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鱼儿,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历史小故事。
毛主席喜读古书,对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一书爱不释手,多次阅读,并在上面圈点了不少地方。在读到一段有关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时,他认为作者的评价十分中肯,并点评到:“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主席将朱元璋排在了古往今来四百多位帝王的第二,是对朱元璋军事能力的肯定,与此同时,明朝的辉煌,又是对朱元璋治国能力的肯定。有人说朱元璋是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但他到底牛在哪儿呢?
01
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即公元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濠州(今安徽)的一个农村,世世代代都是根正苗红的贫农。除了父母之外,他还有五个兄弟姐妹,一家常常食不果腹,为此,朱重八从小就去给地主家做了放牛娃。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咋一听很有书香韵味,其实不然。在元朝的时候,如果老百姓没有做官或者上学,是不配有个名字的,只能用父母年龄相加或者是出生的日期来命名。朱元璋高祖叫朱百六,曾祖朱四,爷爷朱初一,父亲朱五四。到了他这一辈儿,他在家族兄弟里排行老八,所以叫做朱重八。
公元1343~1344年,濠州大旱,赤地千里,旱灾之后又是蝗灾,后又酿成了瘟疫。朱重八的父母兄弟相继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再加上元末沉重的税赋,直接导致朱重八走投无路。这一年朱元璋16岁。
为了活命,朱重八到皇觉寺剃度当了和尚,每日敲钟,烧水做饭,本想青灯古案终其一生。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当地饥荒严重,寺庙也没了饱饭,住持只好给朱重八这些闲杂人等一人发一份度牒文书,让他们下山化缘。
17岁的朱元璋只好揣着文书,捧着破碗,顶着光头,四处乞讨。三年流浪,看到了山川大地,领略了各地风情,也亲眼看尽世间百态。历经千难万险、路途坎坷,朱重八打开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经验,也蜕变的坚韧勇敢。
02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权臣干政,路上所见之处皆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身世浮尘雨打萍。于是义军四起,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一鼓作气打入濠州,并将此作为根据地。24岁的朱重八接到儿时玩伴的书信,邀请他加入义军共享富贵。
此时的朱元璋只想安分守己,苟且偷生。没想到却被人诬陷造反,不想被官吏当成替罪羊的朱重八只好投奔玩伴汤和,拜在郭子兴麾下。并因为胆识过人在郭子兴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将他放在自己身边,当自己的亲兵(警卫员)。
在军队里,朱重八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还很讲义气。很快朱重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任命他为亲兵九夫长,还把他视为心腹知己,有重要的事情总是和他商量。
这还不算,郭子兴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重八,这以后,军中都改称他为朱公子,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朱重八改名叫做朱元璋。据《明太祖实录》解释,璋是一种带斜尖儿的玉器,有诛灭元朝,张礼天下的寓意,打这儿以后朱重八,就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朱元璋了。
1353年6月朱元璋升为镇抚,又带领亲信去定远,在途中兵力迅速扩张,攻破定远横涧山,结识了李善长。1355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当上了左副元帅,因为民心在手,实际上掌控了大权。随后,朱元璋先后拿下太平,集庆,宁国等地,在应天建立根据地,逐步控制江左浙右各地。
03
建立应天霸业后,朱元璋的第一个敌人是渔民出身的枭雄陈友谅。1363年,朱元璋带着20万大军赶往洪都,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朱元璋的军队以火攻敌,陈友谅死于乱箭。这场整整有三十六天的战役,以朱元璋胜利为结局。
1366年,朱元璋又发动了统一江南的“平江之战”,短短一年时间,朱元璋就在平江。也就是今天的苏州消灭了张士诚。紧接着在随后,朱元璋又任命汤和为征南将军,消灭了割据浙东多年的军阀方国珍。
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玉春为副将,率军25万,北进中原。同时提出了振人心聩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号召北方人民共同抗元。此后,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先取山东,后拿汴粱,然后挥师潼关。
1368年,朱元璋40岁,他打败了南方所有的敌人,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世尊称为洪武大帝。同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元顺帝逃亡上都,至此蒙古在中原98年的统治结束,丢失了近400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被收回,中原一统。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不止是从零开始,重新建立了一个亚洲大帝国,更在唐朝灭亡五百年后,重建华夏独尊的东亚朝贡体系,自开国200年内都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朱元璋也完成了自己从一个讨饭的和尚到开国君王的华丽变身。
04
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是最穷,出身最低,文化水平也不高的皇帝。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砍,通关一个国,结局大满贯,这样的传奇人生连穿越小说都不敢写。但朱元璋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活生生地告诉大家,时势造英雄。
可能正因为出生底层,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即便当上皇帝,朱元璋也很接地气儿,他不端架子,说话很随意,甚至于写圣旨都非常随性,他经常在圣旨中自称我,而不是朕,每句话仿佛都是邻居大爷操着浓浓的乡音和你聊天的画风。
对于大明帝国的老百姓,他总是心存怜悯。他说:“百姓才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所以,在当政期间,一直强调“安养生息”四字。他颁布《醒贪简要录》,语重心长地劝诫官员恒念物力维艰,不要把手伸向老百姓,并生活节俭,以身作则。
朱元璋也是历史上打击贪官最凶的皇帝,一生致力于清除掉贪官,建立各种查办贪官的部门,他赋予天下百姓惩除贪官的权利,允许他们直接到京师告发贪官,甚至可以把贪官扭送京城。科举上更是提倡打击豪强,提高寒门子弟的地位。
有人说朱元璋屠戮功臣,其实这个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朱元璋性格多疑,担心有能力的功臣造反。朱元璋在登基之初,也是善待功臣的,还给他们封官加爵。只是后来,很多开国功臣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横行乡里。更有甚者,部分功臣甚至结党擅权,排斥异己,一度威胁到了皇权。
朱元璋生于乡野,起于微末,尝遍艰辛,百折千难,矢志不渝,终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从乞丐到了皇帝,朱元璋堪称是屌丝逆袭第一人。怎么评价朱元璋呢?如果说秦始皇是开天辟地,那么朱元璋就是存亡继绝,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