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2022年10月14日08:10:03 历史 1512

 韩琦北宋三朝明相,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对北宋中期整个国家的各项政治决策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 天天要闻


  宰相可以说是百官之首,主管的是文治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可以说是文官之首。但是韩琦这个宰相却不一样,他不仅仅要管文治方面,而且从来不放弃对军事实力发展的关注。从很大程度上讲,他比一般的文官更为重视军事实力的发展。他是一位激情热血的宰相,对于侵犯边境的外族侵略者,始终坚持坚决反击的对策。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 天天要闻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始终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北方先后崛起的几位霸主,都毫不掩饰对宋朝的窥视。而宋朝的经济文化虽然水平极高,但是军事实力却十分薄弱。所以整个宋朝,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践踏蹂躏。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 天天要闻


  在 重文轻武 的国策下,宋朝文官的权利远远高于武官,而大多数文官却没有武官的血性。所以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大多数文官都会选择屈辱求和,获得一时的宁静。但是韩琦这个宰相却不一样,当政之时,宋朝先后受到过西夏辽国的入侵。他都坚持予以反击,而不是选择投降求和。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 天天要闻


  当然他也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宰相,实际上韩琦曾经很长时间都在边疆驻守,预防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国土安全,是一位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官员。

  韩琦被朝廷派到陕西边疆驻守的时候,当时西夏再次入侵,他大胆举荐同样遭到贬谪的范仲淹为官,两人共同防御西夏军。二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互为依仗,保卫了边疆的安全。因为两人驻守边疆的时间最长,所以当时天下还有 范、韩 长城的说法。当地的童谣为了纪念这二人的功绩,更是唱到: 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 天天要闻


  韩琦可能还是最琐碎的宰相,不仅每日要处理国家事务,同时还要管皇家之事。宋英宗继位之时,因为有心人的构陷,曹太后和宋英宗两人关系堪忧。太后和皇帝不和,虽然是皇家家事,但是对于国家政治还是有影响的,所以那个时候一直是韩琦周旋左右,缓和两人的关系。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 天天要闻


  宋英宗一直无子,身体又不好,韩琦便开始忧心宋英宗的下一任继承人。他屡次上奏宋英宗,过继子嗣,并且积极行动,这才有了后来的宋神宗。

  皇家无小事,也正是在韩琦无微不至的关照下,才顺利完成了仁宗英宗乃至到神宗的顺利过渡。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 天天要闻


  欧阳修曾经评价韩琦,说他: 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这个评价还是十分中肯的,韩琦绝对算的上是一代贤相。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一)乱世孤女,遇一生挚爱时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点:濠州(今安徽凤阳) 人物:马秀英、朱元璋、郭子兴 宿州富商之女马秀英,自幼丧母,父亲因仇杀逃亡,临行前将她托付给红巾军领袖郭子兴。郭子兴视她如己出,教她读书明理,但她拒绝缠足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天天要闻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今天咱来唠唠湛江这名字的来历。别看现在湛江是个滨海大都市,无敌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没啥直接关系!是不是觉得离谱?别急,听我慢慢给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来先说个冷知识,湛江这个地方,在古代并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 天天要闻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1971年,陕西乾县两位普通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挖出一个奇异石像头像。而这不起眼的一锄,竟成为破解千年未解之谜的关键线索——武则天陵墓前六十一尊无头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皇陵,历经千年风雨与盗墓者轮番“进攻”,却始终无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 天天要闻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大陆的控制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跟随蒋介石撤往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岛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的舞台,更没想到,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将领,到了晚年却过得那么艰难。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 天天要闻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根据《大桥徐氏族谱》记载,景孺人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桥徐氏徐达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亲是雍正元年恩科举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景考祥,表兄则是乾隆年间进士、候选知县景鸿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