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2022年11月28日22:15:11 历史 1275

毛远新是毛主席弟弟毛泽民的儿子,毛主席的亲侄儿。

幼年时期的毛远新吃了很多苦,他刚一岁多的时候,全家就被敌人逮捕关在了监狱中。

1943年9月27日,毛泽民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两岁多的毛远新从此失去了父亲。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自由,他和母亲继续坐牢,一直到1946年才回到延安。

从1951年起,毛远新就一直待在大伯身边生活、读书。

1966年后,毛远新的“仕途”之路越发平坦,先后担任过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区政委等职。

他在出任沈阳军区政委时,年仅33岁。

在此后10年间,毛远新犯了很多错误,以至于在1976年时被“保护审查”,1980年时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但他在位期间,也并非毫无功劳!

1975年时,如果不是他力排众议发了一道“严令”,恐怕就会有10万百姓无辜丧生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从1974年开始,辽宁省的营口海城一带便接连发生了上百起小型地震,到了1975年初,小震越发频繁,震级也逐渐升高。

该情况很快引起了辽宁省委的高度重视,并决定由时任辽宁省委常委书记李伯秋负责抗震救灾工作。

当年2月4日凌晨时分,营口、海城一带发生了5级地震。刘伯秋赶紧与毛远新赶往现场查看。

当时,省地震办给出的预测意见是:近期在营口、海城一带很可能会发生破坏性的地震。

李伯秋在询问完具体情况后,开始与毛远新商量,并向该地区的群众发出地震预报。

然而,毛远新却提出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直接播出。毛远新的这个建议是具有一定“风险”的。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用李伯秋的话来说就是:电台一播出,全世界都知道了!如果几天之内地震还不来的话,那岂不要闹笑话?

毛远新说:

“关键在于要让群众离开不结实的房屋,特别是晚上,不能在室内过夜!”

当时室外的温度零下十几度,如果地震几天都没有来的话,那是要冻伤人的。

此外,如果通过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发出地震预报的话,还很有可能会造成恐慌,生产必定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当时鞍钢很多工人的家就在海城、营口一带,如果因为此事弄得人心惶惶,其必定会影响鞍钢的生产,如此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商量的结果:地震预报要发,但还是要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

不过,毛远新还是坚持要海城、营口一带的老百姓不准住在室内,必须转移到室外安全的地方。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根据毛远新的要求,省委很快便下达了指示:

从当天晚上起,海城、营口两县的百姓不准住在室内,生产队的牲口、农业机械也都要全部拉到室外。

此外,各级干部、党员、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让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月4日晚上19点36分,该地区果然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了惊人的7.3级。

地震发生后,救灾部队迅速赶到灾区,毛远新也马不停蹄的前往海城、营口等地,继续组织救灾工作。

据地震后统计:辽宁全省倒塌房屋100多万间,受伤一万多人,死亡1300多人。

据估计,如果当时没有发地震预报的话,死亡人数将达到10万人之多。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后来,毛远新在路过北京时,专程去看望了大伯并向他汇报了海城地震的情况。

毛主席说:“据说有预报,损失不大!”

原本应该“得意”的毛远新,却表现得有些紧张,他说道:

“别提预报的事了!发了预报后,我心里更紧张了,如果大地震迟迟不来,影响了生产、群众生活,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不说,省委还有何面目去见关东父老?”

此外,毛远新还说:地震之后,很多人都将这次成功的预报吹捧得很高,但他始终觉得充满偶然性,纯属巧合而已。

事实上,毛远新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杞人忧天。

要知道,当时的东北可是天寒地冻,严令百姓离开温暖的屋子转移到室外,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毛远新和辽宁省委的领导当时能作出这样的决策,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1976年,毛远新被“保护审查”后,媒体便不再提及此事了。

毛远新在辽宁当政期间,确实犯下了很多错误,比如曾参与杀害“女中豪杰”张志新和鼓吹“白卷英雄”的决策。

当然,他也参与过海城抗震的决策,并且还是其主要决策者。

被他害过的人不少,被他救过的人也很多。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的奇妙、复杂!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 天天要闻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徐卫东受贿案开庭审理。听着被告人的忏悔,参加庭审旁听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开简历显示,徐卫东,河南宁陵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央党校大学学历。2024年7月,徐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今年1月,徐卫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 天天要闻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韩国政坛这出大戏,真是越看越过瘾!5月4日,国民力量党刚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个“统一推进机构”,摆明要赶紧把前总理韩德洙拉进阵营。可这俩人,一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党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