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2022年06月22日08:03:26 历史 1820

序言

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公元1402年,朱棣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后得以击败建文帝,在南京登基,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继位后励精图治,政治上创建内阁文官制度,经济上劝勉农桑,兴修水利,疏通运河,文化上,尊崇儒术,完善科举,修建《永乐大典》。

对外关系上,五次亲征漠北,南取安南,在边疆地区建立卫所,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万国来朝

在位期间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其“远迈汉唐”。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不过小编认为,永乐盛世虽彰显国力的强盛 ,但朱棣每一个壮举背后无不依靠民力财富的支撑,尤其是永乐后期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所以永乐盛世是一个艰难的盛世,辉煌伟大却不安逸幸福。

封建时代最后的盛世余晖

目前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看,秦汉是封建帝制的早期,到隋唐则进入鼎盛,明清已进入衰落。

在早中晚三个时期共出现五大盛世,分别是西汉汉武盛世、东汉明章盛世、隋朝开皇盛世、唐朝开元盛世及明朝永乐盛世。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公元1402年,朱棣的靖难之师从北平一路南下轰轰烈烈打进南京,并在朝臣文武的拥戴下继位。1424年朱棣病逝于第五次远征漠北归途中的内蒙古榆木川。

在他统治的二十二年间,成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很多政绩事件影响了明清两朝,甚至近代西方。

虽然后世的康乾盛世要比永乐更加出名,但其历史影响力却赶不上永乐。

政治上,1402年朱棣刚刚继位,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北京;二是成立内阁制

关于内阁制的形成还要从朱元璋说起,当初朱元璋由废除丞相制度,由他本人直接领导六部,导致事无巨细都要其亲自处理,所以朱元璋非常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依然干不完。

可朱元璋是劳模,硬生生抗到驾崩,但是朱棣不一样,作为马上皇帝,每遇战事,他都要御驾亲征,所以就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他的“助手”机构——内阁制便应运而生。

朱棣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内阁则成为皇帝和官员之间的联系桥梁,虽然他们品级较低,高不过正五品,但由于这些大学士能够与朱棣进行个人接触,参与政策制定,所以逐渐决定国家事务,从此确立内阁为明朝文官政府的主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宦官的司礼监分掌票拟和批红,互相牵制制约,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政治架构。

而这也是明朝中后期皇帝荒诞贪玩却能维持帝国运转的机制原因。

迁都北京作为朱棣的第一道诏书,却是整个永乐时期耗时最长,完成最晚的事件。

诏书中将北平改为北京,从1407年起,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之一。

到1420年紫禁城建造完毕,1421年年,朱棣正式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从此以后,北京成为明清及新中国的政治中心。

经济上,朱棣十分重视农民生产生活状况,要求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的要求。

同时朱棣还修复在元代阻塞多年的大运河,使之成为一条供应北京的南粮运输路线,明朝人口和赋税粮从朱元璋时期的五千六百万及3046万石增至永乐初年的六千七百万及3130万石。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此外,手工业制瓷业在朱棣时期进入鼎盛,商业保持繁荣,造船业居世界前列。

军事上朱棣一朝是整个明朝对外战争规模最大也是最为积极的时期,主要体现在收复安南和亲征蒙古。

关于安南,朱元璋曾把该地以及占城国和柬埔寨一起纳入不征之国,但朱棣认为安南势力的扩张威胁着明朝南部边疆的安全,于是他想把安南并入明朝的版图。

1406年出兵收复安南,并于次年在河内设交趾布政司,对其进行直接统治,但朱棣的军事行动遭到安南军民的激烈反抗。

虽然他们无法与明军进行正面交战,但却利用丛林山岭展开游击战,明军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与越南游击部队周旋。

但十几年始终无法把叛乱运动镇压下去,只是空空消耗着朝廷的财力。最终在朱棣死后的1427年,明朝放弃了22年建立交趾布政司的努力,从此中国失去了最后兼并安南的机会。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同时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从1410年,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先后在1410年、1414年、1422年、1423年和1424年五次亲征蒙古。

他深入漠北腹地,甚至带头冲锋,多次击溃蒙古军队。除了在蒙古建立战略优势,朱棣还于1409年在黑龙江下游设立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

其组建的明军三大营和朵颜三卫成为整个大明乃至亚洲最强大的火器和骑兵部队。

朱棣时期的明朝也成为唐中期至清初军事上最强大、最具侵略性的时代,明朝的疆域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永乐时期国家战略的主动也体现在对外关系上,朱棣一改朱元璋时期内敛的外交政策,最出名的就是郑和下西洋。

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郑和率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及锡兰等地。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此后又于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通过郑和下西洋,朱棣将朝贡体系推向巅峰,囊括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剌、爪洼等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65个国家,大明威望远播亚非。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总之,永乐时代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把中国数千年悠久历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心。

为什么说永乐盛世是艰难的盛世

朱棣虽然一手将明朝的国力声望推向高潮,但他在位的22年,迁都北京、营建皇宫、七下西洋、五征漠北,哪一件壮举的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民力财力支撑。

频繁的徭役和赋税,给广大平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迁都北京就征调民工三十万,亲征漠北征调军队超过三十万,南征安南十五年,人力财力耗费无数。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大运河工程使用三十万人服徭役,郑和下西洋按照厚赠薄取的原则,每到一个国家就大加赏赐,巨大的开销给各地带来沉重压力。

本来经过元末农民起义和靖难之役,北方大部分地区百姓困顿,商贾不通,满目疮痍,朱棣曾说:

“今北方之民,如人重病初起,善调理之,庶几可安。不然,病将愈重。朕所以夙夜拳拳也。”

不过只是靖难中“供给特劳”的北平及永平、保定一带得到政策照顾,广大山东、河南地区不仅未分享红利,还连续爆发几场大的灾害。

1406年山东济南发生蝗旱灾害,饥民疫病流行,青州府一次上报的户绝田地便多达七十一万三千八百四十亩。

同时这两地又是徭役最重的地方,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中原很多地区已是流民遍地,据永乐十七年记载:

“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以至于永乐时代大大小小的起义不下十余次,其中最著名的是山东的唐赛儿起义唐赛儿不过是一女流之辈,但却振臂一呼,聚众数千人。

在1420年举行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很短时间内义军就发展到两万之众,遍布山东青州、即墨等近十个州县。

虽然在朱棣调集大军围剿下,起义不到一个月就失败,但发生在明朝兴盛阶段,政治影响很大。

明朝永乐盛世——国力“远迈汉唐”,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 - 天天要闻

对于朱棣来说,他一手缔造的永乐盛世竟然出现王朝末年才会出现的农民起义,不得不说十分打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作了一些让步,免去山东各地农民的赋税徭役。

小结

永乐盛世区别于以往盛世的不同在于不仅焕发帝国内部的生机,还要巩固以自己为轴心的国际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朱棣比朱元璋对以后明代历史进程具有更大的影响,而这样的盛世只有在一个被建立帝国的理想所推动的领袖领导下才能够维持。

朱棣固然雄才大略,但仍出现唐赛儿等起义事件,不得不说这是对大明王朝莫大的讽刺,但即便如此,朱棣以后的皇帝还没有他那对帝国的认知和英明,大明也逐渐走向下坡。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2024年浙江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有这4家…… - 天天要闻

2024年浙江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有这4家……

今天,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浙江省主会场活动在绍兴市上虞区启动。现场公布全国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优秀”名单,浙江10家博物馆榜上有名;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杭州市上城区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绍兴市上虞博物馆均获得“2024年浙江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 绍兴被誉为“没有...
有着“黄埔军校”美誉的4所大学,行业翘楚,就业好,高中生可了解 - 天天要闻

有着“黄埔军校”美誉的4所大学,行业翘楚,就业好,高中生可了解

高考志愿报考,万千考生喜欢报考211/985高校,其实,国内有一些大学的专业极具特色,有着“黄埔军校”的美誉,更值得高中生报考。01税务高校吉林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税务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曾经是全国税务系统、财务管理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现在依然是吉林与国家税务局共建高校,也有着税务系统的“黄埔...
太子“硬刚”老爸朱棣:“父皇,您再任性,儿臣可就要造反了!” - 天天要闻

太子“硬刚”老爸朱棣:“父皇,您再任性,儿臣可就要造反了!”

公元1414年(永乐十三年),朱棣远征回来,身边人向他报告:“陛下,太子有可能要图谋不轨!”这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纪刚则向朱棣报告了另一条消息,皇次子、汉王朱高煦想造反。朱棣听后,坐不住了。永乐帝朱棣一共有四个儿子,四儿子夭折,其他三个儿子都是皇后徐氏所生的。
《我的阿勒泰》同样语言不通,为何张凤侠可以活的风生水起 - 天天要闻

《我的阿勒泰》同样语言不通,为何张凤侠可以活的风生水起

《我的阿勒泰》开播了,根据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改编,在剧中,张凤侠是李文秀的母亲,是个汉族女子,当初因为她的一腔热血,跟李文秀的爸爸好上了,随后就有了李文秀。李文秀的爸爸后来去世,一直都是她抚养李文秀长大,除了要照顾孩子以外,她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一家的收入全部靠她支撑。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 天天要闻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杨四郎是杨老令公的第四个儿子,在人们的心目中,杨四郎是个卖国贼,因为他投敌做了萧太后的女婿,和铁骨铮铮的杨家将性格不符,所以我也一直不喜欢杨四郎,认为他不仅和杨大郎杨二郎杨三郎相比,就是和杨五郎杨六郎这样的兄弟也无法相比。
为何古代没人敢伪造圣旨?你看圣旨的第一个字是啥,怎么造? - 天天要闻

为何古代没人敢伪造圣旨?你看圣旨的第一个字是啥,怎么造?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太监宣读圣旨的画面,只要太监一说“圣旨到”,在场的所有人就都得跪下,然后太监继续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读完就“钦此”了。整个过程看上去既权威又庄严,就如同真的面见了皇帝一样,而接受圣旨的人也必须无条件服从圣旨里的内容,否则就是背叛皇帝,违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