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朱德想去却被拦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2022年09月11日17:00:16 历史 1887

新中国成立后,在55年进行了授衔仪式,这次大会上,十大元帅无疑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他们十位都是革命的基石,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党内有着极高的地位。

不过,由于工作的缘故,他们在建国后很少有时间能像这次授衔仪式一样聚在一起。可很多人没想到,就在这次大会7年后的厦门,十大元帅中的七位居然同时出动,甚至朱老总也差点一起前往,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962年,陈毅、贺龙、徐向前、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七位元帅来到了厦门的胡里山。这一次他们前来,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收听一个特殊的广播。

原来,胡里山正是福建前线的广播站,这里正要向台湾投放中央准备好的广播。几位元帅一同前来,是想要了解广播的具体内容,看看实际的投放效果。

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朱德想去却被拦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带着大量的资产跑到了台湾,由于地缘问题,福建便成为了对台的前线。解放军布置重兵,原本打算一举过海解放台湾,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后来美国的干涉,解放台湾的事情只能被搁置。

毛主席对于台湾的政策是有明显不同的,他认为与大陆的攻略方式不同,解放台湾这类的海岛,就需要圆滑一些。这是非常现实的做法,毕竟新中国那个时候的海军与空军能力都非常有限。

因此,中央就在思考其他的策略,有一个方案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对台采取播报喊话的方式进行攻心战。利用广播,将大陆的政策与对台湾民众的期待,投放到岛内,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到。最终,这个方案得到采纳,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想实行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要想在前线找到一个适合建立广播站的位置,难度就不小,毕竟要考虑到会被敌人攻击,还要考虑到广播攻势的实际距离。经过诸多专家的研究,大家将目光投到了厦门的角屿岛,这里距离金门非常近,而且地势复杂,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选定位置后,大家便开始建设广播站,可很快就发现,该岛遍布海沙,没有任何水源,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周边气候非常不稳定,经常会遭到强风的袭击。

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朱德想去却被拦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顶着压力,克服了诸多困难,在这里建起了广播站。自此,对台的广播攻势便开始了,不得不说这招攻心术是非常高明的,随着广播的投放,岛内的国民党有些害怕了。

不少民众与士兵听到了广播,内心发生了动摇,国民党为了对付大陆的攻势,同样拿广播还击。可广播站的士兵们反复变换各种内容,还找到不少赴台国民党官兵的亲属录音。这类录音的投放,使得更多的国民党士兵产生了动摇。

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多次想要摧毁这个广播站,还曾趁着夜间发射炮弹。战士们早就有准备,做好了防护措施,敌人的诡计始终没办法得逞。广播工作的成功进行,令中央非常高兴,为了了解这项工作的实际情况,于是几位元帅都来到了这处广播站,视察前线的具体工作。

而原本朱老总想要一起去,可考虑到几位元帅前去,已经给岛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若是朱老总同去,现场的安保压力会更大。

并且消息一旦泄露,那造成的影响就会更大,因此周围的工作人员极力劝阻,朱老总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决定。来到角屿岛查看了广播站的情况后,几位元帅现场听了对台的广播,大家对于广播站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满意,对于这个方式的攻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朱德想去却被拦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此后,角屿岛的广播站一直对台湾进行着广播攻心,期间有不少台湾的军人,想尽办法从对岸跑了回来。

这项攻心战术让国民党政府无可奈何,其在岛内的统治越来越脆弱。1982年,广播站停止了播报,因为台湾当局放弃了断绝来往的想法,接受了和平会谈,两岸关系有了巨大的改善,还开放了两岸探亲交流等诸多事宜。越来越多的国民党老兵,能回来看望自己的家人,广播站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多年以来,工作人员坚守在这恶劣的岛屿上,一直为两岸关系的改善而努力着。虽然广播站已经不在了,但他们为国家所作的一切,将会永远被后人铭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有一位身影,虽不常处于聚光灯下,却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踏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闪耀轨迹,他就是贺敏学。他与毛主席之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问题,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贺敏学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蒋少龙人间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东欧遗产之旅,德国柏林墙、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纪念碑,历史不容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来到柏林墙遗址。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柏林的一条大街上,柏林墙的遗址就在这条大街。尽管柏林墙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