医院合作,每月的11日、12日、21日、22日会有专门的医生随车给老乡义诊。

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 天天要闻

车窗内外,幸福图景

车厢升级的轨迹,也恰似山里人奔向好日子的脚步。

虽已年近古稀,但宁强县阳平关镇的蒋明林身体却很硬朗,几乎每隔两天,他就要背着五六十斤的蔬菜,去邻近的略阳县城售卖。

“我坐车卖菜都二三十年了,一年也能赚万把块。”蒋明林说,“儿子们都已有了不错的工作,也会给我生活费,但是我还是闲不下来,喜欢劳动。”

卸下生活的重担,这些年蒋明林也有了自己的爱好——锻炼身体。“以前整天都在地里忙;现在不愁吃穿,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

向保林也发现,老乡们的生活变化还体现在“舍得”里。

“以前老乡们上车总带个干馍馍吃,过年也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向保林说,“现在老乡们上车吃的种类多着哩,卖完菜后再大包小包往家买,舍得花钱!”

从山上搬迁到县城,住进20多万元购置的新房里,燕子砭镇50岁的马明荣感触颇深:“以前,村镇里没产业,路也不好,出个门都费劲;现在,水泥路都修到山上,我们种菜方便、卖菜也方便,县里还组织种植天麻,又给我们增加了一份收入。”

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 天天要闻
2018年5月27日,学生们在6063次列车通学车厢内阅读获赠的书籍。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慢火车开行的沿线山区,各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宁强县的天麻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略阳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4.5亿元;空中无人机为茶园施肥,山腰5g基站闪着微光……

黄土高原上,高铁建设正酣。截至去年12月底,陕西5个在建高铁项目隧道已贯通62座,隧道、桥梁分别完成设计总量的65%和64%,开挖掘进累计达到508公里。

“西安至延安的普速铁路是我们建设的,现在我们又在加快建设西延高速铁路,目的就是让沿线老乡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生活越来越好。”承建西延高铁的中铁二十一局西延铁路项目党支部书记闫泽说。

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与此同时,中国一直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保障铁路运输的普惠性、均衡性、可及性。

夜幕降临,秦巴山区的检修库里灯光勾勒出慢火车沧桑却挺拔的身影;不远处的高铁站灯火通明,电子屏上列车时刻表闪烁跳动……不同速度的列车标注着同一个方向——富强与幸福。

中国故事|慢火车的幸福轨迹 - 天天要闻

统筹:卫铁民 刘畅

记者:张斌 邵瑞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陕西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免费≠公平?原神圣遗物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 天天要闻

免费≠公平?原神圣遗物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为何“欧皇1天毕业”,“非酋300天坐牢”却0提升?贪生怕死角斗士,一往无前少女心大家好,我是拾柒。一、圣遗物系统的“双刃剑”本质1. 表面公平:免费获取机制“圣遗物可以免费获取的机制,这能让平民玩家也有机会获得极品词条的圣遗物。从一定程度来说,圣遗物系统相较而言会非常的公平。”零氪玩家可通过日常体力获...
残暴,屠出历史纪录!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抢7!快船惨遭淘汰! - 天天要闻

残暴,屠出历史纪录!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抢7!快船惨遭淘汰!

掘船抢七大战一触即发,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发五虎的变阵:哈登+鲍威尔+小卡+小琼斯+阿祖,即将小琼斯顶替了邓恩,提高了锋线上的深度。掘金则五虎未变:穆雷+布劳恩+小波特+戈登+约老师。开场后快船的变阵就立竿见影,小琼斯火力全开内外开花——挡拆下顺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抢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帮助快船抢占先机。...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