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2022年10月03日01:57:32 历史 1858

周总理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在他去世后人们自发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人们对周总理尊敬和怀念的表现。

周总理用他特有的人格和魅力同样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他的卫士韩福裕就是这样的人。

周总理去世后,韩福裕一直搜集和整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且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发扬着周总理的精神。

可是在1994年,韩福裕却在总理老家淮安的纪念馆里大发雷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在总理身边当卫士

韩福裕出生在山东莱州,因为家里生活实在难以为继,韩福裕很小就随家里人闯关东到了东北牡丹江。

12岁的韩福裕到了一家店铺里面当学徒之后,虽然生活依旧艰难,而且经常受到老板的打骂和日本人的欺负,但是勉强还能活下去。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刚刚16岁的韩福裕加入了当地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并且很快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韩福裕年轻、脑子灵、觉悟高,很快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副排长,又被挑选成为团长的贴身警卫。

1948年底,全国解放在即,韩福裕得到了一个机会:进到中央直属机关,给中央领导当警卫。经过文化考试、技能比武和政治审查之后,韩福裕如愿以偿地通过审核,开始了与周总理朝夕相处的岁月。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韩福裕与周总理等人

作为一名警卫员,工作并不是只负责安全,还要对生活各方面进行照顾,可周总理并不喜欢由别人来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曾经有人因为抢到周总理前面掀开棉门帘、替周总理把门打开而被周总理沉着脸教训一通。

周总理认为我们是人民的共产党,不是国民党、不是军阀,不要搞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派。

起初韩福裕对这些小细节也没有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工作内容,所以刚成为周总理的卫士不久,就受到了周总理的“教训”。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周总理在延安时,曾经被江青受惊的坐骑撞落下马,右臂留下了永久性的创伤,不仅屈伸不方便,而且向上举手也有些困难。

韩福裕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就十分注意周总理这方面的生活,以便随时照顾周总理的不便。

有一次,周总理走路时发现鞋带松了,便停下来要系一下鞋带。韩福裕发现之后急忙弯下腰,想要帮周总理系上鞋带。

周总理却始终不同意韩福裕帮忙,最后还是周总理把脚搭在一个小竹凳上用左手艰难地系好了鞋带,留下韩福裕在一旁显得有些尴尬。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小韩啊,别介意。”周总理边走边对韩福裕说。

“我们共产党人就是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是普通人,不需要搞什么阶级,也不要搞什么特殊,你虽然是警卫员,但是也不比我低一等,我也不比你多些什么。我还有手,我还能行的。”

周总理不许别人给自己服务,可自己却甘心给别人服务。韩福裕的妻子霍英华同样在为周总理服务,她是西花厅的服务人员。

有一天周总理夫妇吃完饭之后,霍英华收拾好了碗筷端起来向厨房走去,周总理看到后马上站起来快步走到门前,替霍英华打开了门。

这样的事情在西花厅并不少见,周总理对西花厅的工作人员都是客客气气的,从来都没有过阶级等级之分。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周总理夫妇

被总理救了一命

韩福裕作为周总理的警卫,其主要的工作就是保卫总理的安全,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周总理反倒是救了韩福裕一命。

1952年,周总理到苏联大使馆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进行会谈,韩福裕作为警卫一同前往。

会谈结束后,前来相送的尤金在车外又与周总理握手、寒暄,周总理就示意让韩福裕先上车,等寒暄完之后,周总理才最后上车,尤金在外面关上了车门,一直到汽车开走之后还在车外挥手告别。

当时开车的司机是老红军钟步云,他当周总理的司机也有好些年了,车子一直开得都很稳。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钟步云

可当天因为还要赶下一个活动,和尤金的寒暄时间又长了些,所以车子开得稍微快了一点。

在一个路口转弯的时候左侧后排车门突然甩开,坐在左侧的韩福裕半个身子一下子被甩出了车外。

幸亏周总理一把拽住了韩福裕的衣服,司机钟步云也急忙把车摆正停在路旁,这样韩福裕才没有被甩出车外。

原来刚刚尤金在关车门时没有用上力,门只是虚掩,而且当时的汽车上也没有现在汽车上那么多科学技术,所以钟步云也没有发现门没有关上。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周总理等人

不过万幸的是,那一天周总理让韩福裕先上车,所以坐的是周总理常坐的位置,不然当时遇到危险的就有可能是周总理了。

坐在车上的韩福裕长出了一口气,捂着脸说“我是中央派来来给您当警卫的,没想到还让您给救了,真丢人。”

周总理则哈哈一笑,“这才叫礼尚往来嘛,我看很公平合理呀。”

同时总理还安慰司机钟步云,这都是意外,并不是他的过错,劝他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韩福裕

总理也曾“走后门”

韩福裕当时是和成元功、张树迎轮班照顾周总理,虽然这三个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但是长时间围着总理转身体也受不了。

韩福裕就因为总是肚子疼,结果到医院检查出了肠梗阻。

原本做完了手术是要休息一阵的,可是韩福裕担心剩下成元功和张树迎两个人压力太大,再加上确实是年轻力壮,没休息几天就又继续工作了。

看到韩福裕这么快就回来工作,周总理特地安排韩福裕到小灶上吃饭,并且邓大姐还把自己的牛奶给韩福裕喝,让应该进半流食的韩福裕尽快恢复健康。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韩福裕等人

其实西花厅的小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吃得喝得和其他人的食堂饭菜都一样,只不过是为了照顾周总理工作随时起灶,能让周总理吃上一口热的饭菜罢了,可这样就能让刚刚做完手术的韩福裕肠胃少受刺激,也能更好的恢复。

可是韩福裕的肠子却不争气,没有多久又旧病复发,而且有手术的后遗症,这次发病比上次还要重。

韩福裕担心自己的身体影响到周总理的工作,便怀着不舍和不甘向周总理的秘书何谦提出了请求,请求他把自己调到传达室那种岗位。

周总理知道后却对何谦说,韩福裕是在这里得的病,我这里就要负责。丢给别的部门算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不仅是对其他部门的不负责,也是对同志的不负责。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就这样,韩福裕被周总理留在了身边,只不过不能够再担任警卫工作,而是担任生活管理、伙食采购工作。

后来,有人说北京的苏联专家能够治疗这种肠胃病,周总理便安排韩福裕去治疗。

不过,因为当时的苏联方面要求只给达到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看病,韩福裕的级别又不够,所以周总理就开出了介绍信,说韩福裕是“连级干部”。

随后韩福裕到东北的干部疗养院进行康复治疗时,周总理干脆又给他“升职”,说他是“副卫士长”。正是因为周总理的这几次“走后门”虚报职务,韩福裕的肠胃病才得到彻底治疗。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韩福裕

对总理的怀念融到生活里

1957年,中央实行人员精简,韩福裕离开了工作5年的西花厅,调到了新的部门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始终想念着周总理,周总理和邓大姐也同样惦记着他的病情,经常通过电话、信件询问韩福裕的近况。

1976年,周总理去世时,韩福裕并不知道消息,当他从报纸上知道周总理已经去世后,他一个人在屋子里痛哭了好久。

因为韩福裕当时并不是西花厅的工作人员,所以并没有被安排到吊唁名单之内,韩福裕就挤在人流中混进了向周总理道别的队伍中。

幸好他在吊唁的人群中见到了正在为周总理守灵的周家鼎。周家鼎曾经当过周总理的军事秘书,和韩福裕有过一段交往。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周恩来逝世

韩福裕借着和周家鼎握手的机会留在了守灵的队伍里,完成了最后给总理站一班岗的愿望。

周总理逝世后,韩福裕把对周总理的怀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他曾经多次到周总理的故乡淮安,从山间、从路上、从周总理的故居,踏寻着周总理的足迹。

1992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开馆时,韩福裕作为特邀嘉宾接到了纪念馆的邀请。

尽管当年淮安大涝,出于安全考虑中央和地方做出降低开馆仪式标准的通知,韩福裕还是以个人的身份参加了这次开馆典礼,并且向纪念馆献上一本建党大型纪念画册。

用韩福裕的话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这是总理教我的。”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韩福裕等人

1994年,周恩来纪念馆召开周恩来纪念地联谊会,韩福裕再次被邀请参加,可就是在这次会上,韩福裕罕见地发了火。

事情的原因是因为参会的嘉宾中有一位老同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章以整理韩福裕口述为主,描写了周总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文章本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篇文章里的好多事情都不是出自于韩福裕的描述,并且韩福裕也没有得到过相关的通知。

“你说是我的口述,可你这里的这些话是我说的吗?你写文章之前和我沟通过了吗?怎么不先让我看一下你写的文章呢?你还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吗?”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晚年韩福裕

韩福裕的火气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没有通知他、没有让他把关,而更多得是因为对方的文章里虚构了总理的一些事,这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事情最后还是以那位老同志承认错误并且道歉而收场,韩福裕也接受了道歉,并且为那位老同志的文章做出了纠正、指出了错误。

1998年周总理百岁诞辰时,韩福裕再次到淮安参加纪念周总理的活动,并且到淮安的学校、工厂做了演讲,把周总理的事迹和精神继续向人们传播着。

94年韩福裕在淮安周总理纪念馆,为何大发雷霆:文章是我说的话吗 - 天天要闻

韩福裕等人

韩福裕每年的1月8日都会让自己栽种的水仙花开花,他也会把盛开的水仙花整齐地摆放好,静静地观赏它们。

他说,在给周总理守灵的那一天,看到了总理遗像前摆放的6盆水仙花,洁白、纯洁,就像总理的人品一样。

所以,他会让他栽的水仙花在1月8日周总理去世的那一天开放,以纪念他心中不朽的周总理。


参考资料

《悼周恩来的卫士韩福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秦凤九

《抹不掉的红色记忆——周恩来总理卫士韩福裕的真情追述》吴志菲

《周总理卫士韩福裕的红色记忆》人民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