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2021年09月18日23:57:02 历史 1908


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九十周年,很多人在用各种方式提醒国人不应忘记“国耻之日”。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日本敢于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数量远远比不上东北军啊!

此事,需要探讨,值得探讨。


1、日本发动“九一八”的背景



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 天天要闻

吉田松阴

日本发动九一八,那就是早与晚的问题,这就像,一个野狗惦记着村东头的一块肉,虽然有风险,但迟早都会按捺不住去下口。

从遥远的明治维新前起,日本人中的翘楚吉田松阴就说出了日本的大战略: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袭印度。

这样的言语,早就让很多日本所谓的俊才佩服不已,并以此为终生目标。

因此,有了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日本人的第一步,他们获得了朝鲜、台湾的控制权,要不是“三国干涉还辽”,那时,东北就已经陷落了。

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在东北获得了大量的权益,日本关东军开始入驻东北,日本在东北开始了布局:增加在东北的侨民,促进东北的经济贸易。

日本在东北经营多年,但在东北王张作霖的影响下,日本并未能完全掌控东北,这让日本人如鲠在喉,很不舒服。

于是,“应该完全占领东北”的观点,在日本军政两界广泛传播。

1927年3月,日本发生金融危机,大量银行倒闭,经济萎靡不振。

每当国内有问题的时候,将民众的注意力转向外面,是政客们的常用手段。

3月20日,田中义一受命组阁。此人参加过著名的“甲午战争”,是个绝对的鹰派人物。田中一上台,“侵华”的积极政策随之各种出台。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田中开会提出了侵占东北三省,并发表了著名的“田中奏折”: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 天天要闻

田中义一

对于田中的计划,有一堆支持者,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一说:“日本在满州投入了太多,牺牲10万生灵,耗去20亿国币,收了满蒙才是正解!”

一说:“如果不控制住满蒙,日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还有说:“支那和满洲是两个国家,把满洲人民从支那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吧!”

更有言论称:“日本在满洲的权益是从大清那里获得的,和现在的支那国无关!”

接下来,田中准备加快脚步。

第一步,逼着张作霖签订修建铁路事宜。

这是为了日本下一步做准备的,五条铁路修好,日本在东北就可以来去如风,而且对苏联也会造成大影响。可是,张作霖“手黑”,不愿意签订不利的协议,能拖则拖,能滑则滑。

基于此,日本人就要启动第二套方案了,把张作霖收拾了。

看似,这是关东军自己的主意,甚至是河本大作的个人行为,实际上,这是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田中心知肚明。

1928年6月4日,日本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


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 天天要闻

张作霖

当时,河本大作等人制作了假象,试图嫁祸给南方的国民党军队。

只是掩盖手段太拙劣,日本在野党一调查就发现了“关东军的欲盖弥彰”,于是,日本民众都知道那是自家人所为了。

1928年底,张学良易帜,表示跟了蒋介石。而日本天皇等人认为“轰炸张作霖”还是太过鲁莽,把东北军推到了蒋介石那里。

因为刺杀张作霖的事情,主事者河本大作被降职处分。1929年的7月,田中内阁倒台,田中首相上任仅一年零三个月。

接下来,日本关东军继续研究:如何拿下东北三省。


2、“九一八”爆发,东三省被日本人轻易取得



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 天天要闻

石原莞尔

1930年,关东军的一个高级参谋石原莞尔,和一些军中骨干,在东北进行了旅游,从南满到北满,看了个遍。

他们没有其它目的,就是要了解更多情况,如果在夺取东北过程中,和东北军、苏联开战了,如何应付?

旅游完,石原莞尔等人写了一个报告《对占领区统治的研究》。

在报告中,石原莞尔把夺取东北分为了三步:

第一步,利用半年至一年,进行作战,掌握最大的赢面。

第二步,占领全东北,将东北三省的财政收入的50%拿来支持关东军。这是要以战养战。

第三步,开始建设东北,除了收取本地的财政收入,引进日本的商人,增加日本的移民,大力开发矿业,增加制造业,让东北成为日本重要的大陆支撑点。

到这一步,谁如果还要说日本是临时发起的九一八,那就该拉出去枪毙了。人家预谋已久,步骤很详细。

要开战,第一步就是制造舆论,让国际上觉得日本是正义的。

1931年夏天,第一个能操作的事情出现了,就是著名的“万宝山事件”。

这个事件发生在长春东北30公里的长春县,一个汉奸经理违规操作,挑起了当地中国农民和前来承包土地的188名朝鲜人的矛盾。

本来好好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日本的武装警察参乎其中,推波助澜,导致事态扩大,死了一些人。

日本人马上开始在平壤、汉城、仁川等地发动舆论攻势,妖魔化中国人,于是,朝鲜半岛出现严重的“排华反华”,结果导致119名华侨被杀,395人负伤,82人失踪。

日本马上发起国际舆论攻势,对外宣称:满洲的中国政府,欺负老百姓,排除异己,屠杀朝鲜人,做得实在太差。

紧接着,日本人的间谍中村在东北活动时,被抓获,最后被处死。日本人得知这事后,再一次放大了此事。

两件事大肆宣扬,增加影响力,为日本关东军“替天行道”做准备。

彼时,石原莞尔直接对军官们说道:到了向东北出兵的良机了!

随着两件事的发酵,日本人占据了舆论高点,开始准备作战计划了。

本来,石原莞尔等人计划9月28日袭击东北军的北大营,但是,日本国内和军内,还是有两种意见,反对方担心搞不好影响日本国运,害怕苏联出手。

就算苏联不出手,东北军硬抗,也不是那么轻易就拿下来的。看起来,考虑是有道理的,只是高看了东北军的坚持。

担心有变,石原莞尔在关东军司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计划提前到了9月18日。

在九月十八日晚上,在柳条湖铁路,发生了爆炸,铁轨被炸坏,还损坏了两根枕木。看来,炸药放得不多啊,远远比不上炸张作霖那次。

日本人自己炸了自己的铁路,然后找了三个中国人,给其穿上中国士兵的服装,杀死在了爆炸铁路那里。意思是,爆炸是中国人指使干的。

这理由太过奇葩,谁干坏事还穿明显的衣服?

接着,一个电报到了日本关东军参谋那里:“北大营三四个连炸了铁路,然后逃了回去,关东军追击到了北大营,并占领了一角,请给予支持!”

这还有啥说的?开始支援,准备开战。

万万没想到,此时,北大营的军士们乱哄哄一片,但不是去打仗,而是来回传递消息:“上面命令,不准轻举妄动,不准还击,原地待命!”

到底是谁发的不抵抗的命令?


3、到底是谁下的不抵抗的命令?



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 天天要闻

不抵抗的命令一个接着一个,北大营的士兵们完全懵逼了,这是等着日本人打吗?可怜的东北军人,完全处于一个“坐以待毙”的状态。

在一线的七旅参谋长赵镇藩打电话请示东北军参谋长荣臻,请求开战。

荣臻坚持主张: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

不得已,七旅只能东撤了。

9月19日凌晨5:30,日本人占领了北大营,投入兵力仅仅500人,死亡2人,伤22人。而东北军伤亡340多人,大多是在手无寸铁的状态下死去。

19日白天,日军轻松占领沈阳、东大营,收了兵工厂,控制了机场....。据统计,仅仅在沈阳,不算其它,损失飞机就高达262架,各种大炮2600余门,战车26辆,机关枪3000左右,步枪10万左右。

日本没怎么费劲就把沈阳占了。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再没有比这更窝囊的了。

最窝囊的是,后来,在上级安排下,东北军放弃了东北,集体入了关,大好的东北彻底给了日本人。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问题是,到底是谁下的不抵抗命令?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

1946年,抗战结束,张学良曾经的机要秘书发表演说:9月18日夜,张学良询问十多次蒋介石,最后得到了唯一的结果,不抵抗。而这些电文还存在着,容不得抵赖。

这是为张学良开脱。当时的张学良还在软禁中,因此,也无法回应。

很多年后,在张学良获得自由后,对媒体说道:

我当时认为日本人是纯纯的军事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的命令,我希望和平解决此事。

事实说明,我误判了形势。到现在,很多人说是中央政府当时下的命令,其实不是。我不能把责任推到中央政府头上。

下属说是蒋介石下的不抵抗命令,而张学良说是自己下的命令。到底谁的话可信?

综合对比各种史料来看,9月18日确实是张学良下了“不抵抗”的命令,但是,张学良早就被蒋介石洗了一次又一次脑。

1931年7月,万宝山事件后,蒋介石来电:“.....官民须协力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以待机会。”

这话意思很明显,不要和日本人对抗,玩不过人家。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电告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这两次的电告,让张学良肯定了对日的策略和态度,那就是不抵抗。

在1931年9月6日,张学良密电给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

“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力求稳健。对于日本人,无论如何,我方务当万分隐忍,不可与之反抗,以免酿事端.....”

到了9月11日,蒋介石和张学良在石家庄会面:

“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联主持正义,和平解决。”片刻后,蒋介石再次说道:“我这次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严令东北全军,凡遭日军进攻,一律不抵抗!”

蒋介石三番五次地告诉张学良不要抵抗,一遍遍地分析形势,进行中日对比,如此,张学良只有一个观点:如果遇到日本人的挑衅,不抵抗,等国联主持正义!

于是,在9月19日凌晨一点,张学良下了命令:避免冲突,不抵抗,勿使事态扩大,以免兵连祸结,波及全国。

那么蒋介石有没有在9月18日下达不抵抗命令呢?

没有,蒋介石当时在去江西的“永绥号”军舰上,消息第一时间传来时,正是凌晨,正在睡觉,没给任何指示。

9月19日下午,蒋介石飞回了南京并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大意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太张扬,引起民众情绪。

蒋介石和张学良采取了不抵抗,把希望放在了国际联盟那里,可惜,国联让人很失望,一是并不完全为中国说话,二是国联根本拿日本没办法。

到那一步了,日本人怎么会听国联的?

东北地方一块块丢了,但蒋介石和张学良仍然主张不抵抗,并且在后期让近20万大军入了关。

日本人本来想要用半年到一年时间解决东北问题,没想到几天就解决了,这让日本完全膨胀了,中国人太弱了,因此,也就有了6年后的全面侵华。

张学良在后期后悔不迭,东北军也对日本人充满了仇恨,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这是对九一八事变的救赎,也是对中国民众的一个负责任态度。


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 天天要闻

九一八已经过去了90年了,相关的大人物们都是黄土一抔,已然归去,但留在中国历史中的那一页“耻辱”,将永远存在,并提醒中国人:勿忘国耻!勿忘国耻!过度让步和不抵抗绝不能换来和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