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恩来总理去万隆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计划在香港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飞机“克什米尔公主号”前往雅加达,4月11日,飞机按计划起飞后,在北婆罗洲西北地区坠入大海,机上11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3名机组人员侥幸存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
这次空难事件不是偶然,是一场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谋杀事件,意图谋害中国高级官员之一的周恩来总理。幸好当时周总理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又收到时任缅甸总理吴努的邀请参加一个非正式的小型会晤,参会人员还有缅甸总理吴努、印度总理尼赫鲁和埃及总统纳赛尔,所以周总理临时秘密改变行程,先从昆明去缅甸首都仰光参加会晤,再由仰光直接赴万隆参加会议。部分跟随总理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及新华社记者依旧按照计划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航班,结果发生了悲剧,令世人震怒!
亚非会议触及美国利益,把矛头对准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不断掠夺和侵犯,许多亚洲和非洲的国家沦为殖民地国家,严重的威胁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人民生活失去保障。在这种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领导人认为不能再坐以待毙,需要有所行动,殖民地国家开始主张国家独立,促使国家解放事业蓬勃发展。亚非各国必须携手共进,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和平,反对侵略,反对外国在本国领土建立军事基地,实现维护政治经济独立,保护国家领土安全,发展民族经济等目标。基于此目标,1955年4月18日,一场由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五国发起的,阿富汗、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等29个国家参与的亚非首次会议在万隆举行。
对于第三世界而言,亚非会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亚非会议触及了美国的利益,为了阻止这次会议的召开,美国编造谣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的领导权”,把矛头对准了新中国,以此来制造人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恐慌,挑拨中国和亚非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国政府对亚非会议始终持积极支持态度,并派周恩来总理率领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外贸部长叶季壮、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黄镇等代表参加亚非会议。国民党当局正是利用了本次会议,采取严密的计划和残暴的手段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来刺杀周恩来总理。
4月9日,在中国代表团即将乘坐航班出发参加万隆会议的前夕,已改变行程计划身在昆明的周总理接到我党情报员的秘密汇报:美国和国民党特务计划在香港对我方实行破坏行动,但是具体细节尚不清楚。周总理迅速致电外交部并下达指令,务必将此消息转告给港英当局,让他们采取必要措施,务必要保护中国代表团的安全。并将此情况告知即将乘坐本次飞机的新华社记者和代表团工作人员,请他们提高警惕,采取应对方案。新华社香港分社潘德生代表中国代表团与印度国际航空公司人员进行谈判,要求印度方务必采取措施,保护飞机和人员安全。印度方表示:按计划“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香港加完油便可起飞,仅停留一小时左右,印度航空公司会亲自指派专门的机械师对飞机进行检查,同时对飞机的燃油、食品也进行检查,行李交由专人押运,避免外部人员靠近飞机。4月10日,中方同英国驻华代办处参赞艾惕思进行了紧急会面,时任外交部副司长张越代表中方参加,并向英方通报了有关情况,共同商议保护措施,破坏敌人的计划。
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落地香港后,香港警方派了辆警车在飞机后面监视,重点观察行李检查处和飞机入口处,却忽视了机场的地勤人员!在没有发现异常之后,“克什米尔公主号”按照原定计划在4月11日中午12时15分,在香港启德机场起飞,预计7小时候到达雅加达。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竟是诀别!北京时间17点30分左右,距离雅加达仅一个小时的时间,飞机失事。
4月19日,中国赴万隆会议的代表团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明确写出:国民党总统府已经下令国民党驻雅加达支部暗杀周恩来总理,国民党在印尼逃亡的中下级军官在红溪组成了28人的敢死队。美国驻印尼大使馆为每个敢死队成员配备一支无声枪支,并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信的署名为“觉醒了的国民党暗杀队员”。代表团依据当前的安全形势,立刻对周恩来总理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印尼政府为周恩来总理专门配备一名陆军上尉作为安全副官,并配备5名警察贴身时刻保护周总理的安全。万隆地区也增派大量警力防范,周恩来总理外出时,不仅有摩托车开路,还有宪兵吉普车随从。
为了保护周总理的安全,原定中国代表团于5月5日乘船返回香港的计划被打乱,在5月1日由专机秘密将周总理及代表团成员和记者送至云南。据说在周总理原本计划乘坐的船上,发现大量的枪支弹药。
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英联合调查
1955年4月11日晚上,中国政府收到新加坡路透社的紧急电讯,电讯内容让人非常震怒和难过: “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香港飞往雅加达途中,在北婆罗洲西北的海面失事,机身坠入海中。机上共有11名乘客,其中有中国政府的3名工作人员和5名记者,还有3名外籍工作人员,该机还有8位机组人员,全部下落不明,恐怕已经全部遇难。
此事件曝光后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中国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做出反应,印度尼西亚政府与英国驻新加坡皇家空军部队积极展开搜救活动,在出事海域搜寻“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和机上人员。4月12日,“克什米尔公主号”残骸被发现在新加坡东北500公里处,同时又陆续在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群岛的斯达瑙附近发现3具遗骸,其中两名是机组人员,另一名已无法辨认。
1955年5月9日,中国政府在国务院会议厅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此次空难事件下一步的方针和策略,周恩来总理主持了此次会议。周总理在会议上部署了下一步的策略,务必拉动英国与我方合作,早日破案,让美国和国民党特务在世界人民面前声名狼藉。由于英国政府一方面顾忌与美国的关系,一方面有顾忌中英的合作,为了拉动英国合作,中国政府采取拉压结合的方式。周恩来总理通过驻华代办杜维廉向英国首相艾登转达中方意愿:中国政府希望英国政府能够指示香港当局同中方密切合作,早日侦破使"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事件。中方将为香港当局提供资料,助力香港当局破案。同时提出以下要求:香港当局需要把相关资料严加保密,对材料中提到的相关涉案人员要严加监视,防止其逃跑,在严格审讯涉嫌的主要人物时,应该有中方人员在场。如英国故意不破案,则可视情况同英国进行斗争。英国首相艾登表达了全力同中国政府合作的意愿。中英将针对本次事件联合调查。
1955年5月25日,“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调查有了新进展,飞机失事委员会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调查结果,飞机因外部装置导致爆炸,飞机右翼全部炸毁,而炸毁飞机的定时炸弹需要12小时之内爆炸,确认爆炸物为飞机在香港停放时安置的。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当时中共的飞机也不能落地香港,中国代表团需要经由广州到香港,国民党在广州的情报单位得知这一事情,计划设计了本次暗害行动。中国的航班不能直接飞往印尼,中国代表团决定包机飞往雅加达。经过和印度航空公司的商谈,最终确定飞机为“克什米尔公主号”,该飞机先按照正常航班飞向香港,下午再由中国包机,所以该飞机落地香港后会停留一段时间,给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可乘之机。
中国情报部门一直在秘密侦查此案,收集相关情报,情报显示:此次暗杀是国民党香港情报局策划,使用的炸弹是一种美国制造的小型定时燃放炸弹,香港启德机场检修飞机的地勤人员周驹负责在飞机上放置炸弹。周总理亲自将这份详细、完整、具体的情报定名为《向港英当局提供的第一份情报》。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的熊向晖负责将情报交给香港警方,根据这份情报,香港当局决定立即缉捕嫌疑犯。
就在这时却收到令人愤怒的消息,周驹失踪了。原来在5月18日,案发后的第36天,周驹偷偷躲进一个航班的行李舱中,偷渡到台湾。中方得知此消息后,要求港英当局引渡周驹回香港受审,而港英当局以台湾和香港没有引渡条约而拒绝。港英当局以仅周驹一人有罪结案,其他主要案犯则全部驱逐到台湾,使此案最终没有将凶手绳之以法,遗憾至今。
幸存者回忆
在此次事件中,有3位机组人员幸运的活了下来,其中一位是印度航空公司的维修工程师卡尼克,他在1958年撰写了回忆录《克什米尔公主号》,详细的介绍了飞机失事时的情况。
卡尼可在回忆录里写道:
飞机在香港停稳后,香港航空公司的工人们就对飞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当时机组其他人员去餐厅吃饭,但是当机组人员下飞机后,卡尼可发现少了两件行李,便去餐厅通知其他人员寻找,中途离开大约十分钟左右。飞机按计划起飞,当飞机正在穿越北婆罗洲沙捞越古晋海域,飞行高度大约5000米时,飞机失事了。轰隆一声,传出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机舱右翼发动机吊舱后面起火,大火完全失控。杰克机长非常冷静,一方面命令机组人员前去灭火,一方面向地面发出飞机失事的信号。由于附近没有可以降落的地方,机长决定水上迫降,但是大火已经烧到了主油箱,尽管机长和副机长全力的操控着飞机,飞机仍向断线的风筝一样落进了海里。在生死关头,机长命令机组人员打开所有紧急出口和座舱的门,机上所有人员都穿着救生衣,一旦逃出机舱内,就有生还的可能。
卡尼克回忆了在飞机上的最后时刻,飞机距离水面特别近,只有几尺高了,走到机舱门口都已经来不及了。机舱内的乘客全都正襟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以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死亡,面对客舱内的熊熊烈火,每个人的脸上没有一丝惧色。在飞机掉入到水里之后,卡尼克游了出来,看见着火的机翼坠落的海面上一片火海。他拼命地向附近的岛屿游去,与另外两位幸运的人员一起,在水中待了7个小时左右,被当地居民救下,最终被英国护卫舰带走。这才向世人还原了飞机坠毁时的经过,如果没有生还者,这个瞬间可能永远都不会被人知道了。
真相大白于天下
1955年9月2日,英国政府驻华代办欧念儒向中国政府提交了《关于克什米尔公主号破坏案警察调查综合报告》,报告中详细的介绍了关于本次暗杀的始末。
当得知周恩来总理从香港赴万隆会议的计划时,国民党特务就计划在香港实施本次行动,“军统”头子戴笠的得意门生赵斌丞奉毛人凤之命负责整个方案策划。但是谁去安置炸弹呢?香港机场内部安全措施很到位,只能找机场内部的工作人员,这个人还要胆大心细,容易收买。一名化名为“吴义清”的高级特工负责寻找合适的人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一名叫“周驹”的机场地勤人员进入吴义清的视线。据了解,周驹是一名单身汉,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还有一个嗜赌如命的父亲。
吴义清开始接触周驹,了解周驹的性格、习惯等,等到时机成熟,便邀请周驹作为特工参加此次任务。周驹最开始拒绝了吴义清,后来吴义清开出了诱人条件,事成之后周驹不仅可以得到60万元港币的丰厚奖励,国民党还会安排他定居台湾,保护他的生命安全,周驹没有抵住诱惑,答应了吴义清。之后周驹开始接受国民党特工的训练,学习如何安置炸弹,了解飞机的内部结构,确定炸弹安置的位置。为了防止消息泄露,他们将周驹安置在一个小旅店内,时刻有特工监视,直至飞机失事前夕才将他放出。
4月11日,按照原定计划,国民党特务将伪装成牙膏的炸弹交给周驹,周驹借打扫的名义将炸弹带进了飞机内部,趁着机组人员没人注意的时候,快速安在隐秘的角落,整个过程仅仅两分钟。香港警察署在调查此案件时,曾两次传唤过周驹,但是周驹按照国民党特务的交代,咬死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知道,最终使其逍遥法外,潜逃在台湾。
直到2002年,曾担任台湾“保密局侦防组组长”的谷正文,在接受香港《凤凰周刊》的专访时,再次揭露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刺杀的始末,承认了此事件是蒋介石的“保密局”所为。赵斌丞与化名为“吴义清”的陈鸿举和谷正文,均参与了此次事件的策划和实施。当时周驹潜逃到台湾,台湾保安司令部以为周驹是香港偷渡者将其扣留,正是谷正文将他从台湾机场带回并安置在台湾。1993年,周驹在台湾去世。
时至今日,当面策划参与“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人员虽然已经全部离世,没有将他们逮捕成为一大遗憾。在此次空难事件中,中国政府的3名工作人员石志昂、李肇基、钟步云,5名记者沈建图、黄作梅、杜宏、李平、郝凤格为国家牺牲,烈士们的公墓建在北京八宝山上,墓碑正面镌刻着周总理亲自题写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几个字,墓碑背面是牺牲人员的姓名及简介。石碑上的碑文详细的记载了烈士们牺牲的过程,最后一句是:“为和平、独立和自由事业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他们的名字如同他们为之牺牲的事业一样,将永远被祖国和人民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