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大怪巨怪
编辑丨大大怪巨怪
前言
2020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首次披露了一份彭德怀的绝密电报,揭露了毛岸英牺牲的详细过程。
那么,这份电报里究竟记录了什么?毛主席收到消息后又是怎样的反应?毛岸英又为何会踏上朝鲜战场?
毛岸英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美国为扩大自己在西太平洋及亚洲地区的利益,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
北朝鲜军队起初在与南韩军队的斗争中处于优势,但随着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军队腹背受敌,被迫选择战略后退。
随后“联合国军”便在麦克阿瑟的领导下,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一度将战火烧至鸭绿江,企图迅速占领朝鲜。
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无论是美军在朝鲜的战争,还是在台湾海峡的行动,都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安全。
美军
面对如此情形,我国领袖毛主席结合国内外形势,深思熟虑后答应朝鲜军民请求,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派遣志愿军开赴朝鲜。
战争初期的时候,志愿军司令部设立在朝鲜大渝洞,就地理位置上而言,前可指挥全军统领全局,后可联系国内便于信息传递。
而且大渝洞起初是一座金矿,位于重重丘陵之间,因为树木的掩护显得较为隐蔽,加上矿洞较多,可以很好地躲避美军飞机的侦察。
但美军的飞机还是时不时的就从头顶飞过,不过彭德怀等人的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早早的就设立岗哨,每每遇到空袭都会及时躲避。
大渝洞
当时的毛岸英化身“刘秘书”跟在彭德怀的身边,专门负责俄语翻译以及机要文件的整理工作,只有几位军队高层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在其他战士眼里,“刘秘书”就是一个温柔谦和的年轻战士,虽然年纪看上去不大,但是在面对美军轰炸的时候却显得十分冷静。
1950年的11月25日上午,彭德怀正在办公室里查看军事地图,突然就被一旁的卫兵给架了出去,抬进了一旁改造的防空洞中。
彭德怀大声怒斥道:“这美军的飞机不是刚走还没来吗?慌什么……”
话还没说完,美军的四架飞机就已经到了,对着彭德怀刚刚所处的司令部就是一顿轰炸,熊熊火光顿时冲天而起。
杨凤安
据当时彭德怀身边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防空洞外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我军据点瞬间就成了一片火海,热浪都能把人掀飞出去。
事后我军统计受伤人员名单,而彭德怀则是在一旁思考对策,就在这时有人大喊一声:“怎么没见刘秘书从房间里出来?”
彭德怀闻言心中咯噔一声,目光扫视一圈确实没有发现刘秘书的身影,彭德怀的身体差点没站稳,好在有警卫员的搀扶才勉强站稳。
别人可能不知道“刘秘书”的身份,他彭德怀可是知道的,那可是主席的亲生儿子啊,倘若出了什么事他又该如何向主席交代?
彭德怀
于是赶忙派人寻找刘秘书的身影,经过众人的一番寻找,最后在司令部废墟中找到了“刘秘书”的遗体。
彭德怀得知消息后双眼紧闭,而后重重在桌子上锤了一下,眼泪夺眶而出,口中呢喃着“我对不起主席”,悲伤的表情让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众人看着彭总司令的反应,也是深知刘秘书的身份不一般,便开口向彭德怀询问道:“司令员,这个刘秘书很神秘,他到底是谁?”。
而当得知“刘秘书”就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后,在场众人无不为这一结果感到震惊,没想到主席的儿子竟然与他们并肩作战在一线!
最后一排左二(毛岸英)
事后彭德怀专门就此事向中央军委进行汇报,内容如下: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这封电报的内容很简短,但彭德怀却足足写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彭德怀知道这一消息对主席来说,肯定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那么,毛主席在收到电报后,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电报
二、为大爱舍小爱
1950年11月25日下午四时许,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得知了这一消息,心中震惊之余也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主席。
无奈的他只得先将此事汇报给了周恩来总理,毕竟周总理和毛主席共事多年,深知主席的脾性,听听总理的意见或许会更好一些。
周恩来听闻这一消息也是大吃一惊,眼泪瞬间湿润了整个眼眶,而后他强忍泪水沉思了许久,说道:“此事先不要告诉主席!”
因为彼时的毛主席正为朝鲜战场发愁,再加上疾病缠身,如果贸然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他,难保不会因为悲痛导致病情恶化。
毛岸英
直到1951年1月2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先前的颓势,毛主席的心情才稍稍变好了一些。
随后周总理带着叶子龙面见毛主席,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知了主席。
毛主席听到叶子龙的汇报后一脸惊诧,有些不太愿意相信似的,而后双手颤抖地将电报拿在手中反复阅读,头低得很深很深。
据当时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李家骥回忆,主席在听闻这一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无神,想要拿烟,却又怔怔地将烟丢了回去。
沉思许久之后,毛主席又回过头来准备点烟,本来火柴盒就在他的面前,毛主席却像是没看见一样,不停地往身上的口袋里翻找。
毛主席
毛主席泪眼婆娑,但就是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不想让旁人看出来他在哭。可周围的人都知道毛主席很悲伤,毕竟那是他最爱的儿子。
等到心情稍稍平复下来之后,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道:“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一个月后,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近期作战计划的时候,顺带提起了毛岸英的遗体处理情况,询问毛主席对于毛岸英的安葬看法。
因为如果将毛岸英的遗体运送回国,貌似不太妥当;而就地安葬在朝鲜地区,又对毛主席过于残忍,因此彭德怀在当时很纠结。
彭德怀
毛主席也是知道彭德怀的顾虑,说道:“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
随后又补充道:“岸英只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搞特殊化。”
于是彭德怀和周恩来合计了一下,决定将毛岸英安葬在他浴血奋战的朝鲜土地上,这既有利于维护中朝友谊,也可以激励将士。
看到这样的处理结果,毛主席也是十分欣慰地说道:“我赞成把岸英安葬在朝鲜,就和其他的志愿军烈士安葬在一起!”
1951年3月份,毛主席的好友周世钊问毛主席:“如果你不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我看他是不会牺牲的。”
毛主席愣了一下,现场也变得十分安静,就在众人都不知如何解围的时候,毛主席叹了口气说道:
“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到朝鲜战场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力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作为党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怜子之心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上战场,光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这还算什么领导人呢?”
在国家大义面前,毛主席作为领导人,他的悲痛无法像正常的父亲一般表露出来,他只能舍弃小爱,强忍心痛将悲伤埋进心底。
那么毛主席如此疼爱毛岸英,为何还会让他踏上朝鲜战场呢?
毛主席与毛岸英
三、毛岸英
其实毛岸英作为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是他自己坚持要去的。
抗美援朝开始前,毛泽东设家宴为即将入朝作战的彭德怀践行,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儿子,自然是在席间陪同在毛主席的身旁。
家宴行至中间,毛岸英听闻彭德怀即将入朝作战,这在当时可是极为机密的事情,国家还没有正式宣布这一决定,甚至连军队都没有调集。
于是毛岸英当即表示要跟随彭德怀入朝作战,保家卫国!
彭德怀心中那是一百个不同意,赶忙摆手拒绝道:“这次入朝作战凶多吉少,你才刚刚结婚一年,实在是太危险了,还是别去了!”
毛主席和李讷以及毛岸英、刘思齐
彭德怀一边拒绝一边还用眼神向毛主席示意,毛主席已经在革命进程中失去了太多的亲人,倘若毛岸英再出点事,后果不堪设想。
毛主席看着为此争执不下的两人,心中也是思虑良久,他知道彭老总心中担忧的事情,也知道岸英性格执拗,“咬定青山不放松”。
于是毛主席说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正好岸英之前在苏联留学,精通俄语,可以在你身边做个翻译。”
毛岸英也赶忙顺着毛主席的话头接了下去,称自己这次参军作战,已经得到了妻子刘思齐的同意,恳求彭德怀带上他。
毛主席与儿女的合照
眼看毛主席都点头了,彭德怀也不好拒绝,只得勉强答应了下来。毛岸英也因此成为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个兵”!
彭德怀心中盘算着,毕竟岸英曾在德苏战场上历练过,现今跟在自己身边也算安全,重新在战场上历练一番,说不定也是好事。
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毛主席既然支持毛岸英的选择,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深意。
于是在正式入朝作战的时候,彭德怀便带着化身为“刘秘书”的毛岸英随军作战,可谁料战争才刚开始不久,毛岸英就因为空袭遇难。
毛岸英
而刘思齐作为毛岸英的妻子,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毛岸英当时并不是出差,而是去参加抗美援朝……
毛岸英离开北京的那一天,刘思齐因为阑尾炎手术将近便在医院住院,新婚燕尔的两人在病房里相见说了很多话。
可毛岸英为了不让刘思齐担心,便隐瞒了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事情,只是故作轻松地说自己被派到外地出差,可能要很久失去联系。
刘思齐心中有些担忧,什么出差工作竟要失联这么长时间?
毛岸英与刘思齐
可看着丈夫的样子,刘思齐心中的疑惑说不出口,只得安慰毛岸英道:“你好好工作,有机会了就联系我,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毛岸英看着如此体贴的妻子,心中也是十分温暖,不停地叮嘱刘思齐以后要照顾好自己,婆婆妈妈的样子让刘思齐禁不住打趣。
随后毛岸英向刘思齐告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上朝鲜的火车,当时刘思齐也未曾想到,与丈夫毛岸英这一别,此后竟是天人永隔。
那么刘思齐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又是什么反应呢?
尾声
刘思齐起初被毛岸英蒙在鼓里,即使后来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后也是一直未曾开口,直到三年后才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她。
刘思齐虽然心中早有预感,但当她从毛主席的口中得知这一噩耗的时候,心中还是痛如刀绞,放声痛哭起来,而后更是大病一场。
毛主席与毛岸英夫妇
刘思齐曾用文章回忆自己最爱的丈夫毛岸英,内容如下:
“岸英走了,但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没有一个人通知我,我还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归来。我思念着他,等待着他。
我想象着他回来时将怎样欢迎他,想象着我们将像以往一样在星期六一起去看望父亲、一起去逛北海、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在东四牌楼下漫步回家,
想象着他又会同他的弟弟在我们那小小的卧室里下棋下到天亮,两人为一步棋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但是这一切都是梦,是我清醒时做的梦。”
刘思齐与妹妹在毛岸英墓前的合影
1959年春节刚过,刘思齐便在妹妹邵华的陪同下前往朝鲜,为葬在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的毛岸英扫墓。
刘思齐用手轻轻拂过毛岸英的烈士墓碑,泪眼朦胧久久不能自已。
而毛岸英的墓碑后面还刻着九个大字,上书:“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