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23日,上午,高宅村(现宿迁市泗阳县刘集乡高宅村)村东,村民潘业奎的院门前。
水庄乡指导员姜少南轻敲了数下院门,没多久,门便“哗啦”一声被人从里面给拉开了,然而,才开一条门缝之时,姜少南眼眸便不由猛地一缩。
只见,院内站了五六个还乡团团丁,开门的潘业奎一看来人是姜少南,更是脸色一变,如同被烙铁烫着了一般,随后便跳开躲进人群之中,指着姜少南大声喊道:
“快抓他,他就是姜少南!”
“潘业奎叛变了!”
来不及多想的姜少南,看到院内扑向自己的还乡团团丁们,随即转身向外跑去,身后顿时响起了一阵嘈杂声喊:
“别跑!”
“快抓住他!”
凭着对村内地形的熟稔,姜少南一路跳沟过坎,向着村外快速奔去,一众敌人眼看追赶不上,随即纷纷解下了随身所背的长枪,大喊起来:
“别跑,再跑可就开枪了!”
“砰!”
一名还乡团团丁对着姜少南奔去的方向胡乱开了一枪,令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没有瞄准、随手放的一枪,竟然还真的就打中了前面的姜少南。
只见正在前面跑着的姜少南,突然“哎呀”一声,翻身跌倒在一旁的沟壑之中,随后便再也没了动静。
眼看打中了对方,这帮还乡团团丁们便放缓了脚步,众人端着枪谨慎地慢行到沟壑近前,将枪口放纷纷对准沟壑方向,生怕对方是装死,暴起反击。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等大家走到沟壑边上,向下探看之时,才惊奇地发现沟壑之内,竟然空无一人。
姜少南哪儿去了?
原来,刚才姜少南见身后敌人追得紧,一时难以脱身,便想到了假装被敌击伤的金蝉脱壳之计。姜少南跌入身旁沟壑之内,随后便猫着腰,借着沟壑田埂的掩护,快速逃离了此处。
发现被骗的众人,赶忙站在高坡之上四下眺望,只见东北方向,有个黑点儿般的人影,正向小孙庄方向急奔而去。
“赶紧追!”气急败坏的敌人们朝着天上放了一枪,随即一窝蜂地追赶而去。
姜少南看着敌人再次追来,心下不禁暗道,这样不停地奔逃也不是个办法,得想办法彻底甩掉对方才行。
不多时,姜少南跑进了小孙庄,随后他便直奔村西孙启凤的房院而去。孙启凤是村内的秘密堡垒户,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姜少南曾在他家留宿过。
孙启凤一看姜少南猛地闯进屋内,气喘吁吁的样子,登时便明白了——对方这是遇到危险了。
“姜指导员,赶快进屋躲一下。”孙启凤准备拉对方进屋躲避,没想到姜少南却摆了摆手,让孙启凤赶紧给自己另找一身衣服。
紧接着,姜少南直接走到锅灶旁,用手抓了一把锅底灰,在脸上抹了抹,随后穿好衣服,背上院角的粪篓,拿起粪勺之后,便快步走了出去。
“咦?!”孙启凤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不禁一阵发懵,这位怎么还迎着敌人追来的方向去了呢。
疾走走了片刻之后,姜少南弯下腰,装作拾粪的样子,向着村东的方向,继续慢悠悠地走过去。
不多时,便看见一直追着自己的那群还乡团团丁们闯进了村内。对方快走了几步,有些迷茫,眼看着姜少南进了村,随后却再也不见了对方的踪影。
“那边有个人。”众人四下张望着,随后便看到了一旁拾粪的姜少南。
只见姜少南弯着腰,向众人站着的方向,慢慢地走了过来。
“停下,”一名还乡团团丁拦住了姜少南,他们这些人虽然一直在追姜少南,但在高宅村时,大家却都没有看清姜少南的面目。
因此,此时虽然姜少南就站在他们的面前,但因为换了身衣服,面目也变得模糊起来,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竟敢冒险迎着他们而来。
因此,所有人都误认为,眼前这位,不过是个出来拾粪的普通村民罢了。
“看见有人跑过去没有?”那名团丁走近后,皱着眉问道。
“哦,有的,有的……”姜少南故作害怕的模样,随即扭身用粪勺指了指身后的方向。
几名还乡团团丁们听罢随即转身,向着姜少南所指的村后方向急追而去。等众人身影渐渐看不见之后,姜少南这才直起身,随即撒开了腿,向着敌人所追的反方向,狂奔而去,最终安然脱险。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88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宿迁文史资料》,李井扬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