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3年05月04日20:27:21 历史 5454

5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发布关于颁授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决定。其中,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被授予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也成为四川省唯一荣获此奖的青年集体。此前,考古队曾荣获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据了解,这支考古队参与了“考古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等国家重大战略,在三星堆祭祀区新发现中负责第5、6、7号坑工作,累计工作近30个月、7000多小时,出土数千件珍贵文物,其中不乏有金面具、龟背形网格状器等重大发现。在这个共有32人的团队中,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更是高达87%,年轻的教授和老师们带领着一批以“90后”为主的青年学子,树立了青年人才标杆,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榜样。

川大考古青年 彰显年轻力量

“这群年轻人个个都是‘全能型人才’。”谈起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中的青年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孟洲欣慰地感叹道,“你会发现,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能够想办法利用各种新奇的方法去解决,他们有着超强的适应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和接受新事物。”事实上,许多川大考古学子在三星堆考古队时,不仅要做好坑内的工作,要随时支援周边仓里的工作,同时还要完成自己的学业课业任务。“而尽管偶尔会因为学习工作进展不顺感到愁闷,但总体上来说,他们却都能够‘应对自如’。”回忆起与学生们共同“坑内作业”的日子,于孟洲的言语间无时不表露着对于考古队中年轻力量的信任与赞扬。

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天天要闻

在工作中,他们是靠谱的队员;在生活中,他们也是普通的、可爱的年轻人。在三星堆一线的发掘现场,仔细观察考古人员身穿的考古防护服,就会发现各种有趣的涂鸦,令人忍俊不禁。这群有着不平凡青春力量的考古青年,也喜欢漫画、音乐、美食,热爱生活。在长期的共同相处当中,于孟洲完全打破了以往对于当代年轻人的固有印象:“他们在考古现场、日常生活中,与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反差,他们有着强大的青春活力、丰富的内心世界,更有着对于专业的一腔热血和钻研精神。”

追溯历史真相 科技助力研究

三座坑中出土的文物编号达数千个,而庞大的数字背后,不仅关乎现场的考古发掘,还涉及巨大的数据整理、精细的清理修复和详细的分析研究等工作。

在研究工作中,考古队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溯源测试,分析铜器的铅同位素、微量元素等,发现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产地非常复杂,拥有着不同区域的原料、技术和设计风格。通过对各类文物系统地科技分析,团队还尝试复原三星堆与周边其他区域文化之间资源、文化技术的联系。种种研究改变了过去对巴蜀地区、古蜀文明“偏远”“闭塞”的印象。一个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古代商贸与文化网络呈现在人们眼前,文明交融、往来流通的三星堆。

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天天要闻

此外,团队还特别采用了全新的实验考古方法,对文物的痕迹、状态进行研究,通过复制、模拟,来验证曾发生过的场景,从而探寻历史的真相。例如,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形态各异的铜铃,但由于铃舌脱落无法发声。于是,考古队根据原本合金的比例将这些铜铃拿去做了一比一复原,尝试“复刻”来自古蜀的神秘铃音。令于孟洲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号坑木箱的发掘,除了增加发掘中的精细度外,也增加了发掘现场的科技检测工作。当然,现在仍处于实验室考古阶段的六号坑发掘,还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中。据了解,实验考古方法目前在国内尚未普及,但团队会依托三星堆进行一系列全新的深入研究。

传承青年精神 传播考古文化

从参与发掘至今,川大考古队已经轮换了多批博士、硕士、本科生到三星堆现场参与工作。而如果说川大老一辈考古人的努力更多是通过遗址作业,从文物中求索历史的真相,那么年轻的川大考古人则是在继承前辈勤奋、坚守精神的基础上,更加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让更多人听见了考古人的声音,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

“考古要走向社会,才能发挥真正的社会价值。”为了助力考古文化“破圈”、中华文化传播,除了现场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不仅参与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在《考古》《文物》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还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举办了科普讲座50余场,并通过电视节目、纪录片等方式,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大众的语言,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考古工作,了解考古文化,理解中华文化。

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天天要闻

近年来,文博考古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火热”。“从考研的情况来看,我们学院近年来也有非常多不同专业的同学前来报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内心对考古生出一份热爱。”于孟洲说。他表示,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将来必然会继续致力于考古发掘和研究,承担还原全面、真实、鲜活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同时也希望川大三星堆遗址考古队的青年精神能够感染更多的年轻人,让考古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实习记者 王茹懿 供图 主办方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以强凌弱,联大上演罕见一幕,中方见义勇为,团结全世界抵制 - 天天要闻

美国以强凌弱,联大上演罕见一幕,中方见义勇为,团结全世界抵制

6月13号,联合国大会以“消除以单边治外强制性经济措施作为政治和经济胁迫手段”为议题,就美国等部分国家的制裁问题举行会议。在当前西方国家动辄以经济封锁、打压制裁为手段恃强凌弱的背景下,联大举行相关会议十分应景,体现了联合国作为最具权威性的多边政府间组织,应发挥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 天天要闻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走进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锁边固沙示范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机车头一样的“扎草车”铺设沙障,两片代替车轮的圆形压草刀滚过,麦草就被整齐地扎进沙地里,一个个草方格雏形渐显。  “这片示范区有8000亩,今年我们上了30台机器固沙,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扎50亩草方格,比过去纯人工效率提高了50%...
日本战争扩张之路 - 天天要闻

日本战争扩张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曾走上一条战争扩张领土的道路,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多面的原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相对匮乏,生存空间有限。这种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产生对外扩张以获取更多资源和土地的欲望。对资源的渴望,成为推动日本走向战争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