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2021年09月15日23:31:05 历史 1206
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馆藏有一本“1936年芗潮剧社领导人柯联魁烈士的英文笔记本”,长16.5厘米,宽10厘米,英文字迹清晰,书写端正优美,为国家二级文物

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

成立剧社,文艺救国

芗潮剧社成立于1934年4月,是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一个公开的革命群众业余文艺团体,由一批年轻的共产党员柯联魁、胡大机等具体组织和领导。芗潮剧社成立之初,就在《商音日报》出版“芗潮周刊”,提出《社语》宣言:“……我们觉得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目前,戏剧是组织教育大众的最直接的工具,一切文化工作者和剧运者应该更加紧地运用这一工具来完成救亡的任务”,为漳州话剧运动指明了方向。

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

芗潮剧社的徽章

身兼三职,佳作不断

柯联魁,早年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三高中,1929年秋进入上海戏剧学校学习,对话剧的表演、导演以及化装、舞台美术都很有钻研。党委派他领导芗潮剧社工作。他发挥自己的专长,既是编剧,也是导演,又是演员。还经常为社员上理论课、技术课,团结教育社员,以进步的、革命的话剧为武器,唤起民众振作精神,掀起抗敌救亡运动。

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

柯联魁先后导演过田汉的《战友》、法国剧本《油漆未干》、俄国果戈里的《巡按使》等十几个剧目;创作了《女人》《小英雄》《仁丹》《抓汉奸》《艺术家的爱》等剧本。

1937年1月,柯联魁、黄浪舟合编合导的芗潮剧社首创户外剧《仁丹》在漳州中山公园上演,刻画一个深受日本奴化的日籍台湾浪人猖獗的形象。剧情生动,演员表演逼真,当看到汉奸搞破坏活动时,部分情绪激动的观众甚至冲了上去要揪打演员,一个断臂的残疾军人还拔出手枪要打,演员在军警的掩护下才得以脱身。

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

漳州芗潮剧社1937年2月赴厦门公演时合影

舍生取义,精神不死

1937年后,芗潮剧社开始走上街头,走出漳州,深入到农村演出,他们用编演方言街头剧、编唱救亡弹词皮影戏等通俗易懂的形式,使闽南广大群众融入到抗日救亡的高昂氛围中,引领了闽南话剧运动的潮流。从此话剧这一文明新戏渐渐为漳州及闽南民众所接受。

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

柯联魁使用的漳州各界抗敌后援会出入证

(国家三级文物)

1938年,厦门失守沦陷。漳州毗邻厦门,成为抗战前线。芗潮社员上街演讲、教唱抗日歌,开展募捐、慰劳抗日将士、参加防空救护,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也引起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的仇恨。

1938年6月5号夜,柯联魁刚从南靖回到漳州住所,突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包围,他面无惧色地抗议说:“我是一个爱国青年,从来没有做过坏事,干的是抗日救国,难道这也犯法了吗?”敌人理屈词穷,对他下了毒手。牺牲时,柯联魁年仅二十八岁。接着,国民党反动派下令解散芗潮剧社,这支光荣战斗了四年半的话剧队伍,被迫停止活动。

他以舞台作战场,话剧当武器,是闽南话剧运动的先驱 |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78) - 天天要闻

芗潮剧社领导人柯联魁烈士的学习笔记本

(国家二级文物)

尽管国民党反动派对抗日进步力量进行疯狂的屠杀和镇压,但革命的烈火却越烧越旺。芗潮剧社社员彭冲、陈虹、骆平等二十多人先后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剧社被迫解散后,许多剧社成员辗转到龙岩、长汀工作,在那里参加“西蒙剧团”、“铁流”球队,继续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联合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共同推出百集历史印象志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

它们,寂静无声

却记录着忠诚和信仰

它们,沧桑斑驳

却烙刻着初心与使命

倾听红色文物故事

重温先烈奋斗足迹

文物无言 历史有声

1 END

1

监制 :赵林 阮怡

顾问: 钟健英

编辑 :孙世庆

播音 :李昂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 天天要闻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第一次弭兵会盟之后,晋楚双方不再进行直接军事对垒,不搞大决战。春秋中后期,战争烈度显著增加,一场决战,参战贵族死亡或者重伤的概率升高,诸侯及大夫们并不愿意频繁地置身于具有丧命风险的博弈之中。死亡本身还不是最糟糕的,核心人物的故去,导致本国政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 天天要闻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时间线太长,古代钱币种类太多了,一篇文章讲解不完的,今天先详细解说清代铜币,从顺治帝开始,包括版别,以及价格参照清代古钱币分为各局造,有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等还有铜钱后面带字,价格从普通价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 天天要闻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从民国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语录的筷筒,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大户人家的红金化妆盒、堪比豪车的三枪自行车标、精确到0.01克的戥子称,每一件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见证着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烟火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