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2021年10月04日17:57:11 历史 1405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提到戚继光,只要稍微熟悉历史的,或者高中好好上过历史课的人,都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

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在明朝那是赫赫有名,让当时嚣张的倭寇闻风丧胆。在那个年代,戚继光这个名字,一度是倭寇们最可怕的噩梦。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戚继光的父亲也是明代朝廷的武将,但他为人正直,不搞灰色收入,只靠朝廷发的工资过日子。而在明代,这种高风亮节的唯一结果就是清贫。因为明朝时候,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一般,但戚继光的父亲是个非常有志向的人,他教导儿子要为官清廉,建功立业。

上学期间,戚继光衣着朴素,与许多富家纨绔子弟在一个班上。一开始,这些富家孩子还瞧不起他。

但10岁那年,突然有一天,教书先生宣布一个消息,告诉所有同学,以后大家和戚继光玩耍的时候,要千万小心,不要有危险动作,因为戚同学已经是四品将军了

这是开玩笑吗?10岁就是四品将军? 对,事实就是如此。戚继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50多岁了,到了戚继光10岁的时候,他父亲觉得自己干不动了,就办理了退休手续。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他的将军职位将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但当时还是名义上继承,实质性的继承得等18岁成人之后。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虽然是武将世家,但戚继光的父亲很重视儿子的文化教育。戚继光后来还在家跟随私塾老师学习。

1544年,戚继光18岁去北京继承父亲的职位。

一开始,他是在登州就任,当时,登州是山东沿海重镇,光驻军就有数千人,加上兼管的军屯民政,加起来大概有上万人,而且这帮人长期不打仗,都混成了兵油子,腐败现象非常严重。

在这种情况,戚继光决心备考武举考试。这点看,戚继光非常有志向。

当时,虽然已经是四品武官,为何还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这倒不是他吃饱了没事干,而是在在明代,科举考试非常重要,管你是皇亲国戚,高干子弟,如果不是进士出身,总会被人当做伪劣产品。

10年后,戚继光参加武举乡试,一举中第,成为武举人。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第二年,戚继光得到上级赏识,被派到边界工作。

最初3年,他只是干干巡哨之类的普通活,根本没有机会指挥军队。

但他并没有闲着,业余他随身带着一本《孙子兵法》,还随时在上面做批注。28岁时候,他接任了宁绍台参将的职务,此时的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此后,戚继光开始了带领队伍抗击倭寇的职业生涯。戚继光的军事才能逐步显现出来。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他大胆启用英勇的义乌人参军,而弃用原来不思进取的绍兴士兵。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次战役,他都能做到我方牺牲人数最小,而杀敌数量最大化。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举几个例子:横屿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但仅仅牺牲10人。

牛田之战,击溃数千名倭寇,戚家军无一人牺牲。

平海卫之战,斩首2600多颗敌人脑袋,但戚家军仅仅牺牲16人。

戚继光如此勇猛,令倭寇闻风丧胆,但他却惧怕一个人到极点, 而且还是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是他的老婆王氏,这个老婆后来也没能为戚继光生个儿子。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女人生不出儿子,在婆家的地位肯定会大打折扣,备受冷落。封建社会,母凭子贵就是这个道理。

戚继光为何这么怕老婆呢?且听细细道来。

戚继光18岁的时候,与王氏完婚。

这个王氏可不是村里的小芳那种村姑,她的父亲职位最高的时候做过总兵,是明军的高级将领。将门出虎女,王氏自幼习武,善用刀剑,脾气倔强。发起脾气来,如果动武,戚继光都不是她的对手,戚继光经常被打得到处跑。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无论是家世,还是打架,戚继光都不如老婆,所以两人有矛盾时,大多是戚继光让步。

看来,女孩子不能只是学点钢琴、芭蕾这些东西,而应该学点跆拳道、剑术之类,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在婚姻中被暴力。

虽然,王氏耍起刀剑来,巾帼不让须眉,但她也有柔情的一面。

结婚初期,戚将军家里不富裕,有次买条鱼改善伙食,王氏做好了端上桌,戚将军一看,只有鱼头和鱼尾。

戚继光估计老婆自己把鱼身吃掉了,也没作声,但到了晚餐的时候,王氏又把剩下来的鱼肉端了上来。

王氏如此贤惠,但有一个遗憾,虽然戚继光18岁就结婚了,但直到35岁还没有儿子。王氏也不是没有生育,而是好不容易怀孕生了下来,孩子又幼年夭折。眼看妻子年龄大了,还没个儿子,戚继光心里其实是非常着急的,但他不敢向老婆提出纳妾。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那个年代,其实纳妾是非常常见的。于是戚继光偷偷地在外面娶了3个小妾,让他延续香火。一下子弄3个小妾,估计是为了提高生儿子的几率。戚继光不仅精通兵法胜算的谋略,在生儿子方面,也是很有谋略的。因为如果只有一个小妾,很可能又生下一个女儿,或者几年不生育。

但始终是包不住火的。三个小妾还算争气,几年下来,都有了几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戚继光不敢把孩子带到家里,但有时会带到军营玩。所以,王氏自然是知道了。

王氏知道了气急败坏,她不像别的女人,一哭二上吊,也不找组织。她随手抄起一把尖刀,奔着戚继光就去了。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戚继光同志十分机灵,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太了解自己老婆的身手和脾气了。他采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了。

王氏扑了空,但还是不肯罢休,每天在家里蹲守,还扬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剁了你誓不罢休。

戚继光同志只能在住在军营,但一直住在军营也不是办法,再说,在外面生了儿子,始终也是让他认祖归宗的。于是,戚继光同志决定大胆地面对现实。他一咬牙,在外面的便装下面穿着一件护甲,然后回家了。

他知道不能硬碰硬,论刀剑,自己比不过老婆。在老婆还没来得及动手之前,他扑通一声跪下,然后嚎啕大哭,说自己也是不得已为之,不生儿子,无法向祖宗交代,而且家族是世袭将军,自己老了,得有儿子来继承,还声泪俱下的回忆往昔夫妻的恩爱,曾经同甘共苦。从这点看,戚继光也是很有智慧的。

表面彪悍的王氏到底也是个女人,心软了,随即丢下尖刀,与丈夫抱头痛哭。算是默认了戚将军纳妾的事实。

在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时期,王氏还曾带着城内仅剩的妇孺保卫孤城,与敌军对峙,让敌军不敢贸然开火,直到援军到来。

如果王氏只是一个会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来讨男人欢心的女子,那么当时情况下,孤城肯定是被敌军占领了。

当时,戚继光带着士兵出城打仗,狡诈的倭寇到达新河城下,城内仅仅剩下普通百姓和妇孺,毫无反抗之力。

关键时刻,王氏挺身而出,召集仅有的上百名亲兵,稳定人心。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同时,她还去了军械库。军械库是存放兵器的地方,要想抵挡倭寇,只有拿出里面的武器装备,才能坚持到援军到来。

但军械库的看守非常遵守规矩,说这里只要戚继光的命令才能打开门。

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微信,不能让戚继光直接打电话给看守。关键时刻,王氏大喝一声:“你算是什么东西,快开库门!等戚将军回来,让他直管来找我!”

看守一下子被震住了,立刻打开库门,并将武器分发到百姓的手中。

王氏也穿上了自己家传的盔甲,登上城头,指挥作战。

王氏在这个时候,又显示了她的智慧一面。

当时士兵只有100来号人,百姓也只能充当门面,真正要打起仗来,这些百姓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她觉得只能智取。

当时倭寇非常凶猛,跑步来到新河城下的时候,满以为可以轻松进城掠夺。

没想一看,城头上竟然插满了旗帜,杀气腾腾,武装装备的士兵站得整整齐齐,时不时还发出弓箭和火枪。

其实,这些拿着武器的“士兵”有的是老头、有的是老太太、有的是家庭主妇,反正都被戚夫人拉着上了城头。吓唬人还是有效的。

倭寇们被这阵势吓住了,不敢轻举妄动,就这么回去也不甘心,于是他们在城外扎营,准备多等几天。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第二天,戚继光的援军就到了,戚家军发动了猛攻,戚夫人此时也勇猛无比,带着亲军从城内杀出。内外夹击下,倭寇很快损失惨重,上百人被击毙,剩下的分头逃走。

在这次新河战斗中,倭寇死伤280多人,但戚家军仅仅阵亡3人。足见戚家军当时是多么勇猛。而戚夫人也是大胆的,亲自与敌军面对面。古往今来,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如此?

戚继光怕老婆,不仅是家里的仆人知道,部下都知道。据说当时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纳妾的事情被王氏知道了,戚继光不敢回家,只能住在军营。部下觉得纳妾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认为他们的顶头上司、堂堂大将军,太窝囊。纷纷煽动他:你老婆如此嚣张,还敢欺负你,我们大家穿好盔甲,备齐刀剑。在营里等着,你把她叫进来,短刀砍死,也就一了百了了。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于是,预定的日子到了,手下全副武装,埋伏在营内,戚继光则派人去请自己的老婆进营。

老婆大人如约而来,她进入营房,看着周围手持刀剑的士兵,毫不畏惧,还大声喝问戚继光:“找我来有什么事?”

面对强势的老婆,戚继光回答:“我刚刚整队完毕,特请夫人前来阅兵!”

当然,上面只是故事,真实性可能性比较小。因为王氏的父亲可是明朝总兵,高级将领,就算戚继光想除掉自己的老婆,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召集这么多人来干。这要让自己的岳父那边知道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戚继光怕老婆却千真万确的,不是一般的怕,而是怕到极点。


【结语】

在那个年代,戚继光的老婆王氏虽然没有生下儿子,却依然能震住戚继光,依然守住自己的地位,还让戚继光惧怕自己几分,不敢任意妄为。总结下,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世底子强。王氏的父亲是总兵,是明朝高级将领,这家世是高过戚将军家世的。

有娘家人撑腰,自然底气足。

二、王氏自幼习武,善用刀剑,她不是等闲之辈。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一般也就学学诗词、做作女红,她却跟着父亲学习刀剑武功,不是普通女子。而且学武功耍刀剑,其实是很累的。但她热爱并坚持了下来,还成了高手,连戚继光都不是对手,所以,让将军丈夫也是无比的佩服。

三、王氏不仅会刀剑,还有谋略。

仅仅会舞刀弄剑,粗人也会,但如果还饱读诗书,又有谋略,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四、王氏也有柔情的一面,内心还是很关心丈夫的。

家世好、会刀剑、懂谋略有智慧,这些是让戚继光服她的硬件条件。

而要让一个男人对自己深情,则是内心的柔情,以及同甘共苦、共进退的胸怀。



戚继光英勇无比,却惧怕老婆到极点,他老婆没生儿子,咋还这么牛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 天天要闻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区陆续通过开展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与党旗合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
茂名市军休干部前往汕头缅怀和祭奠革命先烈 - 天天要闻

茂名市军休干部前往汕头缅怀和祭奠革命先烈

“英雄们,家乡的亲人来了。”6月28日,茂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军休干部前往汕头七二八烈士纪念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在庄严肃穆的陵园中,全体人员肃立默哀鞠躬、献花、奠酒,瞻仰烈士纪念碑,寄托对烈士的无尽哀思,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仰。军休干部
【一周场面】闵博展出东汉刘焉鎏金铜缕玉衣;上海南站7月1日起更新改造 - 天天要闻

【一周场面】闵博展出东汉刘焉鎏金铜缕玉衣;上海南站7月1日起更新改造

2024年6月25日至8月25日,闵行区博物馆联手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观众带来《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展出的文物以汉代中山国王室墓葬出土文物为主,来自河北博物院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128件(套)精美文物悉数与观众们见面。  本报记者 李茂君 摄2024年6月24日,铁路上海南站公告部分列车停...
陕西四市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 天天要闻

陕西四市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6月2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决定:免去李西宁西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市物流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职务。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决定:免去姚开慧西安市人民政府督查专员职务。西安市公安局:市人民政府决定:...
身临“左联五烈士”最后时光,龙华烈士纪念馆迎来戏剧党课 - 天天要闻

身临“左联五烈士”最后时光,龙华烈士纪念馆迎来戏剧党课

今天,龙华烈士纪念馆里迎来一场特别的党课——以话剧《前哨》为蓝本改编的沉浸式戏剧《狱中的哨声》带领观众回到1931年的上海,身临“左联五烈士”牺牲前最后被关押的牢房,倾听他们的声音。通过这样独特的艺术形式,观众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走近历史。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 天天要闻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6月27日晚,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政论专题片《第二个答案》。专题片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7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86人、厅局级干部3533人、县处级干部2.8万人。“这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党、国家、军队内部的严重隐患正在消除,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专题片说。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