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在陕西宁陕县东江口镇的一个河口滩,一群黝黑老农顶着烈日挥舞着锄头向黄土刨去,嘴里哼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歌声激昂,旋律轻快,这群忙了半晌的农民却没有一丝烦躁,反而越干越来劲。
“包说咧(别说呀),这土可真松,今天可碰上了个好活”,干活的老农炫耀的说到
“擦这儿(在这里)盖屋,这地基不得稳当。”在旁的老农妇随意应付了一句。
原来,他们在给别人挖地基,由于土壤松弛,干活也不费太多力气。老农们也好奇这块地好像是才翻过一样,土壤松松垮垮,一点也不结实。喜悦和疑虑悬在他们的心头,也促使他们继续挖下去。
“唉哟,老汉啊,这是里咋还有骨头呢。”老农妇在慌乱中扔掉了锄头,老汉听闻,立马凑了过来, “这是人骨头呀!”顿时语惊四座,旁边的人都围了上来。
很快,“挖地基挖出人骨头”这一惊悚新闻在小镇传了开来,人们议论纷纷,什么谋杀抛尸、什么老祖祖宅的猜疑都随之而来。地基的主人也不敢怠慢,立马把这一情况向县里反应。县里也派人前来查看,却都是无功而返。因为这堆白骨在这里已经埋放许久,又无墓碑、牌坊,调查根本无法着手。
最后,在众人提议下,就暂且把这堆白骨安置在某棵树下。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地基白骨”事件也被人们逐渐忘记,小镇里的人也只当是某些苦命的人,被人抛尸野外,冤死他乡罢了。
一、中央特派小组来调查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1984年,一个中央特派的调查小组的突然来访,打破了小镇原有的宁静。调查小组对小镇进行了地毯式地询问与访谈,其中,在交流中的信息也在人群广泛传播起来。例如:“三名革命英雄的遗骸”、 “其中有一位还是毛主席的侄子”、 “中央苦苦寻找多年”等,这些字眼无一不震撼着小镇人的神经。小镇人飞速地运转着脑袋,恍惚间想起8年前那段“地基白骨”的往事。
紧接着,调查小组在村民积极的配合下,经过大量的考证和研究,最后确定,那堆白骨就是中央苦苦寻找多年的烈士遗骸,至此,一段尘封了38年的惊天秘密也就此解开。
二、一段被埋葬的英雄往事
时间回到1946年,中华儿女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成功击退了日本帝国主义,神州大地本该历经洗礼,迎来新生。但与此同时,又不得不面临着两种政治制度,两种阶级代表的命运选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提出和平建国,团结民主的新思路。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则坚持政党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企图消灭异己,独裁专政。更是欺骗百姓,假意求和。实则私底集结力量,部署内战。
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国共两党的关系最终还是走向破裂。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贸然撕毁的停战协议,率先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全面内战彻底爆发。
国民党此举可谓是背离民心,辜负了盼望和平许久的中国老百姓。此外,更让人不耻的是,两军已然交战,却又以和平谈判骗中共入“套”。邀请共产党在中原军区的代表前往西安谈判。
中国共产党本着民族大义,希望相互信任可以化解意识隔阂、用诚意消除怀疑,便欣然接受谈判请求。当年,即使明知这可能是国民党的阴谋,时任中原军区副司令王震同志,还是毅然派出张文津、吴祖贻两人前去谈判。
那么,为什么王震司令会选择这两人呢?
其实,张文津是王震令的得力助手,在其身旁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战役,年纪轻轻更是当上了上校参谋。既有经验,也有谋略。吴祖贻是部队里有名的知识分子,是那个年代罕见的大学生,极善交涉谈判。派出的两人可以说是咱们党内的精英,由此可见,对于这次谈判,我党可是下足了功夫,也体现了足够的诚意。
在临行前,王震司令特意找了他们两人交代了谈判细节和注意事项。并介绍了新的成员——毛楚雄同志,与他们二人同行去西安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
王震同志语重心长地对谈判领队张文津说道:“这一去可能是凶多吉少,你要多加小心,组织派你们去谈判就是不希望这最后的一点共识都破裂。”
张文津坚定的说道:“无论如何,我都会竭尽全力,哪怕把命搭上去。”
王震司令拍了拍张文津的胸口,捋直他的衣领,“好样的,活着回来!”然后转向其余二人说道:“你们也是,给我活着回来。”
说罢,三人便不过多逗留,向外走去。王震司令目送他们,深深地看了最后一眼。
张文津同行四人从根据地出发,在路过宁陕县东江口镇时,被胡宗南手下李清润发现并扣押,李清润得知他们一行人是共产党的,傲慢狂妄之态尽显,更是对毛楚雄出言不逊。
“你伯伯不是毛泽东吗?怎么还轮到你上前线了?”李清润不屑的说道。
毛楚雄先是冷哼一声,然后说道:“中国共产党不是怕死之辈!革命面前无亲疏!”句句铿锵有力。
李清润一愣,竟想不出半句反驳的话。转而对其问曰:“你们有什么目的?”
“共商和平大业,是你们胡宗南参谋长请我们来的。”毛楚雄缓缓说到。
旁边的手下听到后,上去就是给毛楚雄一脚,“还胡座请来的,你怎么不说是蒋委员长请的?”,一脸的嘲笑与玩味。
但是,李清润看其表情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还是特意联系了一下团部,还真就如毛楚雄所言,并且上面已经派人在魁星阁等待这四位。
“唉哟,是胡参谋长请的啊。唉哟,是贵党的代表们啊,刚才多有得罪。小的现在就去通知胡参谋长。”一脸惶恐地面对毛楚雄三人,并赶紧示意手下松绑。
国民党一帮人面面相觑,尤其刚刚动手的手下,顿时脸都青了一半。
吴祖贻见此情形,缓缓说到:“国共两党还是要以和为贵,不能再起争锋和摩擦了。”
李清源连忙点头,一脸的谄媚地说道:“吴少官说得对,小的有眼无珠,我现在就派人送各位过去。”
三、一场别有用心的骗局
魁星阁是东江口镇有名的阁楼,以前当地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在此祈祷高中。现在科举制度早已废除,可一些重要的大事都会在这里商谈,而今天更是如此,此举牵扯到国共两党谈判的大事情。
国民党特派指导员早已坐在饭桌上等候,“你们可终于来了,我可等了都不耐烦了。”特务眯着眼看着张文津四人。
“看来贵党也心向和平的,只有两党携手,天下太平,百姓才能安居……”张文津激动的说道,然而,还未等其说完,国民党特派指导员就挥手示意手下人将四人抓住。
“我呢,刚刚收到胡参谋长的指令,叫我给你们秘密处决掉。”他轻蔑地看着张文津等人。
“国民党这是要将战争进行到底啊,你们对得起老百姓对你们的信任吗?你看看每天有多少同胞战死在沙场,这是中国人打中国人啊!” 吴祖贻狠狠地盯着国民党众人,愤怒地吼道。
“这是欺骗,是孬种干的事。”张文津也随之应了一句。
国民党特派指导员一脸嫌弃与鄙夷地看着这三人,“说大话谁不会说,我们蒋委员长可从没把你们这群土八路当回事,别自以为是。”接着,指向李清源说道:“随便找个地把他们给我活埋了。”
天色昏暗,北风凛冽,风声如崩了弦的二胡,在空中扭曲的嘶吼。
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人被重重摔在土坑上。
李清源看到忿忿不平的毛楚雄,一脸戏谑地问道:“怎么,毛泽东的侄子还怕死?”
“我们共产党人不怕死,但我恨我不是死在与敌人搏杀中,而是死在你们这群小人的算计中。” 毛楚雄怒目切齿地看向李清源。
四、三十八年寻忠骨,只为英雄美名传
最后,张文津、吴祖贻和毛楚雄三位烈士英勇就义。被埋葬在东江口镇的河口滩,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讲的老农地基。后来,国家相关部门确认了地基里的白骨就是烈士遗骨,并于1986年,在武汉,隆重地举办了张文津烈士骨灰安放仪式,随后将骨灰安置于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
1988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更是亲笔为烈士碑题字,同时,烈士的事迹也不断被媒体争相报道,张文津、吴祖贻和毛楚雄的美名在神州大地广泛传播,英雄得以正名。真可谓是三十八年寻忠骨,只为英雄美名传。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前辈人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血与泪的教训,我们更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时光。最后,向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位烈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望烈士精神永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