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1年6月11日,雨花台宝林寺后山,停放着3口薄皮棺材。
那时,失踪3年已被认定烈士的卢志英家属,来到现场认领烈士遗骸。
当大家打开棺材时,发现烈士们均为在棺内挣扎,无法逃出,最后窒息而亡,这些罪犯可谓歹毒。
卢志英烈士的革命生涯长达20余年,他长期活跃在隐蔽战线,接受周总理的直接领导。
在他短暂而精彩的生命中,多次为党获得重要情报,是一名忠诚的红色特工。
他还曾与其他同志一起,阻止了国民党的“铁桶计划”,挽救了8.6万红军的生命。
而这样一名传奇特工,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在他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他又遭遇了什么?
凌云之志
1951年卢志英被抓,特务竟直接活埋他,他们为何下此毒手?
卢志英烈士的早年生活十分困苦,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未放弃学业,并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洗礼。
1922年他从乙种蚕桑实业学校毕业后,因家庭无法支持学业,他便同好友一起,前往东北谋生。
那段时间,他去了许多地方,发现大家都过得十分艰难,而在他心中,救国救民的想法越发激烈。
1923年秋天,他顺利考入了绥宁镇守署军官讲习所,毕业后便加入了东北陆军第三混成旅。
不久后,他在工兵营里,担任第一连司务长,在随军征战的过程中,他看见军阀互相倾轧,百姓流离失所。
他很快认识到,那时国内政治出大问题,实际是军阀互斗,将一切死死捏在自己手上。
要想人民获得解放,安定生活,必须铲除军阀,要想真正作为人生活,就必须推翻旧世界。
于是乎,他毅然脱离了奉系军队,但同时也陷入了报国无门的迷茫之中。
巧得是,大革命的浪潮很快在南方兴起,1925年2月,他南下加入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队伍之中。
他接到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去往北方旧军队,进行秘密军运。
他跟着大部队来到了河南郑州,在那里认识了王乐平和山西来的续范亭。
经两人介绍,他去到了洛阳陆军训练处,担任队长一职。不久,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刘中华、姚继民。
就是在他们的影响、熏陶之下,他正式认真钻研革命,同那时的社会环境,还有他的个人经历相结合,他的革命思想逐步成熟。
那时,他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放人民,拯救中国,也是从那时起,他决心为革命事业奋斗。
1925年夏季,中共北方区派遣刘、姚二人前往新疆开展兵运工作。
他主动请缨,申请与两位同志一同前去,在路上,他们遭遇了转战中原和晋西北的战斗。
但他们经受住了考验,成功抵达目的地,在那里,他加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26年应组织要求,他转到了冯玉祥下属的联军政治部,促进国共双方同志的交流。
一年后,他担任了冯部骑兵3师8旅16团2营营长,而后还担任了师参谋主任,深受重视。
随着晋升,他没有迷失自我,反而利用自己的职务,向战士们宣传革命,积极发展党员,还暗中建立起了党的秘密组织。
1927年11月,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他率领骑兵2营的战士们起义。
起义部队沿着黄河故道飞奔,不幸的是,在他们穿越山谷时,敌方突袭拦住了去路。
搏斗中,他与战马一起跌入黄河,那时黄河已经结冰,他的战马当场死亡,而左腿也受了重伤。
但他咬紧牙关,用衣服将伤腿裹好,聚集散兵,领着他们成功突围,保住了革命力量。
1927年年底,他再次接到党的命令,打入陕西蒲城县的保安总队,利用职务继续搞兵运。
但很快计划失败,他被抓进了监狱,好在有一名女同志张育民,她也是地下党员,与敌人斗智斗勇,溜进监狱,将卢志英等五人救出。
待到脱险后,卢志英抵达宝鸡,化名卢涛,给这位女同志写了一封感谢信,汇寄了50大洋,与她约定去北平深造。
1928年2月,他从陕西到北平后,组织交给他新任务,那就是与项与年同志一起,领导北平和全国的学生运动。
元宵节后,张同志来到北平,在他的多方奔走下,她前往北大医学院,学习护士专修科。
同时,他也借这一条件,掩护革命工作,继续发展党员。
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两个年轻人互相了解,欣赏彼此,1928年8月,他们结为了伴侣。
不久,刚参加中共六大的周总理,在百忙之中抽空拜访他们,送了一对鸳鸯枕头,祝他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革命到底。
这段时间里,夫妇俩除了做学运、搜集情报,他们还通过许多方式,为组织筹集了万元经费。
他们自己则缩衣啬食,每天只能花3个铜板,午饭恶心死1人1个,晚饭共用一个铜板,买烤红薯一起吃。
后来,再提到当年这段经历,他表示并不觉得苦,相反,那段日子锻炼了他的心智。
他觉得为了人民解放,风餐露宿,受点苦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为组织获取大量重要信息,得到了周总理的欣赏。
不久,周总理交给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给他,他是如何顺利完成这个任务的?
铁桶计划
1934年蒋介石欲致红军于死地,国军将领为何与红色特工合作,泄露国军机密?
1930年,周总理在上海,领导情报工作,他将卢志英从北京调到了中央特科,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自那以后,他就在周总理和李克农同志的领导下,在京、沪、杭穿梭。
经他之手,建立起了十多个秘密联系点,为中共培养了一条强有力的情报战线,一直可延伸到武汉。
他还与战友一起营救被捕的同志,惩处叛徒和内奸,将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组织上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周总理还派他前往西安,争取杨虎城将军统一战线。
而他以民族大义,辅以个人魅力,与杨将军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他被调任到南京担任市委书记一职,一方面积极恢复党内各级关系。
另一方面,他与国民党多个部门的人士广泛结交,宣传党的统战工作。
也就是在那时,他结识了王昆仑,此人是国民党元老,不与顽固派同流合污。
两人谈到时局,王先生痛心疾首,痛骂国府无能腐败。
卢志英对中国现实与未来进行了分析,他的真诚打动了对方,赢得了王先生的信任,
不久,王昆仑加入了共产党,自那以后,他便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党做了许多工作,起到了重大作用。
回到卢志英这边,他来到南京后,还修复了以前的情报渠道,获取了不少蒋介石的绝密文件。
但没过多久,他就再次被捕,在狱中他受尽了酷刑,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向敌人低头,透露情报,后来组织将他营救了出来。
1934年夏天,组织派他们夫妇俩到江西,去做地下情报工作。
他化名为卢育生,到莫雄将军手底下工作,担任上校主任参谋一职。
而他的爱人张育民,在南昌开设诊所,作为组织从南昌到瑞金的秘密李联络站。
那段时间,他争取做莫雄将军的工作,还动用自己同特务头子康泽,还有“剿总”总司令陈诚的关系,陆续将同志们安插进特务机关。
抵达江西短短三个月,他们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情报网。
1934年9月,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了一场机密会议,原本只是一区保安司令的莫雄将军,因“剿共”有功,蒋介石亲自点名要他参会。
这个会开了一个星期,老蒋下了血本,要用“铁桶计划”解决红军。
他计划以150万大军,包围瑞金为中心的中共革命根据地,作战方案精确到了每个格,每一华里。
莫雄将军开完会,就带着文件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决定要将这份极其机密的文件,交到毛主席他们手上。
一场会下来,这份文件约有3、4斤重,内容详细,包含了包围表、计划书,还有指示命令。
将军把文件全部交给了卢志英,他与刘哑佛、项与年两位同志一起,连夜密写其中的要点,特急电报发往瑞金。
随后,再将情报上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进攻计划等,全部密写到四本学生字典上。
三人硬是写到了天亮,才将整个“铁桶计划”密写完毕,而这四本沉甸甸的字典,则交给了会说客家话的项与年同志。
历经千辛万苦,项同志将情报送到了组织手上。那时,周总理立刻让情报部门,将4本字典全部复原,进行研究。
正是如此,在1934年10月10日,中央发布了战略转移的命令。
红军按“铁桶计划”的部署,赶在敌人包围前,成功突围,甩掉30万敌军,并开启了长征。
待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毛主席不止一次感叹道:“红军能够生存,搞情报的同志功不可没!”
然而,这些优秀同志在那之后,遭受了更大考验,卢志英为了情报工作做出了哪些牺牲?
壮烈牺牲
1951年一特务交代罪行,活埋失踪3年的烈士,当年发生了什么?
在红军四渡赤水时,卢志英夫妇曾牺牲过一个孩子。
那时,卢志英奉命掩护红军的伤病员,同时还负责策应红2、6团的活动。
有一次,他带领4名战友接应红军队伍,刚好碰上了从南昌过来的妻子张育民。
那个时候,他们刚有了一个孩子小容,才两个月大。
来不及叙旧,敌人的追兵赶了过来,他们连忙躲避起来,等敌军走远。
不想孩子竟在这个时候大哭,敌人步步逼近,情急之下,他一把抱过孩子,飞快爬到对面山坡上,用外衣包住孩子,挂在酸枣树上。
孩子的啼哭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力,几声枪响后,哭声戛然而止。
他们获救了,但孩子却永远离开了。
张同志悲痛欲绝,而他亦沉重道:“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牺牲我们一个,值得!”
随后,他们抵达目的地,找到了接应的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他化名周志坤,在沪浙一带发动地下武装,以抗日游击队,配合陈毅、粟裕将军作战。
军事策略聊得,屡挫日寇,陈毅将军还曾夸赞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家”、
1942年1月,中央特科发来密电,要他这个“周司令”返回上海执行特殊命令。
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同志,亲自下达了组织的命令,要他返回上海建立独立的军情系统。
于是,他从“周司令”变回了“卢厂长”,投身到了新的战斗当中。
回到上海后,他利用之前建好的面包厂,同敌人周旋,建立起了情报系统。
1945年日军投降,新四军派他带领其他干部,同淞沪日军谈判。
由此,当地的武器、资源率先运输到了中央手里,为解放战争做了准备。
解放战争打响后,他建立起了京沪杭多个情报小组,只身一人打入军统,担任中统沪东区副主任。
这一期间,他将诸多敌军兵力部署、武器装备等情报送到了解放区。
然而,就在1947年3月1日,这名传奇特工却遭遇了不测。
这天中午,他正走出八仙桥青年会,因叛徒出卖,他在门口被捕。
第二天,他的妻儿也被捕入狱,特务知道他在中共内身居要职,便使出浑身解数,要他交代情况。
国民党中统的正、副局亲自出马,软硬兼施,甚至还拿他的家人要挟。
但他不曾动摇一丝一毫,守口如瓶,视死如归。
后来,在1951年,据特务任宗炳交代,1948年12月27日,晚上10点。
他接到命令,每组要处决一名牢中的被害者,其中就有卢志英烈士。
特务将他押出了囚室,他似乎也感觉自己已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刚跨进审讯室,一名特务就将他打昏,而后往他嘴里塞入浸满麻醉药的棉花。
他们用绳子将他牢牢绑住,直接装进了准备好的棺材之中,与他同时期被害的烈士,还有陈子涛、骆何民两位。
随后,这群特务驱车来到雨花台宝林寺后山坡,将棺材放进事先挖好的坑中,打好钉子,埋土,完成他们的犯罪。
卢志英烈士失踪,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为他签发了烈士证,他排在60号。
而在3年后,真相终于大白,打开棺材,众人发现,原来烈士们曾在棺材中醒来,是被活活闷死的。
他的家属认领骸骨后,工作人员立刻将其送到中山南路的殡仪馆内,为3名被害的烈士重新入殓,召开追悼会。
随后,三名烈士被葬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大炮山麓上。
他生前最爱贴梗海棠,人们便在他的墓前栽种了两株这样的海棠。
卢志英烈士英年早逝,年仅43岁,他倒在了黎明前夜,但他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没有他和一众情报工作者的努力,革命不会如此快地胜利,他的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供后人纪念、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