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出生在隋王朝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大将军,封号“唐国公”;李渊的母亲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亲姐妹。李渊幼年丧父,7岁便继承了“唐国公”(所以后来将国号定为“唐”)的爵位。隋文帝建立隋后,十五岁的李渊被任命为贴身侍卫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唐高祖李渊
公元617年,隋炀帝派李渊到军事重镇太原去当留守 。李渊镇压农民起义立了不少战功,但是,隋炀帝还是不信任他,派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雄做太原副留守来监视他。李渊为消除隋炀帝的猜忌,故意每天喝酒玩乐,麻痹隋炀帝。李渊性格属于优柔寡断型(从后来立太子时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摇摆,犹豫不决也可以验证这一点),对反隋也是犹豫不决。
年轻时的李世民
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对形势洞察更加深刻,即使李家不反朝廷,朝廷迟早要对他们下手,所以他就开始到处网罗人才,像刘文静、裴寂等。为了让李渊下决心,李世民突然发愁地对裴寂说: “皇上把我们李家看作眼中钉、肉中刺, 真是朝不保夕啊!看来局势早晚将有大变!我很想乘机干一番事业,只怕我父亲不同意,您看怎么办呢?”裴寂和李渊的交情本来很深, 听李世民的话说:“公子不必着急,我自有办法。”原来当初隋炀帝北巡路过晋阳,修建了晋阳行宫,又从地方挑选了许多美女充实行宫,可是隋炀帝没住几天就走了,美女没被临幸几次就得独守宫房。宫监裴寂故意设酒宴款待李渊,席间裴寂不断劝酒,李渊不多久就烂醉如泥。裴寂叫来了长年独守空闺的张、尹两位妃子,很顺利地就把李渊扛上龙床,扒下衣服……一天,他请李渊喝酒,两人喝得醉眼朦胧的时候,裴寂就说:“都是我害了您,我送您两个宫女的 事,怕要传出去了······”李渊大吃一惊,吓得酒醒了一半。与妃子私通(给皇帝表弟戴了绿帽子),灭门之罪,这可如何是好!裴寂赶忙说:“二公子世民怕事情败露,招来大祸,正在招兵买马,网罗人才,我看先下手为强,起兵反隋,也许能成功。”李渊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也只好如此了。”李渊才下决心反隋。
李渊借着“镇压刘武周起义”的旗号,派李世民、刘文静名正言顺到各地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又派人去通知其他几个在外地的儿子和女婿到太原会合,所部都由他的亲信统率;李渊先下手干掉了两个隋炀帝的耳目。同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迈出了兴唐灭隋的第一步。为消除背腹受敌的隐患,李渊派人出使突厥议和,表示愿意永远结为盟好,并希望共同出兵伐隋,这就消除了他挥师南下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得到了援兵,建立了统一战线。不久,李渊便占领了关中,攻下了长安。
结盟突厥
李渊攻入长安后,觉得自己当皇帝的时机还不太成熟, 便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封自己为唐王、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等要职。杨侑只有十三岁,实际权力掌握在李渊手中。
李渊有了权,进行了必要的封赏,然后开始报仇了,想杀与他有私仇的李靖,李世民便向父亲李渊求情,免其一死,收罗到自己手下,李靖后来为李世民夺得皇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渊颁布了《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一些不合理的法律, 深得长安百姓的拥戴。
隋炀帝自尽
这时的隋炀帝杨广,仍然整天沉湎于酒色之中,根本不理朝政,在江都(今扬州市)设了一百多个宫室,每宫都住着成群美女,每天大摆酒宴,每天换一个宫,每次宴会有上千名嫔妃参加。李渊不断发展势力,时间久了,杨广听到一些风声,似乎预感到隋朝江山不稳,他不是去想如何平定混乱局势,而是想再往南走,迁都至丹阳(今南京),并派人开始修建丹阳宫,惹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隋炀帝的禁军率先发难,冲进皇宫,宇文化及捉住杨广,用丝带勒死这个杀父害兄的皇帝-隋炀帝,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不久,李渊觉得时机成熟,便逼使小皇帝杨侑禅位。三十八年前,杨侑的祖父杨坚篡周,逼着小皇帝宇文阐禅位;三十八年后,李渊又逼使杨坚的孙子让位,历史有时惊人的相似(像司马家族篡权曹魏,后被四大门阀士族篡权晋朝)。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称为唐高祖,定都长安。经过一段时间的东征西讨,终于统一了天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二次大融合(第一次秦汉,汉人出现),就连在国外,唐朝也极富盛名,不少国家至今依然存在唐人街,唐人也用来指代我们国人,这便是唐朝在世界上留下的影响力。
大唐盛世
唐朝时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鼎盛局面,向唐朝朝贡的国家多达300余个,在疆域方面更是空前辽阔,鼎盛时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通圣言而遍寰宇,导世界以趋大同。我是@草原风大,国学弘扬者,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分享国学经典和智慧,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