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2022年07月07日20:25:04 历史 1676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徐向前一生中说过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如果没有徐向前这句话,中国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

本来以徐向前为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和朱毛领导的中央红军实现大会师,这是极大的好事,大家已经在两河口会议上达成共识共同北上。如果这样的话,长征很可能提前结束,红军会避免很多无谓的损失。

但张国焘改变了主意,坚持南下四川。

张国焘认为红四方面军现在的实力远远强于中央红军,自己应该取得主导地位。

这样一来,徐向前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而且,他很早就想离开张国焘。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徐向前虽然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但和张国焘以及政委陈昌浩合作并不愉快,从鄂豫皖苏区到川陕苏区,徐向前看到了太多自己同志的牺牲,甚至他的夫人程训宣都被张国焘逮捕杀害了!

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会师以后,徐向前就很想到中央做一点事,甚至建议让刘伯承来替代自己,为此他专门找过陈昌浩谈话,但在那个环境下徐向前的想法不可能变成现实。

首先,自己是红四方面军最高军事主官,长征还没有结束,敌军还在对红军围追堵截,部队自然离不开他这个定海神针。

其次,离开红四方面军必须要考虑张国焘和陈昌浩的感受,两军刚刚会师,他就离开红四方面军,会让张陈二人感到难堪。

最后,徐向前还要考虑自己的去留不能影响两军的团结,张国焘对中央本来就有想法,徐向前一旦去了中央,会给张国焘留下把柄和口实。

所以,尽管从情感上讲徐向前很想离开红四方面军,但又不得不违心地继续和张国焘以及陈昌浩合作。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张国焘一意孤行决定南下时,中央对徐向前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劝说张国焘改变主意。

毛泽东、周恩来和张闻天等领导人认真分析了张国焘、陈昌浩和徐向前的关系,在红四方面军中,大主意当然是张国焘拿,在张国焘和陈昌浩达成一致后,再由徐向前指挥部队按既定方针执行。

但特殊情况下,如果陈昌浩和徐向前意见一致时,张国焘也基本能听从他们的建议。

毛泽东对徐向前极为欣赏,把他比喻成红四方面军壮大的“母鸡”,认为只有他能劝服张国焘,因为红四方面军的二号人物陈昌浩已经同意中央的意见准备北上了。

但没有想到,陈昌浩在关键时刻却倒向了张国焘一方,主张南下。

这样一来,徐向前就成了最为难的那个人。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1935年9月9日,令徐向前想不到的是,毛泽东亲自来找他。

其实,毛泽东此行是专程来探询他对部队行军的态度的,鉴于张国焘坚持南下,毛泽东和中央只好率第一、三军团连夜北上。临行前毛泽东专门来找徐向前,希望事情仍有转机。

毛泽东站在院子里,问徐向前:“向前同志,你的意见怎么样?”

徐向前回答道:“两军既然已经会合,就不宜再分开,四方面军如果分成两半,恐怕不好指挥。”

毛泽东听后没有说话,默默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令徐向前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后,再见到毛泽东竟然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徐向前一直想脱离张国焘和陈昌浩,但他不知道的是,他错失了一个离开张国焘的绝佳机会。

当毛泽东来找他时,他完全可以说,我支持北上,我愿意和你们一起行动(徐向前本来就是支持北上的)。

很多人都持这样的观点,徐向前错判了形势,如果他随中央一起北上,不仅会避免红四方面军的很多损失,更会使自己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但这个说法也仅仅是“如果”而已,在那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丢下部队一个人北上呢?徐向前不是一个普通战士或是基层干部,他是十万之众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他的去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如果他真那么做,徐向前就不是徐向前而是李逵了。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那么,徐向前之所以无法跟随中央北上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原因,一个是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正如徐向前向毛泽东说的,不希望把部队分成两半。

红四方面军就像毛泽东说的,是在徐向前这个“母鸡”的呵护下一点点成长为一支拥有十万战士的英雄之师的。

徐向前和军中绝大多数高级将领不一样,他没有经历过南昌起义、井冈山烽火以及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他在红军时期前半段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鄂豫皖苏区,亲眼见证了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壮大,这段经历在《徐向前回忆录》中有明确而详细的阐述。

徐向前是组织原则性很强的人,一方面是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和中央的北上决议,另一方面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张国焘的南下策略,他不仅夹在中间很难办,他还必须考虑部队的总体命运,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队伍的分裂。

所以,徐向前没有随中央北上,有他的考虑。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客观原因是,徐向前根本不可能带走红四方面军。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算徐向前想北上,他也带不动红四方面军。

没错,他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但实际上却只是四把手。

排在他前面的除了张国焘、陈昌浩之外,还有一个周纯全!周纯全名声比起徐向前肯定要略逊一筹,但他也不是等闲之辈,1955年的开国上将,更关键的是,他是红四方面军保卫工作领导人,早在1935年5月的沙窝会议上就成为政治局委员,成为党的领导人。而徐向前首次进入政治局却是1966年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比周纯全整整晚了31年!

顺便说一句,徐向前夫人程训宣就是被周纯全抓走杀害的。

所以,在领导层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徐向前指挥红四方面军作战毫无问题,但他想以一己之力带走部队就绝无可能,不说别的,张国焘和陈昌浩的威望和影响力绝不在徐向前之下。

因此,北上对徐向前来说成为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他丢下大部队一个人走。

1935年,主席在北上前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帅:两军不宜再分开 - 天天要闻

经历苦难和辉煌之后,徐向前终成共和国元帅!

徐向前长征之后,经历了西路军的失败,但在他只身回到延安之后,和张闻天不同,毛泽东第一时间热情接待他,安慰他说你回来了就好,有鸡就有蛋——再一次把他比喻成母鸡。

抗日战争中,徐向前再度和老搭档刘伯承合作,担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但因身体健康原因缺席了多年的一线战事指挥。

解放战争,赋闲已久的徐向前重新上阵,先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后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带领几万民兵为主的部队打遍山西无对手,终于解放全山西,他实际履行的是一个战略大区军事主官的职责。

解放后,徐向前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总参谋长,他虽然身体不好,不能主持工作,日常工作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担任,但中央一直坚持由他牵头工作,而聂帅也从未转正。

1955年大授衔,徐向前成为共和国元帅,排在罗荣桓之后,老上司聂荣臻之前,名列第八。

在解放军所有高级将领中,徐向前是最能打的战神之一,和彭德怀、林彪、刘伯承以及粟裕并称为解放军“五虎上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 天天要闻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暨《文运中国》启动仪式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举行。《文运中国》是继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国审美和人文特质的纪录片。《何以中国》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等网络平台播出后,创下了亿级体量的传播,在国内大屏端累计曝...
“LOL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鸟巢回眸,Uzi红温入选 - 天天要闻

“LOL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鸟巢回眸,Uzi红温入选

前言:S14赛季的比赛已经正式开始了,相信绝大多数的玩家都关注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对抗。Lpl赛区的比赛进行的是比较激烈的,从目前的整体形势来看,排名靠前的几支战队和春季赛差不太多,blg战队,tes战队和jd g战队依旧拥有统治级别的地位。就在最近,拳头官方发起了一个投票,英雄联盟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张?...
揭秘:潘安为何能成为第一美男? - 天天要闻

揭秘:潘安为何能成为第一美男?

在魏晋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男色盛行,英俊潇洒的男士们成为了时代的焦点。其中,潘安以其出众的容貌、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孝义,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明星,被誉为古今第一美男。一、潘安之貌:天生丽质,风华绝代魏晋时期,男色之美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而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 天天要闻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26日消息,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许志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许志勋(资料图)官方简历显示,许志勋曾任资阳市副市长、市政府二级巡视员,2022年7月转任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许志勋曾被降级处理。据介绍,许志勋,男,汉族,...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