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汉那吉降明:鞑靼最大的乱伦丑闻,却成为明蒙和平的橄榄枝

2024年11月04日07:43:07 历史 1042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破元大都(今北京),结束了元帝国在中原的统治。元朝末代统治者元顺帝率元朝贵族逃回草原,而后明军多次北伐,摧毁了北元的军事政治基础,使得蒙古草原重新分裂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明廷通过分而治之加军事打击的手段,维持了对草原的强势地位。但是,随着朱元璋朱棣两位雄主的谢幕,草原势力重新崛起。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草原上的瓦剌部在土木堡之战中全歼明朝最精锐的京师三大营20万精锐,俘虏明英宗朱祁镇(朱棣的曾孙),使得大明帝国昂扬向上的国势戛然而止。

把汉那吉降明:鞑靼最大的乱伦丑闻,却成为明蒙和平的橄榄枝 - 天天要闻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与草原攻守易形,即便瓦剌衰落了,鞑靼也继续保持着对明朝的战略进攻态势。长年的战争,使得明朝北方边境战火连天,蒙古草原各部民众也开始有了厌战情绪,毕竟大明帝国的体量摆在那里,在再加上明朝北方边境也是防守严密,九边重镇部署的数十万明军也不是吃素的,鞑靼人抢掠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双方其实都乐意停战,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说来就来。

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不满祖父强娶自己的聘妾,一怒之下带领自己的妻子以及奶公阿力哥等人南逃明朝北方重镇大同,并归降明朝,隆庆皇帝对把汉那吉的归降非常高兴,当即册封把汉那吉为指挥使,并赏赐许多金银财物。

把汉那吉降明:鞑靼最大的乱伦丑闻,却成为明蒙和平的橄榄枝 - 天天要闻

把汉那吉降明后,将鞑靼的虚实尽数告知明廷,再加上时间一长,俺答汗也怪想念自己的孙子,况且毕竟是自己惹得“桃色事件”,不妥善解决,也实在影响俺答汗在鞑靼部中的政治形象。于是,俺答汗派人向大明交涉,希望明朝将把汉那吉交还给鞑靼。明廷也正好抓住这个机会与俺答汗谈判,当时俺答汗麾下有个著名汉奸赵全,此人为俺答汗谋划攻打明朝很是上心,并经常挑唆俺答汗南下劫掠,是当时明廷的“一号通缉犯”。明廷借机向俺答汗提出条件,表示放把汉那吉回鞑靼没问题,但鞑靼必须交出赵全及其同伙。

把汉那吉降明:鞑靼最大的乱伦丑闻,却成为明蒙和平的橄榄枝 - 天天要闻

俺答汗权衡利弊之下,决定接受明廷的交换条件,最终赵全被引渡回大明,后被凌迟处死,其党羽同伙也遭诛灭。把汉那吉也回到了草原,俺答汗出于对孙子的愧疚将富裕的大板升地(约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一带)册封给把汉那吉,爷孙俩就此重归于好。把汉那吉降明事件也让明廷和鞑靼都意识到双方除了战争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条道路(和平)可走,于是双方开始了更加密切的接触,最终俺答汗决定归顺明朝,接受明朝的册封,明廷册封其为“顺义王”,是为俺答封贡(也称隆庆和议)。

“朕惟天地以好生为德,自古圣帝明王代天理物,莫不上体天心,下从民欲,包含遍复,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存于宇内也……迨朕缵承丕绪,于兹五年,钦天宪祖,爱养生灵,胡越一体,并包兼育……朕代天覆帱万国,无分彼此,照临所及,悉我黎元,仁恩惟均,无或尔遗。

俺答封贡后,长达200多年的明蒙战争彻底落下帷幕,而作为这一事件的关键人物把汉那吉,也于万历四年(1576),被明廷加封为昭勇将军,以示优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