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2025年03月06日19:30:22 历史 9357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初春的清晨,山间薄雾未散,空气中满是泥土的清甜气息。

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套上一双沾满泥土的胶鞋,径直走向果园。她的身影与晨光融为一体,像一株扎根山野的果树。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卢丹(左)与村民在致富村包装蜂糖李。一筐筐金黄的果实被装入印有“镇宁蜂糖李”地理标志的礼盒。(2024年6月26日摄)

“以前村里人守着几亩山地种玉米,一年到头挣不到2000块。现在家家种蜂糖李,一亩地能赚两万多元。”村民卢成敏边说边麻利地封箱,额角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

蜂糖李的“甜蜜事业”始于卢丹2018年的一次调研。她发现,六马镇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特别适合种植蜂糖李,但村民缺乏种植技术,果树产量低、产品销路窄。她请来农业专家,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带头成立合作社,规范品牌包装和扩大销售渠道。十年间,致富村的蜂糖李种植面积从几十亩扩展到近万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跃升至2.2万元。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2025年2月20日,卢丹(左)与村民刘发志查看芒果树生长情况。枝头初绽的淡黄色花簇,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除了最有名的蜂糖李,芒果也是村民致富的一大“法宝”。

“起初大伙儿怕风险,卢书记就在自家的芒果林里做实验,主动承担风险。”村民刘发志抚摸着树干上的嫁接痕迹回忆道。

卢丹成功探索总结出“套袋防护”法,并亲自指导村民推广,实现全村芒果产业产值翻倍。如今,芒果产业已成为致富村的第二张名片,年产值超千万元。

在卢丹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密密麻麻的“果树生长周期表”。从花期防冻到果期防虫,每个环节都标注着专家建议和村民经验。

“农业不能靠天吃饭,得用科技和耐心‘养’出好果子。”她说。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卢丹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的码头边留影(2025年2月20日摄)。

闲暇时光,卢丹总是喜欢到村里打邦河边的码头眺望。以前交通不便,卢丹和村民们经常需要通过水路销售蜂糖李。如今,随着交通条件改善,除了运送货物,码头也成了乡村旅游打卡点。花开时节,游客乘船观赏两岸李花如雪,村民在岸边摆起农家乐,笑声与涛声交织成曲。

在卢丹的手机里有她收集的老照片:泥泞的村道、低矮的木屋……与如今硬化路通到家门口、三层小楼林立的新村貌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照片提醒我们,奋斗的每一步都算数。”卢丹说。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卢丹(左)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与村民交流果树种植情况(2025年2月20日摄)。

3月5日,卢丹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她说,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够“带着泥土”走进人民的殿堂,感觉十分激动和荣幸。“更重要的是,把基层群众的呼声带到全国两会上,也会努力把最新的精神在基层落实。”

谈起未来产业的发展,这位“甜书记”表示,希望能够优化种植技术、提升水果品质,进一步精细化加工,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挖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农旅融合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3月5日,卢丹(右二)和代表们一起走向人民大会堂。

在致富村的日夜,我常想起卢丹的一句话:“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得像养蜂糖李一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

透过镜头,我看到的不仅是果实的甜蜜,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山野写下的初心。那些沾满泥土的胶鞋、长满老茧的双手、深夜亮着的村委会灯光,终将汇成新时代山乡巨变最生动的注脚。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3月5日,卢丹(中)在贵州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认真听会。当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在致富村的采访结束时,卢丹递给我一片芒果干:“这是我们试研发的芒果深加工产品,下次再来,村里还会有更多惊喜。”

她的眼神笃定,仿佛已看见更远的未来——那里有智慧果园的无人机巡护,有横跨打邦河的大桥,有年轻人返乡创业的热潮……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卢丹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村委会内工作(2025年2月20日摄)。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从蜂糖李果林到人民殿堂——“90后”“甜书记”卢丹的履职故事 - 天天要闻

记者:刘续、吕帅

编辑:徐金泉、刘金海、程婷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 天天要闻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民国银元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货币见证,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卖市场中价格斐然,极具收藏价值。下面为你介绍 5 种拍出高价的民国银元。民国十五年张作霖戎装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2021 年北京诚轩秋拍,此币以 2599 万元的高价成交。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 天天要闻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民国二年(1913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喀什银元局用土法机具打造有一种特殊的银元,就是喀什民国饷银银元,面额只有五钱一种,铸额甚多,版式庞杂。此种饷银银元是民国二年停铸前清的喀什背龙饷银五钱后接着开始改铸的。银元正背面图文均系创新。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 天天要闻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俄罗斯将在5月9日迎来“卫国战争胜利日”这一全俄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因这场胜利的背后是军民的巨大牺牲,所以这个节日在俄罗斯地位特殊、意义重大。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无论俄罗斯官方还是民间都全面动员起来,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这一重大节庆活动中。七座城市胜利日当天将恢复旧称近期,俄罗斯多地的地方议会作出...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
苦涩的荒唐 - 天天要闻

苦涩的荒唐

文革后期的73年,小学四年级时一个班级搞了一场随堂批判会,校长都来参加了,因为校长听说这个民办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强的,让“哑巴”都开口说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