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25日大清早,在孟乡屯白庄村组长的院子里,一群日伪军揪住院里扫地的人问:你的是八路?
村组长白九福是日伪军在白庄村的“自己人”,平常日伪军进村扫荡,白九福就在前后打点,迎接,管吃管喝,尤为热情,还帮着日本人收缴纳粮,甚至欺压百姓。
白九福满脸挂笑的人未到声先到:“太君,那人是我家的长工伙计,平时就给我家干点杂活累活。”
领头的日军说:“我们来抓个八路的。”
白九福扭过头不耐烦的对着长工说:“还不快去把牲口喂了。长工说:牲口早上才喂过。白九福就让他去浇地,长工说:“太君们都堵着门呢!村里也都封了,哪都去不了!”
白九福突然提高了嗓门说:“你是个榆木脑袋!那别人家出不去,咱家还能出不去吗?我跟太君什么关系,太君是我亲人,我们是一家人哪。”
说着讨好的看向日军小队长,平常白九福送烟、送酒、送大洋,请客、吃饭、看戏样样不落,早把日军小队长的嘴巴喂软了。
再说白九福是村组长,还是自己人,万不会窝藏八路。于是,日军小队长大方的挥了挥手,让手下的人让出一条道放长工出去了。
长工出了门,先是挑着两个水桶,慢悠悠的往田里的方向走,等离开日军的视线之后,长工便撒腿往村外跑去。
原来这名长工的真实身份不仅是个八路军,还是枣庄县长,还兼任我党干部。
而白九福也不是什么叛国投敌之辈,只不过明面上,为了方便我军行事,做了日本人的走狗,而私底下依然是我党忠诚的同志。
3月24日晚上,郭鲁来白庄村和白九福对接敌情,谈完事情时已致深夜,白九福就让郭鲁住了下来。
清晨,村民张有三提着簸箕早早出门去拾粪,经过白九福家时,无意中瞥见了郭县长的身影,心想看来又要有敌情了,想着便往村口走去。
可刚走到村口远远的就看见一队日伪军朝村里走来,他立刻意识到,郭县长有可能会暴露,于是他扔下簸箕,飞快的朝村组长家跑。
等到张有山气喘吁吁的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时,郭县长立刻起身要走,他不能连累了村民们。
白九福一把拉住他说:“你现在出去就是自投罗网!还不如就在我家里,到时候见机行事!”
说着把一把扫帚丢给郭县长:“去扫地!”
随后就进了屋等待着鬼子的到来。
白家过去在当地是个大地主,家里有良田五十多亩,从过去到现在,经常会雇一些长工到家里干活。
这时候白九福已经想好了对策。
等到日军来了之后,白九福热情又恭敬的招待他们,并且拍着胸脯保证:他掌管的村子,一个八路都飞不进来。
日伪军对这个良民的表现十分满意,他们怎么会想到,他们眼中的“良民”实际上是我军的同志,并且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放走了他们要抓的八路。
实际上白九福早就提防着敌军呢。
日伪军之所以把时间定在清晨进村突袭,就是为了能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是他们的一贯作风,大清早人都睡的迷迷瞪瞪,精神不集中,比较容易露出破绽。
但白九福早都把他们这些套路摸透了,凭借着白九福的机智,分分钟给敌人来了个绝地反击,不但成功救了郭鲁县长一命,也让他自己躲过一劫。
此后,白九福和郭鲁继续行走在蜿蜒的救国之路上。
郭鲁
这些隐匿在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中的小故事,鲜为人知,甚至还有人存疑。但如今的和平,都是无数个像白九福和郭鲁这样的地下工作者,不畏生死,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他们也许不图光宗耀祖的名声和历史课本的篇幅,有的只是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身份,破釜沉舟的奋起!
致敬地下工作者,致敬无名英雄!
(小树先生在读书:坚持原创,以史为鉴,解读有温度的历史,点击关注,感谢支持)@小树先生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