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毁约(上)——楚怀王,屈原都带不动|浅谈《离骚》(三)

2022年07月05日05:31:38 历史 1134

#真知新坐标#

接前文。前面屈原讲述了自己高贵的血统,还有自己敢为天下先的志愿,接下来屈原讲述了楚王变心、自己被疏远的过程。

楚王毁约(上)——楚怀王,屈原都带不动|浅谈《离骚》(三) - 天天要闻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关于“三后”到底是谁,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思,在《离骚》中的“三后”,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普遍认为说的是大禹商汤周文王,这是出自王逸楚辞章句》;也有人认为是楚国的三位先王,比如我买的这本书里就翻译为“楚国三王”,也有人说是鬻熊熊绎楚庄王

在这里不做学术上的探讨,借此来看看楚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前文已经说过,楚国享国800余年,国君43位(含昌平君)。楚国也曾辉煌过,鬻熊自然功不可没,果断抓住发展的机会;熊绎为始封君,后来又出现了楚武王熊通,虽然他杀了侄子,但是他让楚国变成了春秋三小霸之一,并且自立为武王,标志着楚国从周朝中正式独立,自此,楚君皆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

楚庄王熊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使楚国实力不断强大,至战国时期以楚的实力最强,巅峰时期占据了天下一半的领土。

楚悼王发现了人才吴起,和白起一字之差,比白起早100多年,是战国初期非常了不起的军事家、兵家,他还是一个改革家,在他的改革之下,楚国呈现了相当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还是那句话,改革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吴起因变法得罪旧贵族,楚悼王死后惨遭杀害。当然,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颇有微词,但他对楚国的贡献不可否认。

楚王毁约(上)——楚怀王,屈原都带不动|浅谈《离骚》(三) - 天天要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楚宣王广辟土地,积聚钱财,楚威王开疆拓土,使得楚国成为天下雄国,然而再厚的家底儿也架不住楚怀王的瞎折腾,他被张仪的“秦地六百里”骗得团团转,毅然决然地与齐国断交,得知上当受骗又一气之下攻打秦国,赔了夫人又折兵,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历史上并不是每一任楚王都是明君,但是总有机会崛起,可是这次历史再也没有给楚国机会,继楚怀王之后,楚顷襄王的昏庸更是一言难尽,外有强秦,即便后面的君王想力挽狂澜,恐怕也是有心无力,最后楚国亡国。

屈原从纯粹的“三后”开始,后面又举了尧舜和桀纣的例子,再次说明了君主的德行高尚,身边才会有“众芳”,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君主德行有亏,身边都是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国家怎么能好呢?从古至今,不论是国家也好,还是做企业也罢,正面和反面教材太多太多,但可悲的是还有人不断地在重复着相同的错误。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huì)茝(chǎi)?

申椒和菌桂都是香木名,蕙、茝都是香草名。

对于这一句的翻译,我看到有两个版本,一是说申椒是果实累累的花椒,菌桂是指像竹子一样圆的桂树,由于“三后”的纯粹,所以“众芳”都会在身边云集响应,不止有申椒、菌桂,还有蕙、茝,但另一种说法就完全相反,用申椒、菌桂比喻小人,意思是,喜欢申椒、菌桂的人,哪里(赶得上)像佩带蕙茝的人?

我个人认为,重点应该在“维”字上,也是有两个版本。维——意为维系,和后面的“纫”意思差不多,那么应为第二个意思;惟——只有、唯一之意,那么就是第一种意思了。但结合前文,我觉得第一种解释似乎更契合文意,当然,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未完待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