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老照片,拍摄地点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一处双方交换战俘的场所。画面上是一位失去了双腿的志愿军战俘,拄着拐杖,怀着一种忐忑而又兴奋的心情,走向祖国的怀抱。由于年代已久,我们已不知道这名画面中的英雄是谁了。但是,他让我们想起来了,在70多年前。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也参与了朝鲜战争。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当中许多英勇斗争的事迹没能很好宣扬;他们在斗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没能得到应得的荣誉和尊重;有些经过顽强斗争返回祖国的英勇战士,归国后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他们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特殊群体,他们就是归国的志愿军战俘。
翻看历史的资料,绝大部分志愿军战俘都是在弹尽粮绝、或者受伤的情况下被俘的。不幸被俘的志愿军官兵身陷囹圄时,他们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继续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当年,美帝国主义拉不下脸承认自己在战场上的失败,它竟然违背自己签署的《日内瓦战俘公约》,提出了所谓的“自由遣返”方案遣返战俘。用各种惨无人道的手段从精神上肉体上折磨直至残杀手无寸铁的要回归中国大陆的战俘。
在敌人残酷的甄别下,两万多名的志愿军俘虏,最终回国的却只有六千多人,剩下的大部分被遣返到了台湾,一部分惨死在异国。
面对凶残的敌人,战俘营中的共产党员成立了“共产主义团结会”、“回国同志战斗总部”等战斗组织,带领广大被俘战友,为争取返回祖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52年10月1日,他们为了欢庆建国三周年,志愿军战俘们用自己的鲜血染制了十面五星红旗,傲然升起在战俘营的上空。恼羞成怒的敌人竟然出动坦克碾压、使用轻重机枪、手榴弹、毒瓦斯和火焰喷射器对手无寸铁的志愿军战俘们进行疯狂的屠杀。50多名勇士前仆后继地用胸膛筑成一道道铁墙,护卫着国旗的庄严,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实现了他们“以死报国,死而无怨!”的誓言!
他们的赤胆忠心,永昭日月!
他们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当然,在战俘营里,既涌现出许多铁骨铮铮的真英雄,真汉子,也出现过一些贪生怕死的胆小鬼;还有一小撮如李大安等丧尽天良的叛徒。那些叛徒有的已受到应得的惩罚,有的逃到了台湾。也许他们当中有些人至今仍苟延残喘,但无论他们逃到哪里,他们都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中华民族子孙万代所唾骂。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我们党及时纠正了这一历史的谬误,为所有归国的志愿军战俘平了反,落实了归俘的政策,安置了工作,并帮助他们治愈身体上精神上的创伤,使他们可以放心地安度自己的晚年。
让我们向这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特殊群体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