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2022年09月30日15:55:03 历史 1861

宋宁宗赵扩的嗣子景献太子赵询,出身皇室远宗,靖康之难后,他的曾祖父赵伯仁,就携家带口的逃到南方。

(赵询的第一篇,请戳: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绍熙五年(1194)七月初六,赵询快满周岁时,他未来的嗣父、嘉王赵扩,被曾祖母太皇太后吴氏立为皇帝,取代他疯癫不孝的父亲光宗赵惇(dūn),是为宋宁宗。

庆元二年(1196)六月二十八,宁宗韩皇后诞育嫡皇子赵埈(jùn),29岁的宁宗终于再次当爹,整个朝廷都为皇子的降生庆祝。

但悲剧的是,小皇子仅活了47天,就在八月十五夭折,被追封兖(yǎn)王,谥号冲惠。

这时候,宰执大臣们坐不住了,毕竟赵官家们的生育口碑实在太差了,在韩侂(tuō)胄的授意下,宰相京镗(tāng)带头建议宁宗效法高宗故事,择立宗子养育禁中。

缺儿子的赵官家们择立宗室子是天水朝廷的传统,真宗赵恒在独子赵祐夭折后,接受大臣建议择立侄子赵允让养在宫中,当时真宗36岁;仁宗赵祯出生后,当了八年备胎的赵允让退守藩服。

仁宗即位后,年过26岁还没有当爹,大臣就建议他学他爹,于是就把赵允让的中子赵宗实(即英宗赵曙)养在宫中,当二皇子赵昕(xīn)快出生时,当了五年备胎的赵宗实归邸。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高宗赵构面对独子赵旉(fū)夭折时才23岁,进士李时雨就上书请他择立宗子以系人心,把已经萎了还不认命的九娘气得半死。

直到拼搏到25岁也没生下一男半女,再面对上虞县丞娄寅(yín)亮请他选立继嗣的上书时,高宗就没脾气了,于是在他26岁时,择立宗子赵伯琮(cóng)、即孝宗养在宫中。

如今,面对大臣的建议,身为橡皮图章的宁宗自然没有异议,于是经过海选之后,入选的赵询就在庆元四年(1198)被养育宫中,时年6岁。

赵询进宫后被哪位后妃抚养?史无明言。

据李超先生推测,“无论是从韩皇后本身的利益考虑,还是韩侂胄的意愿,赵与愿都极有可能为韩皇后所抚养”。

猴格以为,此时韩侂胄正是如日中天之际,在赵询进宫后的次年、庆元五年(1199)九月初一,又加少师,封平原郡王;

而已经高龄36岁的韩皇后又再次怀孕,为人平庸且精力有限的她,对抚育赵询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有可能只是挂个名头,具体事务还是由杨婕妤(后来的杨皇后)操持。

当时无子的杨婕妤从小侍奉高宗吴皇后,“对于吴皇后曾养孝宗于宫中的历史当然了然于心”,对赵询自然要亲力亲为,从而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庆元六年(1200)正月十二,韩皇后生育皇子赵坦。欣喜的宁宗在二月十二下诏减诸路杂犯死罪囚,释徒以下。

随即在二月二十八,宁宗晋封宠妃杨婕妤为贵妃,猴格揣测,是因为杨贵妃有孕才获得晋封的。

此时的赵询已经8岁,宰相京镗又在韩师王的授意下,在四月十五向宁宗建议让宗子去资善堂读书,并举荐韩侂胄党羽萧逵(kuí)、龚颐(yí)正,兼资善堂小学教授,还建议给赵询找个伴读。

当年八月十九,嫡皇子赵坦和哥哥一样,夭折了,被宁宗追封邠(bīn)王,谥号“冲温”。

十一月初一,赵询(与愿)改名赵曮(yǎn),特除福州观察使,令就资善堂读书。

十一月初七,丧子后病体缠绵的韩皇后崩,中宫虚位,由此产生新的角逐。

十一月十一,精明强干的杨贵妃生育四皇子赵增,但小皇子随即在十二月初一薨,被追封郢(yǐng)王,谥号“冲英”。

嘉泰元年(1201)十二月,对赵询后来影响颇深的师傅、秘书郎娄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嘉泰二年(1202)十二月十四,明争暗斗两年的后位之争终于落下帷幕,在后宫把持宁宗、且在本年冬天诞育五皇子赵坰(jiōng)的杨贵妃胜出,被立为皇后。为了安慰支持曹美人竞争后位失败的韩侂胄,宁宗又加韩侂胄太师。

不幸的是,五皇子还没满月就夭折,被追封华王,谥号“冲穆”。

此时的宁宗已经35岁,连丧两子的杨皇后也已经41岁,即便春秋鼎盛的宁宗仍在生育期,但高龄杨皇后想再生育子嗣恐怕已是无望,已10岁的赵询,自然要被杨皇后投放更多的期望。

于是,在新皇后的推动下,当年闰十二月十五,宁宗下诏,以福州观察使赵曮(赵询)为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并诏宗子赵与谈,补右内率府副率,充资善堂伴读。

如果说赵询原先是被韩侂胄把持在手中的工具人,现在则变成杨皇后安身立命、巩固地位的筹码,杨皇后要想有光明的未来,势必要推赵询上位。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开禧元年(1205)五月十九,宁宗下诏立13岁的卫国公赵曮为皇子,进封荣王,并为其行冠礼。

此时的宁宗才38岁,“春秋犹盛”,还在生育期,怎么这么快就确立宗室子的皇子地位呢?对比高宗在孝宗进宫二十九年后才确立他的皇子地位,宁宗这有点着急啊!

据《四朝闻见录·甲集·徐竹隐草皇子制》记载,徐似道在书写立皇子诏书时有两句话:“爰(yuán)建神明之胄,以观天地之心”,被叶绍翁指意味悠长。

这两句话怎么就意味悠长了呢?

虞云国先生推测这是宁宗希望他立宗室子的无私之举感动上天,让他能够健康养大一个亲儿子。

李超先生认为这是宁宗把一切归于天意,如果赵与愿是天命所归,自不待言,如若不然,反正宁宗又不是不会生。

猴格以为,两位先生都有点夸大宁宗的个人意愿了,宁宗的不慧是史书盖戳的事实,他本人在国事上毫无主意,在内全听杨皇后,在外全凭韩师王,凭他的智力恐怕很难想那么深远。

赵询能够这么快被立为皇子,自然是杨皇后推动的结果,但这个结果,并不为已经对内廷失控的韩侂胄所乐见。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从皇后之立,到皇子之立,已经让韩侂胄在与杨皇后的斗争中趋于下风,长此以往,韩师王恐怕实难平安度日。

他府内就有位高明的门客,看出韩师王危如累卵的处境,因此建议韩侂胄直接向皇帝提出立赵询为皇太子,以换取储君对韩侂胄的感恩戴德,然后选择亲信担任东宫师辅,必能转危为安、转祸为福。

但韩侂胄因为不喜赵询亲近杨皇后,到底没有采纳门客建议,致使最终致祸。

不过,韩侂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子彻底倒向杨皇后,当年五月二十七,有大臣建议宁宗加强对皇子的教育:

天佑邦家,皇子的端重聪哲,是内外皆知,如今冠礼已行,皇嗣之位已正,并启王爵之封,请增添真贤实能、端亮之士、学术粹、器识明的君子,来担任皇嗣的属官和师傅。

这个建议显然是韩侂胄的授意,想以此斩断皇子与杨皇后的亲密接触,回归到士大夫的怀抱中。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皇子的师傅也会有自己的野心/政治抱负,比如史弥远

开禧二年(1206)三月,起居郎史弥远兼资善堂直讲,成为皇子赵询的师傅之一。

同月二十八,知处州徐邦宪入见,建议宁宗直接立皇子为太子,并借建储的机会进行肆赦弭(mǐ)兵,终止北伐。同时,他还给韩侂胄进言,请求停止兵戈,引起韩侂胄的厌恶,遂指使御史徐柟(nán)弹劾罢免徐邦宪。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开禧三年(1207)正月十一,后宫钟夫人诞育双胞胎皇子,其中七皇子赵墌(zhǐ)落地不育,被追封申王,谥号“冲懿”;六皇子赵圻(qí)在二月十七夭折,被追封顺王,谥号“冲怀”。

当年五月十六,因为去年北内寿慈宫失火才徙居南内寿慈宫的孝宗皇后、太皇太后谢氏驾崩,杨皇后成为实实在在的后宫老大,性格强势的她,越发不能容忍同样强势的韩侂胄。

于是,杨皇后勾结史弥远等人,秘密发起倒韩行动,而奔走连接内宫和外廷的最佳联络员,正是在资善堂读书的皇子赵询。

十一月初二,杨皇后矫(jiǎo)诏发动政变,初三日,奉杨皇后诏命的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不顾天水朝廷不杀大臣的惯例,悍然诛杀朝廷重臣韩侂胄于玉津园。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随即在当月十五,在后宫有两位妃子有孕的情况下,杨皇后依然推动橡皮图章宁宗下诏,册立15岁的皇子荣王赵曮为皇太子,更名赵懤(chóu);二十七日,以立皇太子大赦天下。

嘉定元年(1208)春,八皇子赵垍(jì)诞生,宁宗独女祁国公主也随之降生,但这两个孩子也很快夭折,赵垍在闰四月十四夭折,被追封肃王,谥号“冲靖”;祁国公主在半岁时夭折。

或许皇子的出生,对太子赵询会造成威胁,但皇子的夭折,则使赵询的地位得到巩固,在八皇子夭折后次日,闰四月甲申十五,宁宗就下诏:自今视事令皇太子侍立。

并在十六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钱象祖兼太子少傅,参政卫泾(jīng)、雷孝友、签书枢密院事林大中,并兼太子宾客。十八日,16岁的太子赵询出居东宫。

但是,如果按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二·乙集》记载,宁宗诏太子会议侍立的时间是在四月甲寅十五,那就说明皇子的出生,对太子赵询的地位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嘉定二年(1209)八月十三,宁宗下诏举行册立皇太子典礼,八月十六,17岁的皇太子谒庙,十七日又更名赵询。

李超先生认为:赵询被诏立太子一年半后,才进行册封典礼,是宁宗不愿意立储的表现,毕竟真宗、仁宗都是在诏立后月余就进行册礼。

猴格以为,就凭连“九都统”都不知道的宁宗,这样的揣测,是不是太高看宁宗的智商了?

总之,在内有杨皇后、在外有史相公的保驾护航下,过继子赵询在储位上平平安安地坐了十三年之久,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初六,28岁的赵询薨,谥“景献”,因为他的早亡,使他最终和皇位失之交臂。

景献太子赵询:6岁进宫,13岁立皇子,15岁立太子,28岁早亡 - 天天要闻

赵询死后仅仅过了四年,嘉定十七年(1224)闰八月初三,宁宗赵扩驾崩,史弥远再次联合杨皇后在宁宗灵前矫诏换皇子,废弃宁宗属意的过继皇子赵竑(hóng),扶持沂(yí)王嗣子赵昀(yún)即皇帝位,是为宋理宗

假设一下,如果景献皇太子赵询没有早亡,在宁宗死后顺利地继承皇位,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因为,即便赵询不是什么天纵英才,但最少,他的上位,会让史弥远不敢像对待理宗赵昀那样,挟扶持之恩而号令天下。

而智商正常的赵询上位,在没有太大权力欲望的嗣母杨皇后的支持下,自然也能收回自从宁宗即位后就被后宫和权相瓜分的皇权,天水朝廷的结局自然能被改变。

但问题是,历史没有如果。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表系猴格自制。

参考资料:《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朝闻见录》、《宋会要辑稿》、虞云国《南宋行暮》、李超《景献太子与南宋开禧嘉定之际的政争》等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更新佛系,关注需谨慎。还有,欢迎批评指正,毕竟俺只是业余玩家。

作者有话说:继续懈怠中,真心不想写······下篇重点说赵询这个娃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