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蒋介石于1975年在台北离世,到现在已经过去47年了。他的灵柩一直停放于台湾省桃园慈湖的“大溪陵寝”,直到现在也没有下葬。当时,他的离世在国内外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家人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下葬的原因是什么呢?而且人们前去祭拜时,发现蒋介石的腿部非常臃肿,像是穿了很多条裤子,这也让人们感到非常不解。
蒋介石
蒋介石有着十分传奇的一生,带领国民党风雨几十年,他也有着非常出色的领导力和军事能力。抗日战争时,国军在正面战场抵御日军的侵袭,虽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因为决策失误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1938年,在抵抗日军进入黄河流域的城镇时,蒋介石下令炸毁黄河大堤,虽然国民党已经提前发布通知让沿岸居民撤离,但是他还是低估了黄河决堤的可怕。几十万居民流离失所,十几万百姓在洪水中丧生,一时间人间如同炼狱。
而蒋介石所要达到的阻挡日军的目的,实际上也只是淹死了几千名日军。所以受害最深的还是普通的百姓。这件事一直到蒋介石晚年都让他悔恨不已,但是他这样一个不是炸桥就是炸城的人,他会真心为百姓的损失内疚吗?
蒋介石
并不是!其实是因为他在炸毁河堤时,在黄河中看到了蛟龙。从看到蛟龙之后,蒋介石便大病一场,这才成为了他最大的心病。
直到抗战胜利后日军撤离中国土地,看到国内形势逐渐平稳,蒋介石的政治野心再次膨胀,他不希望跟共产党平分天下,准备一举统一中国。所以他一面假意和谈,一面积极备战。当他认为时机成熟之后,就直接开始了内战。
当时共产党在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不及国民党,但是因为战略决策的正确和得到了大半民心,最终终于赢得了内战,实现了祖国的基本统一。
蒋介石
兵败如山倒的蒋介石不甘成为共军俘虏,随即带着几十万国军残余部队撤往了台湾。在拿到台湾的统治权之后,蒋介石再次集结军队,一直有着重回大陆的打算。但是随着新中国的不断繁荣发展,蒋介石东山再起的野心一直未能实现。
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志愿军战士展现出了极高的政治素养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最终成功击退美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
蒋介石看到这样的新中国之后,也明白自己很难再实现东山再起了,无奈之下只能逗留在台湾这个小岛上。
在台湾生活多年之后,蒋介石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家乡。由于岁数越来越大,他也越来越思念早已去世的母亲。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从小家境富裕。
因为家里一直是盐商,在封建时代,贩盐一直都是肥差,所以蒋家的家底十分殷实。但是经商的人都很喜欢读书人,所以蒋介石从小就上着私塾,家里一直盼望他能够成才。
蒋介石(中)
蒋介石从小聪慧,私塾的课一听就会,所以他把关注点放在了其他享乐的事情上,很快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纨绔子弟。那时候蒋母为了能够让他收收心,就给他安排了一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但这场婚姻并没有达到蒋母最初的目标。
后来,蒋介石从学堂毕业后就去到了日本学习军事理论,反清的思想已经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但由于对国外并不熟悉,蒋介石去到了很不专业的军事学校,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知识。几经辗转,他又去只为中国留学生打开大门的“振武学堂”。
也就是在那里,他认识了国父孙中山,并加入了他所领导的同盟会。由此,蒋介石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蒋介石
辛亥革命结束后,蒋介石回国参与同盟会中的活动,当时陈其美是他的顶头上司。陈其美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一笔,算是中国的革命先驱之一,但是他行事作风非常激进。他对政敌只有一种手段,那就是斩草除根。
清朝灭亡之后,各个革命团体开始论功行赏,准备瓜分胜利果实。同盟会的成立时间最久,革命活动也最多,自然分到了最大的那个。
周总理
但是这样又引起的光复会的不满。因为在反清过程中,光复会发动了最多的起义,也牺牲掉了最多的人。
但是第一次被一个主要在国外活动的团体抢了先,光复会成员们一直觉得十分不公平。所以,这些反对同盟会的人都成为了陈其美的消灭对象。擒贼先擒王,反对声中实力最强大的就是陶成章,陈其美第一个要除掉的就是他。
蒋介石、宋美龄
当时,陈其美安排蒋介石潜伏进陶成章的住所,随后将他暗杀。在陈其美的长期带领下,蒋介石的价值观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蒋介石来说,对待政敌只有物理消灭这一种形式,而对于革命伙伴的情谊,他也只能理解到江湖道义的层面。
这些思想都为蒋介石后来的蜕变埋下了伏笔。
1923年,国共合作的达成只是国民党开始改组,很多共产党都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有了新的血液注入,国民党从一个江湖气息很重地帮派社团成长为了一个真的有革命思想和革命目标的政党。
蒋介石
然而,在革命尚未结束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去世了,这时国民党顿时失去了主心骨。失去了能够把握全职的政治领袖之后,国民党内部开始迅速分化,分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派别。
左右两派相互压制,直到1927年,蒋介石在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之后开始进行清党运动,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同时,蒋介石进一步扩大帮派结构,吸纳了很多流氓土匪进入国民党。
从那之后国民党的基层部署就被完全破坏成为了执行白色恐怖政策的优先打手。而蒋介石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政治领袖位置,一开始进行权术操弄,在国家的重要领域,安插自己的心腹,被疯狂打压各级地方势力。
蒋介石和宋美龄
抗日战争时,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是最大目标,国民党内部还能维持基本稳定,但是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几次大的争执和分裂,从而加速的国民党的崩溃,最后也只能逃到台湾。
蒋介石在去台湾之前,还专门去给自己的母亲扫墓。他也知道,这次离开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回来,所以在墓前诉说着对母亲的相思之情。后来直到去世,他都没有能够再回到家乡,回到母亲的身边。
周总理
在台湾的时间越久,蒋介石的思乡之情就越浓烈,而且心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愧疚。为了寄托哀思,他命人在台湾为母亲修筑了一座陵寝,闲暇之余就会去扫墓祭拜。
时光匆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蒋介石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了。1969年8月,蒋介石的车遭遇了车祸,他的胸口遭到了严重的撞击。
虽然当时送医及时,但还是有了很大的健康隐患,健康状态也越来越差。直到1975年,蒋介石彻底卧床不起。
蒋介石
经过深度检查之后,发现他的心肺功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肺部积水也非常多,这样的病症已经无法支撑他的正常工作了。鉴于他岁数已经很大了,进行手术治疗风险极大,所以专家医疗组决定采纳保守治疗方案。
在这样的治疗之下,蒋介石的身体慢慢好转,后来他出院静养有时候精神头足还能够在家中的小花园散步。只是这样一直无法开展工作,他的妻子宋美龄非常心急,希望他能够再次回到总统府主持大局。
蒋介石
所以她联系了很多国外专家,希望有人能够治好蒋介石的病。几经辗转,宋美龄邀请一位美国医生带领团队去到台湾为蒋介石做手术,通过这样的方式直接清楚肺部的多余积水。
台湾的医疗专家组并不建议这个方案,但是宋美龄心意已决。手术开始后,美国专家先是对其肺部做了穿刺,然后在他的肺部中取出了大量的脓液,就这样肺部积水被清除了。
蒋介石被推出手术室,宋美龄看着他的样子心里非常不忍。虽然手术还算成功,但是并发症很快就来了,没有几个小时,蒋介石就开始发高烧。
蒋介石
两个医疗团队都陷入了手忙脚乱当中,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终于把他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虽然生命体征已经平稳,但是蒋介石时不时就会陷入昏迷中。
之后,宋美龄一直衣不解带地照顾他,蒋经国忙完政事也会来到蒋介石床边,每每这种时候,蒋介石都会紧紧拉着蒋经国的手。后来在宋美龄的悉心照料下,蒋介石终于苏醒了过来。
即便如此,他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把蒋经国叫了回来,当着大家的面立下了遗嘱。
宋家三姐妹
除去对台湾发展的规划,蒋介石对蒋经国提出,在离世后不要下葬,可以先把灵柩放在慈溪,等到机会成熟,要送回老家下葬。在这种时候,蒋介石只想落叶归根,回到故乡。
立下遗嘱之后,蒋介石的状态又进入了时好时坏的昏迷中,直到1975年4月5日,昏迷多日的蒋介石在台湾去世,时年88岁。
蒋介石
他去世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到了党中央。当时秘书脚步轻快、略带喜悦地将此事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并没有露出笑容,脸上也看不到任何情绪起伏,他沉默了一阵,说:
“知道了。”
此时,蒋介石离世的消息也传到了正在办公的周总理那里。他和蒋介石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1924年,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去到那里担任政治部主任。那时候蒋介石在校内积极培养自己的心腹,等到他手握大权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铲除异己。
蒋介石
由于理想目标不同,周恩来也站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得知蒋介石去世的消息后,周总理也同样沉默了一段时间。面对着记者的追问,周总理给出了回答:
“拙劣的战术家,合格的战略家。”
这十二个字可以说是精炼地诠释了蒋介石的一生。在打仗方面,蒋介石有着卓越的能力;在操纵权势方面,他也很有手腕;但他的心里只有权力没有人民,就是这样的原因,国民党的发展走向越来越偏,最后也换来溃散、蜗居的结果。
蒋介石
蒋介石去世后,依照他的遗嘱,是不能够下葬的,为了能够永久保存遗体,工作人员提出了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
这样的提议出来之后就遭到了宋美龄的强烈反对,她认为这样对逝者是一种侮辱,是很大的不尊重。但是如果不这样,遗体最多只能存放几个月,等不到下葬奉化的时候。在经过一番长久的商议之后,宋美龄也无奈同意对遗体这样处理。
工作人员往蒋介石的遗体里注入了很多福尔马林,这样可以让他保存一段时间。随即,蒋家为他置办了浩浩荡荡的葬礼。当时在他的出殡灵车上,摆着二十万支深黄色的菊花,灵车数量也达到了99辆。
毛主席
后来,蒋介石的遗体被安放在了台湾省桃园市慈湖,这里的风景很像蒋介石的家乡奉化。他一直想要回到家乡,想念去世的母亲,但是因为客观因素一直无法如愿,所以要把自己的遗体暂时放在与家乡相像的地方,以此来慰藉他的乡愁。
葬礼这天,在台湾省内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赶过去祭拜,人们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那就是他的下身显得非常臃肿。有人认真观察后,发现他穿了七条裤子。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也是他家乡的习俗,人要在百年之后穿着七条裤子下葬。可见蒋介石虽然一直身在台湾,但是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在这一点上,蒋介石并没有入乡随俗,而是继续遵照家乡的习俗,可见他是多么想回到家乡。
周总理
现在,蒋介石的灵柩也依然安放于桃园市慈湖的“大溪陵寝”,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入土为安。因为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家乡,葬在家乡的土地上。
蒋介石这样一个争议颇多的历史人物,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在人生的最后,他也只是想要回家,想要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