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南 | 敢为人先的出版家蔡玉洗

2025年02月14日04:42:05 历史 1210
王春南 | 敢为人先的出版家蔡玉洗 - 天天要闻

著名出版人、《开卷》创始人蔡玉洗(1949-2023)。

50年前,蔡玉洗作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入学不久的工农兵学员,来到新华日报社文教组实习。那时报社对工农兵学员是很重视的,我所在的理论组,曾推荐一位回乡知青、生产队长上复旦大学新闻系,他毕业后分配至新华日报社理论组。可惜我与蔡玉洗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对这位时年25岁的南大校友,未予特别关注。

将近13年后,我调入江苏古籍出版社,再见到他时,他已担任江苏文艺出版社社长,真可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他成了文学青年仰望的人物,给谁出一本文学著作,说不定谁就能一炮打响。好些作家在成名以前,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他有先见之明,推测琼瑶的作品将在中国大陆走红,一次性引进和出版了她七部著作。还引进和出版了别的港台畅销书作家的作品,为出版社挣了不少钱。

他思想前卫,创办了登载纪实作品的《东方纪事》。林彪之子林立果的未婚妻张宁的《自白》就登在《东方纪事》上,详述了有关官员为林彪选儿媳的过程(批判林彪时称为“选妃子”)。在江苏省省级机关批林批孔代表会议上,有一位领导人问当时的省委书记吴大胜:“毛主席是怎么批评‘选妃子’的?”吴大胜倒也爽快,答:“毛主席说:‘选妃子’不是共产党干的。”组织部门的一名干部揭发说,有关官员为林彪儿子选妃子,让组织部门的人看了4万多张女青年的相片,并到南京一些中学门口等候学生放学,见到靓丽的女生,就拉到一边问这问那。那次会议,我在场。

张宁的《自白》中写到南京大学造反派头头曾邦元追求她,她父母不同意,曾邦元便在清晨翻墙与张宁私会。在外地一所监狱服刑的曾邦元看到了《东方纪事》刊登的张宁的《自白》,很生气,给江苏文艺出版社写了一封信,让人带出来,辗转交给我,由我送交江苏文艺出版社。信没封口,我浏览了一下,信上说,张宁所述她与曾邦元的恋爱关系,纯属捏造,他从来没有追求过张宁,张宁不符合他的择偶标准。曾邦元获释后,曾对人说,张宁向他道歉了。这算是一段插曲。

张宁还托人将《自白》书稿从美国带到北京,交作家出版社出版,首印5万册,一销而空。

《东方纪事》还刊登了写庄则栋坎坷人生的《乒乓启示录》,及《中国乞丐群落》等文,有轰动效应,但涉及敏感话题,蔡玉洗被上级有关部门不止一次“约谈”,我是有所耳闻的。

我不写小说,没有向蔡玉洗投过稿,倒是他主动向我约稿。题目是《历史上冤假错案辞典》,我一听,很有兴趣,同时觉得这个选题,只有蔡玉洗能想到,因为他视野宽广,时有卓见。考虑到工作量过大,一个人在规定期限内难以完稿 ,便邀约新华日报社的王伯森、张力平和江苏省总工会的赵映林三位朋友合作撰写。《序言》由我起草,八千多字,讨论了历史上为何冤假错案特别多,为何动辄诛三族、诛九族,甚至还有诛十族的,为何动辄杀戮几千甚至几万人,为何历史上冤假错案的平反那么难,要在老皇帝死了以后,下一代或下下一代才能平反。我们及时交了稿,近一百万字。审稿、付排、看校样都很顺利,但就在付印前夕,因时局发生变化被叫停。书没出成,友谊常在,对蔡玉洗,我很感激。我与他在新华日报社相识,他一直是记得的。

不久,蔡玉洗到南京大学中文系读博士去了。回来后,任译林出版社社长。稍后,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凤凰台饭店总经理。他把饭店办成了“书香文化酒店”“国际写作中心”。他开创的饭店经营模式,成为同行业的典范。王振羽先生在一篇追怀蔡玉洗的文章中写道:“他以文学博士办酒店,融入文化元素,招邀国内外知名人士,济济一堂,弦歌不辍,创办《开卷》,推出一系列丛书,文化凤凰台,书香弥漫,成为一道风景线。”

蔡玉洗办酒店,还掌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一张公开出版的报纸——《凤凰资讯报》。邀我代他看大样、清样,签字付印。他要委我“总编辑”头衔,我说:“我可以干这个工作,但名义就不要了。”《凤凰资讯报》一度红火过,最多时有十几个地方版,一期有五十多个版面。我干了七年。他放手让我干,但他常出主意,并几次主持改版。我曾因不慎跌断了右腿腓骨,拄着拐杖坚持上班三个月,不敢打退堂鼓,因为不能辜负蔡玉洗的托付。

他结交颇广,朋友甚多。曾陪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罗一民到一位收藏家的家中,观赏其两件藏品:马克思手稿原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卢荻在“文革”后期记录的毛泽东谈文史原件。他开车带我前往。这是两件很珍稀的藏品。收藏者很大方,将卢荻的记录复印四份,给我们一人一份。卢荻的记录,是用铅笔写的,字迹已经浅淡;有些字是“文革”期间流行的简化字,现在已不用。蔡玉洗交代我对卢荻记录涉及的典故及历史人物作些注释。我用规范的简化字将卢荻记录抄写一遍,加上注释,复印四份,分送张异宾书记、罗一民副主席、蔡玉洗和收藏家。

我比蔡玉洗虚长几岁,总以为他还比较年轻,来日方长,相聚和倾谈的机会还多,哪知2023年12月14日这一天的到来,使机会化为乌有,能不痛惜!

王春南

责编 刘小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 天天要闻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开始生效时,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于柏林以东的苏联等国,已经是5月9日。因此欧洲各国将5....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 天天要闻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尽家财且未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列举三位比较典型的: 吕不韦: 生平事迹:战国末年卫国商人,他以“奇货可居”闻名,通过扶持秦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国丞相,权倾一时。在执政期间,他组织编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 天天要闻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志部门作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主要部门,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 天天要闻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 翔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周原位于今陕西关中地区,然而,综合水文地理、自然资源、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线索,可提出另一种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许并非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陕西岐山周原,而是涵盖了今四川绵阳一带。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