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2022年06月29日12:48:25 历史 1367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当年,建设者们热火朝天修筑成渝铁路。(资料图)

车轮滚滚,汽笛长鸣。70年前,为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10万余名民工、3万余名军工筑路队成员参与修筑成渝铁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筑路大军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着手中的铁锤、钢钎、扁担等原始工具,仅用两年时间,建成这条505公里的铁路。当时修筑这条铁路到底有多难?

今天,一起来倾听他们和成渝铁路的故事,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讲述者:孙贻荪 90岁

一手拿枪一手拿镐 就地取材修铁路

“你们要做好准备,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克服困难,坚持把这条铁路修通。”1950年6月12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现场,邓小平在主席台的一席发言,让年仅18岁的孙贻荪记忆深刻。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孙贻荪老人讲述修筑成渝铁路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孙贻荪老人珍藏的“军工筑路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开工典礼一结束,5个军工筑路总队就奔赴成渝铁路各施工段。孙贻荪说,他是西南军区军工筑路第一总队直属二团参谋,负责协调整个铁路修建工作的进展,并参与铁路的修建,第一总队共1万余人,负责重庆到永川段的筑路任务。

“当时生活非常艰苦,大家住的用竹子搭建的临时工棚,几乎顿顿都吃南瓜和高粱米饭。”孙贻荪说,他们每天早上天刚亮就起床干活,晚上干到很晚才回来,没有鞋子就打光脚板。

建设初期,由于铁路所需的原材料十分匮乏,只能就地取材,钢轨靠自己轧制,炸药用土法自制,没有运输机械,他们肩挑手捧,进而自造小车翻板自卸;缺乏起重设备,他们就设计带链葫芦滑车,设计缆绳吊车。甚至做枕木的部分木材也是由沿线群众自发捐赠,这些木材中,不乏香樟、楠木等名贵木材,一些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锯成枕木送到工地。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修筑成渝铁路时,铺枕木。(资料图)

而孙贻荪他们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修路,还有土匪的袭击。

“有一次,我跟随通信连在重庆到江津一段架设电话线,工作完成后在泥壁沱一个老乡家吃饭时,就差点遭遇土匪的袭击。”孙贻荪说,幸好当时有老乡及时赶来提醒,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才将土匪剿灭。

就这样,尽管困难重重,成渝铁路的建设工程也没有耽误片刻。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宣布正式开通,第一声汽笛响彻巴蜀,孙贻荪心情十分激动。那一天,天还没亮他就起来,提前占了个好位子,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

讲述者:李泽渊 96岁

斗车运石 他的手和肚皮都磨起了老茧

“我们是1950年8月12日在当时的巴县县政府(现鱼洞)集合,步行一天到了永川,17日到达工地,休息了两天,就开始修路。”说起修筑成渝铁路的点滴,96岁的李泽渊老人记忆犹新。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李泽渊老人讲述当年修筑成渝铁路的故事。上游新闻记者 任君 摄

“我们二中队30多人,主要负责修筑邮亭铺(现大足)车站。”李泽渊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大家都住在附近村民家中,用谷草铺在地上睡通铺,每天早上5点起床,7点出发上工。筑路的工具就更简单了,铁锤、洋镐、钻子、钢钎、斗车……很多还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

李泽渊说,当时他用斗车运石头,要徒手捧着30多斤的石头一块一块往斗车上放,一车要放30多块,时间久了,手和肚皮上都磨起了老茧。

当时开山放炮的方法也很原始,一人掌钎一人抡锤,一锤打下去钢钎转动一下,效率极低。靠着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只用了8个月时间,硬是将30多米高的大山挖平,将铁路路基填平夯实,并顺利通过验收。

邮亭铺(现大足)车站修好后,他又转战去修筑另一个车站。“当时条件也同样艰苦,吃饭都在工地上,5个人一桌,白米饭下胡豆,管饱。”李泽渊笑着说,为了鼓舞士气,队长还教他们唱《团结就是力量》,为了早日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大家铆足劲拼命干,没有一丝怨言,又奋战了7个月,最后在3个中队中,他们率先完成了修筑任务。

因为表现优秀,李泽渊破格被当时的重庆铁路局录用,成为一名“铁路人”。1952年7月1日,得知成渝铁路开通的消息,李泽渊兴奋不已。随后,他与工友先后辗转永川、朱杨溪、大足邮亭铺、内江椑木镇多地修筑信号基础设备,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铁路信号工人。

讲述者:黄建国 65岁

父亲和工友白班夜班连着上 24小时不停工

在65岁黄建国的家中,珍藏着一枚“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这是70年前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时,黄建国的父亲黄仲铭收获的一份珍贵纪念。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黄仲铭老人获得的“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这枚纪念章见证了父亲为成渝铁路建设的辛苦付出。”黄建国说,父亲在世的时候,时常握着这枚纪念章给他讲述修建成渝铁路的往事。

那时候,黄仲铭只有17岁。成渝铁路因为建设需要在沿线招用大量工人,黄仲铭加入了建设队伍,从此和铁路结缘。

黄仲铭参与建设的路段是从小南海到内江。重庆山多,建设中开山爆破是常有的事。但是成渝铁路尽量只“开山”,不“穿山”。

黄建国的父亲曾告诉他,成渝铁路之所以沿江而建,一是可以让建设物资走水运,节约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开凿隧道,节约建设成本。

“那时候,铁路建设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充满干劲。”黄建国说,成渝铁路建设几乎是每天24小时不停工。施工现场分了白班和夜班,有时候为了赶工期,他的父亲和工友们主动要求白班夜班连着上,只为早日修好铁路。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刘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