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渔歌
翻开遵义煤矿子校的历史,你就寻找到了厂矿企业一个时代记忆的符号。你就可以管窥田沟监狱四十年发展的新貌,你就可以寻找到干工子弟成长的足迹,你就会看见那三尺讲台仍旧金光闪耀。
翻开遵义煤矿子校的成长史,你就会知道,始建于1951年的“贵州省遵义地区专属公安处劳动改造大队煤矿厂”就是田沟监狱的前身。这里从事煤炭生产,因而才有别名叫遵义煤矿。这里远离城市,身处大山沟,罪犯劳动场所最远的离市区三十余公里。这里的干工子女上学极不方便,即使能到周边乡镇学校上学,也要受不少限制。
你就会知道,为了以解决干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上级领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依据国家政策,顺应职工子女教育需要和学制的发展,1965年9月,幼儿园、小学在遵义煤矿诞生了,1970年9月,孕育了五年的初中部分娩了,1972年9月高中部又接踵而至,1976年8月在离总校二十余公里的三号井分校又呱呱坠地。至此,遵义煤矿子校这个大家庭已是人丁兴旺,蒸蒸日上,近七百子弟等你播撒希望。
四十年来,你见证了遵义煤矿子校培养了学生近2千人,为国家输送大中专、中技学生400余人。你还见证了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少部分选择了社会单位,更多的是选择了监狱单位,为监狱事业贡献力量。你曾经的弟子经过自身努力和组织的培养,多数成为了监管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成了监狱管理的领头羊。
翻开遵义煤矿子校四十年的历史,作为曾经在教师岗位上奋斗的你,眼望一茬茬在子校打基础,在单位成长起来的栋梁,他们是领导,是同事,是朋友,心里有不少的欣慰,也感觉到那三尺讲台的馨香绵长。为了遵义煤矿子校的三尺讲台,你那前后60余同行在此付出心血,贡献力量。
翻开你踏上三尺讲台的历史,那一年还未满18岁的你就当上了孩子王,对未来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梦想。那一年,你从学校毕业,怀揣着希望,兴奋地走上了课堂,面对微薄的工资,繁重的工作和沉重的压力,你没有彷徨。那一年,你站上了三尺讲台,拿起了教鞭,用赤诚的心灵,无私的付出,守望着孩子的明天,点燃孩子的希望之光,把爱的种子播撒在贫瘠孩子的心房。
为了这三尺讲台,你守望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毕其自己的一生。在每一个清晨,你守候在讲台,静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在每一个黄昏,你静立在校门,目送孩子们远去的身影。无数个夜晚,华灯初上,你为第二天的工作而熬到深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一个年级段结束又回到初始,周而复始,你没有厌烦,没有怠慢,心里只想,为了学生的成长,这份职业我喜欢,只希望我的学生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