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泊秦淮》写尽秦淮河畔的风流,秦淮河畔,桨影灯光间,靡靡之音不断,这里还留下了秦淮八艳的传说。然而,再美好的传说都掩盖不了这桩生意背后的罪恶,女子的美丽与命运的凄惨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命运,延续了上千年,与一般妓女相比,有一种妓女的命运更加悲惨,她们就是盲妓。
盲妓出现偶然
盲妓,文如其名,是指眼睛瞎了的妓女。这些女子在烟花巷陌中地位最低,个人遭遇最为凄惨。最开始,盲妓只在小圈子范围内流行。
有一些长相貌美,因各种原因眼睛失明沦落风尘的女孩,被老鸨卖到青楼之中,为了榨干她们的剩余价值,这些老鸨用低微的价格让她们伺候一些钱财不够的嫖客。
青楼在当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受人非议。明初时,许多青楼名妓地位都相当高,受各家公子哥的追捧,她们往往都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想与这些青楼女子见上一面并不容易。
在这种环境下,盲妓应运而生。因为人的生理欲望的存在,导致这些男子到青楼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寻欢作乐,而不是高谈阔论诗词歌赋。他们不愿花高价在名妓身上,于是便把目光投向了次一级的盲妓身上。
随着时间的发展,盲妓数量也多了起来,青楼老鸨还敏锐地发现了新的市场。有些富贵公子就喜欢失明的残疾女子,觉得她们楚楚可怜,所以心甘情愿地花钱砸在她们身上。
也有一些人就是有变态心理,对女子有占有欲,认为盲妓对他们更有依赖感,更能满足他们内心的征服欲。在看清楚市场之后,青楼老鸨为了金钱毫无底线,竟然开始刻意制造盲妓。
市场需求老鸨刻意制造
有需求就会催生市场,青楼女子有不少都是因家庭贫困被卖到妓院之中,许多人小小年纪就沦落风尘。
老鸨把这些小姑娘好好培养,教会她们琴棋书画,教给她们讨好男人的本事,等她们到了能接待客人的年纪之后,将她们的眼睛弄瞎,让她们成为富家公子哥追捧的盲妓。
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就记载了广东青楼制造盲妓的过程:“广东有所谓瞽姬者,由营是业之龟鸨,选购秀丽婀娜之女,教之以歌舞,训之以应酬,迨至十四五岁时,龟鸨即施毒手,毁其双目,另装假眼,戴墨色眼镜以掩饰之。”
客人们之所以喜欢盲妓,除了满足内心的征服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盲妓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对待。
因她们失明看不到眼前客人的容貌美丑,也无法辨识其身份尊贵与否,所以她们对待任何客人都一视同仁,她们不会随意评价客人的好坏。就像一只温顺的动物,任谁都可以抚摸几把。
可怜女子命运悲惨
于是乎一些恩客开始将她们当做玩物一般,任意去折磨凌辱,满足他们心中的变态欲望。这些女子被卖到青楼之后已经失去了自由,在眼睛被弄瞎之后更是失去了活下去的支撑,由于没有眼睛,她们根本就逃不出老鸨的手掌心,只能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卖给青楼。老鸨赚得盆满钵满,这些女子却是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更令人可惜的是,年轻貌美时她们尚可以靠伺候恩客维持生活。对老鸨而言她们有利用价值,所以也不会任意打骂。可等青春不在后,她们就彻彻底底失去了利用价值,只能被丢到一旁,自生自灭。在大半生的黑暗中,她们压根看不到光明在何方。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这些女子很容易染病,有些是花柳病之类的性病,有时候是因怀孕打胎带来的恶疾。所以她们的寿命都比较短,平均寿命甚至不到30岁,这样可悲命运的女子,在封建社会却没有得到任何善待。
由于清白贞洁等理学观念的束缚,她们虽被迫沦落风尘,却没有任何救济途径,反而遭受着来自全社会的恶意。
结语
为了满足恩客的特殊嗜好,好好的漂亮姑娘被弄瞎眼睛,然后在被玩弄半生之后,又随手丢至一旁。这可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娼妓行业被彻底取缔,这些女子终于能够重见光明,也终于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安身立命,再不用担心被卖到青楼妓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