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2024年02月23日15:45:19 历史 1917

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 天天要闻

毛岸英遗物

1990年10月6日,中央警卫局提交了《关于将毛主席在中南海故居的部分家居物品移交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请示》。10月21日,中央办公厅给出批示:同意将毛主席遗物全部移交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随即,毛主席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开始了对毛主席遗物的全面清点。就是这次清点,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毛主席隐藏26年的秘密就此曝光。周福明是毛主席晚年理发员,他又负责管理的毛主席遗物,因此由他全面负责清点毛主席遗物。

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 天天要闻

周福明等人在清点毛主席遗物

当时清点毛主席遗物的流程是这样的,中央警卫局的战士先是将毛主席遗物全部搬出来,核对清单后,就由周福明介绍遗物情况并录音。清点遗物后,其他人员将遗物编号装箱,再上锁贴上封条。

当时谁都没想到,大家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意外发现一个不起眼且布满灰尘的小破旧柜子,打开一看,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几件被叠了整整齐齐的衣物。当周福明将衣物展开并介绍后,现场所有人都哭了。

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和毛岸英

因为这些衣物是毛岸英烈士的:两件旧衬衣、一双旧袜子、一顶旧军帽和一条旧毛巾。按照中国农村的习俗,逝者衣物都会焚毁的,而毛主席悄悄收藏了二十多年,一直不愿意丢弃。毛主席一家有6位烈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他全部隐藏在心中。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8岁。周总理从全局考虑,他暂扣了彭德怀关于毛岸英牺牲的电报,直到1951年1月2日才正式汇报。杨尚昆对此事有所了解,他在个人日记中写道:

“岸英死讯,今天已不能不告诉李德胜了!在他见了程颂云等之后,即将此息告他。长叹了一声之后,他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精神伟大,而实际的打击则不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有下乡休息之意。”

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的卧室

从毛岸英牺牲到毛主席逝世,前后长达26年时间。在这26年的时间里,毛主席在北京多次换过住处,他身边工作人员很多,可谁都不知道毛岸英遗物一直被毛主席保存着。

毛主席是如何瞒住身边所有人的?我们无法得知,可能将永远无法知晓了。毛主席是伟大领袖,可他也是一位普通父亲,他渴望子女能成才,而毛岸英更是他寄予厚望的长子。毛岸英牺牲时,毛主席年近花甲之年,可他却要求所有知情者不要宣扬此事。

如果大家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就知道他一直喜欢夜晚办公。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毛主席工作之余很可能多次悄悄拿出毛岸英这些衣物,将它们叠了又叠。这些衣物,是不是也被毛主席眼泪浸湿过?

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 天天要闻

毛岸英遗物

依旧无人能回答!1950年10月7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以家宴的方式,为挂帅出征朝鲜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饯行,毛岸英作陪。就是在这次家宴上,毛岸英当面向彭德怀请战,要求参加志愿军。

彭德怀起初是拒绝的,但毛主席却帮毛岸英“求情”,他说:“老彭,我看你就收留他吧!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要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岸英是能胜任这项工作的。”

毛主席都这样说了,彭德怀也不好再拒绝。就这样,毛岸英顺利参加了志愿军,成为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当毛岸英牺牲消息最终公开后,不少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毛主席不派毛岸英去朝鲜战场,他就不会牺牲。

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 天天要闻

周世钊

1951年3月,老朋友周世钊也拿这个问题询问毛主席,他说:“如果您不派毛岸英去朝鲜战场,我看他是不会牺牲的。”毛主席一听,沉默很久后回答:

“你说我不派他(岸英)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是主张派兵出国的,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1990年,清点毛主席遗物现场曝光,发现一个小柜子,打开后都哭了 - 天天要闻

毛岸英墓地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他却悄悄地把所有悲痛深埋心底。据资料,毛主席在毛岸英牺牲后,悄悄离京两个月休养。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真正做到了一生为民,即便自己的儿子也派去了战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 天天要闻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风裹挟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韩信蜷缩在芦苇丛里,腹中饥饿如烈火灼烧,他摸了摸腰间早已锈迹斑斑的青铜剑 —— 这是他唯一的体面,也是他最后的倔强。曾经的世家子弟,如今却要靠着钓鱼换钱果腹,若运气不好钓不到鱼,便只能在河边挨饿。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闻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苏北平原,7000名新四军战士正面临16万国民党军的合围。指挥部里,34岁的粟裕伏在地图上,铅笔划过黄桥镇外的每一道沟壑——这个连军用地图都未标注的小镇,即将成为改写中国抗战史的关键坐标。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 天天要闻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1945年秋,重庆谈判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烟蒂。毛泽东与蒋介石相对而坐,背后是八年抗战尚未散尽的硝烟,眼前是四万万同胞对和平的殷切期盼。当《双十协定》墨迹未干时,蒋介石却在日记中写道:“共党之要求,无异于要我自缚双手。”一年后,中原大地重燃战
名人谱:广东揭阳市历史上的十个名人 - 天天要闻

名人谱:广东揭阳市历史上的十个名人

在岭南大地的东南一隅,广东揭阳市宛如一颗镶嵌在潮汕平原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不仅有着秀丽的山川风光,更孕育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揭阳的传奇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揭
对标实战夯基础 从严从难练硬功 - 天天要闻

对标实战夯基础 从严从难练硬功

练兵如逆水行舟,懈怠则退;战备似悬梁之剑,松懈即危。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福安大队以实战打赢为导向,以坚韧战斗精神为根基,以精细保障为后盾,层层推进、步步发力,让大练兵活动在队伍中持续翻涌、愈燃愈烈。此次大练兵活动紧密围绕实战需求,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在体能训练方面,该大队严格遵循 “基础...
可怕的历史 揭秘14世纪最残酷的酷刑:犹大的摇篮 - 天天要闻

可怕的历史 揭秘14世纪最残酷的酷刑:犹大的摇篮

说到中世纪的欧洲,尤其是14世纪的西班牙,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宗教裁判所那阴森森的画面。那是个信仰压倒一切的时代,教会为了维护所谓的“正统”,不惜用各种极端手段对付那些被贴上“异端”标签的人。其中,有一种刑具叫“犹大的摇篮”,光听名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