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余秀豪的办公室里,他正在准备密谋一件“大事”。
突然,伴随着门外一股寒冷的空气,一个身材高挑、穿着貂皮大衣,头上带着帽子和围巾的靓丽女人,来到了余秀豪的办公室。只见她有着一张精致的混血脸庞和令人瞩目的高挑鼻子,最吸引人注意的是,还是她的那一双好似蔚蓝大海、要把人吸进去的蓝色眼眸。
但谁曾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光彩耀人的大美女,竟是曾成功刺杀一名日军大佐,而声名大噪的军统超级女杀手孙格龄。
余秀豪抬头盯着孙格龄,不禁也感叹道:“确实美”。
短暂地沉浸在孙格龄的美貌之后,他立即告知她,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她完成。该任务主要是要她利用美色去接近抗联名将,并帮助特务诱杀他,成功刺杀之后,她会收到相应的报酬奖励。
经验老道的孙格龄笑着点了点头,痛快地接受了这项刺杀任务。
那么,这位超级女杀手要诱杀的抗联名将究竟是谁?她最终是否完成了刺杀计划?最后她的结局如何?
女特务(图非孙格龄)
实际上,孙格龄要诱杀的这名抗联名将是李兆麟,故事还得从1910年说起。
李兆麟的革命道路
1910年11月2日,李兆麟出生于辽宁省辽阳烟台区一个生活富裕的家庭,自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的他,深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定决心要走革命的道路,从事抗日活动。
1929年,李兆麟参加了革命活动,并于1931年7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之后,李兆麟在时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胡乔木的派遣之下,从北平返回到辽阳,开展抗日斗争。后来,他又先后担任了中共北满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以及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务。
在当时全面抗战的时期之下,东北地区的日军其实占有着十分大的优势,而东北的抗日联军势力则较为薄弱。在日伪军的连续围攻和追逐之下,东北的抗日联军抵挡不住攻势,不得不被迫作战,并不断地遭受挫折失败。
东北的抗日联军
与此同时,日伪军的持续攻击,导致东方抗日联军的作战人员不断减少,再加上当时供给困难,得到供给保障的东北抗日联军,所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险。
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中共满洲省委为了保存现有东北抗日联军的军队力量,也为今后还能持续进行东北地区的抗日活动,立即下令东北各个抗联的主力部队,跨越边境进入苏联进行整训。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1940年11月,李兆麟接受命令,立即率领部队紧急转入苏联境内,当时他所带领的部队,主要集中在海参崴和双城子一带进行整训学习。
李兆麟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在苏联成立了教导旅,其中周保中担任任旅长,李兆麟任副旅长。而教导旅在苏联境内,一方面继续进行整训,另一方面又暗地派出各个作战小分队返回东北地区,进行小规模的游击作战。
这样做有利于打击敌人的同时,还可以继续宣传、教育群众,不使东北地区彻底沦落为日军的地盘,为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极大的贡献。
1945年5月7日,法西斯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消息对于在苏联整训的抗联教导旅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于是,李兆麟立即与周保中商议,准备率领部队同苏军一道趁势反攻仍在东北驻守的日军。
可苏军却认为教导旅的作战能力还不够强,于是没有选择教导旅一同向东北进攻日军,而只是抽调了一小部分人员,跟随苏军指挥机关进行突击作战,李兆麟自然也是其中被选中的一名人员。
8月份,李兆麟亲自率领了几百余名抗联干部,跟随苏军进入东北各个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一系列工作。他们先期就进占将近60个战略要点,并开展了建党、建军、建政的工作,这也为之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挥了先遣队作用。
苏军占领哈尔滨
之后为了抢占主动权,李兆麟立即在哈尔滨市成立了抗日联军驻哈尔滨办事处,同时他还担任办事处的主任。期间,李兆麟十分积极地宣传中共和平、民主、团结的基本方针,并一直主张扩大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此番行为也受到了中共中央的极大信任与重用。
后来按照中央下达的指示,李兆麟又相继联系了一批地下党员,成立了中共松江地委,李兆麟担任书记。同年10月,滨江省政府正式成立了,李兆麟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出任副省长,兼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到了1945年11月底,中共军队应苏联占领当局的要求,决定主动撤出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转而由国民党政府正式接手哈尔滨,国民党政府任命关吉玉为松江省省长,杨绰庵为哈尔滨市市长,余秀豪为警察局长。
李兆麟被国民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46年1月,李兆麟被正式任命为北满分局委员。
虽然他被迫辞去了副省长的职务,但却仍留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并且以公开的中共党员代表身份,积极组织各个进步团体,继续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因为李兆麟在哈尔滨市工作的期间,一直都是兢兢业业,责任心很强,所有他给当地百姓留下很好的印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国民党虽然接手了哈尔滨,但是所他们任命的官员在声望上,却远远比不上李兆麟。
针对该情况,国民党立即命令戴笠建立了关于国民党的军统特务组织,并且要在东北的整个地区进行严密部署,这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滨江本组”,这个小组是由戴笠本人亲自领导的直属军统局。
戴笠
“滨江本组”所负责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在东北地区有关中共以及人民武装力量的重大情报,并且还负责组织特务人员进行暗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以及收罗汉奸土匪的任务等等。
后来,戴笠委派张渤生担任了“滨江本组”首任组长,张渤生负责筹建关于东北地区的特务网工作。
但李兆麟在哈尔滨强有力的活动,他逐渐戳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以及卖国、故意挑动内战的真实面目,这一行为无疑对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反动统治,构成了极大威胁。所以,李兆麟很快就被“滨江本组”当作攻击的主要对象,还被特务小组给列在了暗杀名单的首位。
李兆麟一家三口
1945年10月,国民党特务开始筹备暗杀李兆麟的刺杀活动。
此后,特务曾有两次探悉到李兆麟将要外出参加宴会的消息,他们原准备趁此时机,用投毒或者绑架的方式对李兆麟下黑手,但最后都因为宴会中途取消,而未能成功。
12月8日,张渤生再次从特务处收到李兆麟即将外出活动的情报,他当即决定亲自率领阎钟章等人,在中苏友协右侧的水道街进行埋伏,伺机而动刺杀李兆麟。
谁知,他安排的特务,竟把误把体态相貌与李兆麟相似的共产党员、哈尔滨日报社总务部长李钧给枪杀了,众人惊慌之下赶紧趁乱逃跑了。
这张渤生仍然不死心,又相继实行了多次暗杀计划,但无疑都是以失败告终了,当时的一众特务们还都拿这件事情在互相推诿。无奈之下,张渤生立即返回重庆,并向戴笠汇报刺杀李兆麟的工作、以及屡屡失败的结果,还将窃得的大量中共和苏军的情报上交给了戴笠,这才不至于被重罚。
1945年12月,戴笠看张渤生已经没法再用了,于是派遣了自己的另一位亲信——余秀豪前往哈尔滨,继续刺杀李兆麟的任务。
当时,余秀豪是以市公安局长的身份,接替张渤生主持哈尔滨和整个东北的军统特务活动。与张渤生相比,余秀豪干特务暗杀活动的经验更为丰富,而且也更加的训练有素,可谓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人物。
安排超级女杀手刺杀李兆麟
从1946年初,余秀豪就开始正式接替张渤生,主持谋害李兆麟的刺杀活动,也就是在这个时间,被称为军统超级女杀手的孙格龄引起了余秀豪的注意。
孙格龄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容貌出色自身条件十分优越,在全国抗战时就加入了军统局,并受到戴笠的百般重用。因为她自小就在哈尔滨长大,所以对于这块土地她足够熟悉了解,经过军统严苛的训练后,她便被军统局给留在了哈尔滨担任特务的工作。
哈尔滨老照片
后来,军统得到一个情报,该情报内容大意为:李兆麟手下的一个警卫连长,因为保护李兆麟而不幸牺牲。只留下他的俄罗斯妻子和一个混血女儿,名字叫柳芭。
巧的是,孙格龄与柳芭的外貌条件十分相符,两人都是混血儿,且容貌靓丽。于是,军统局特意安排孙格龄,担任国民党松江省省长杨绰庵的秘书。
李兆麟时常与杨绰庵一起商讨工作,而两人之间的联系,大多数都是由孙格龄负责的。为了找机会接近李兆麟,获得他的好感,孙格龄不仅表示自己倾向共产党,经常当着李兆麟的面讲一些钦佩共产党的赞扬话语,而且还时常讥讽一些国民党人员的腐朽作风。
在一次酒会上,孙格龄趁机向李兆麟吐露出了实情,说自己叫柳芭,是李兆麟曾经一个警卫连长的女儿。因为孙格龄与柳芭容貌相似,再加上当时两人已经相处一段时间,因此李兆麟便信以为真,还想将她也发展成为中共党员。
军统滨江站得知后,示意孙格龄趁机来刺杀李兆麟,这个计划也得到了戴笠的同意。之后,就由余秀豪进行了计划安排,这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余秀豪表示,孙格龄先邀请李兆麟独自一人去一个军统人员预先设伏的地方,假借与之叙旧,但实则在茶水里边下毒,待李兆麟失去反抗能力之后,最后由军统特务人员将其杀害。
这样周密计划之后,他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女特务(影视剧形象)
在1946年3月8日妇女节这一天,哈尔滨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而李兆麟和孙格龄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举办完活动之后,孙格龄趁机邀请了李兆麟,希望能够与他单独坐下来聊一下天,但李兆麟因有事就回绝了,并主动约好可以第二天晚上再聚。
孙格龄听后大喜,立即将李兆麟第二日要赴约的消息报告给了余秀豪,余秀豪也立刻着手安排特务在水道街9号附近武装警戒、伺机而动。
1946年3月9日当天下午的1点左右,李兆麟在参加完市委会之后,就安排司机将他带到中苏友协赴孙格龄的约会。可谁知汽车行至半路的《哈尔滨日报》社附近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故障,无奈之下,李兆麟先让警卫员李桂林留下,一同帮助司机修车,而他自己则先步行回到中苏友协的办公室。
简单收拾了一下后,李兆麟对秘书交代:“我到水道街9号去—趟,一会儿就回来,等李桂林回来时,你们一道去接我。”
下午四点时,李兆麟在街上叫了一辆马车,独自来到了水道街9号。当时冬季的哈尔滨,空气都是冷飕飕的,此时街上更是没有多少行人路过,李兆麟下车后就径直走进了水道街9号,敲了一下门。
不一会儿,孙格龄便将门打开,邀请李兆麟进屋坐。
女特务(图非孙格龄)
李兆麟进入屋里之后,孙格龄示意李兆麟先坐下休息,然后转身为他倒了一杯茶。原本这杯茶里已经放了毒药,可孙格龄为了保险起见,又在茶里放了点安眠药。
而李兆麟在经历了来时的路途奔波,多少有点口渴,也没有太多的防范意识,就直接将茶杯接过来喝下去了。直至全部饮下茶后,才发觉有异,他接连问孙格龄:“水咋这么咸?头咋这么晕?”
还没说完,他就直接晕倒了,孙格龄立即对周围的特务喊道:“毒倒了,毒倒了!”
埋伏在暗处的特务一听便赶紧窜入内室,其中一名特务当即用匕首向李兆麟胸部连刺7刀,李兆麟惨遭杀害之后,他们赶忙将他身上的手枪子弹都搜走,又用军大衣盖住头部,将遗体拖至里屋床下给藏了起来,并快速将地上的血迹给清理掉。
戎马一生的抗联名将李兆麟,就这样被军统特务给残忍地杀害了,当时他牺牲时才只有36岁,正值壮年。
李兆麟
另一边,司机将李兆麟的汽车修好之后,带着警卫员李桂林与秘书前往水道街9号去接李兆麟,可等了好久却始终都没有等到,几人又找了半天,却还是不见李兆麟的踪影。几人折腾到夜间,才感到了事情严重,便赶紧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市委和苏军司令部。
当时苏军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立即派遣士兵包围了水道街9号,并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但仍然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后来,余秀豪为了维持表面的功夫,也派遣哈尔滨市警察局的侦缉队前去查看,但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在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干部马亮在警察局里担任督查的工作,1946年3月10日,马亮知道李兆麟的事件有猫腻,于是他亲自率领侦缉队员,再次搜查了水道街9号住户。
这一次,搜查人员在2楼发现了一个不像人住的空屋子,马亮觉得十分可疑,他从门旁的窗子翻了进去查看。不多久,他就在床下发现了用大衣盖着一具尸体,而这个尸体经辨认之后就是李兆麟。
马亮随即对这个案发现场进行了一番仔细地查看,结果就在屋子旁边的煤堆中,发现了刺杀的凶器以及还留有氢化物的茶碗碎片等等。马亮立即判断这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所做的。
李兆麟被害的消息也终于为外界所知晓,由于李兆麟的影响力大,所以各地有许多的进步团体以及人民群众都纷纷自发的举行集会,并强烈呼吁国民党当局一定要严惩凶手。
3月24日,哈尔滨市民为李兆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安葬仪式。
李兆麟
女杀手孙格龄逃亡台湾惨被抛弃
而国民党军统自然不会真的去抓凶手,因为这本身就是他们所犯下的案,但在广大群众和驻哈苏军的重重压力之下,市警察局长余秀豪不得不假意答应一定组织力量,力求捉拿凶手进行破案。
而在余秀豪的指挥之下,他们一方面假意指挥侦缉人员抓捕杀害李兆麟的凶手,另一方面则是尽力地拖延时间,只为掩护真正的凶手特务潜逃。
余秀豪装模作样地将孙格龄传唤到警察局进行审问后,偷偷给了她一些资金,这足以让她在哈尔滨市隐匿一段时间。到了1946年7月,孙格龄偷偷逃往了敌占区。
而其余参与刺杀案件的特务,也在余秀豪的指示下停止了活动,分别潜匿了起来。这些凶犯逃到敌占区后,均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破格提拔、重用,继续进行反动活动。
解放战争期间,搜捕杀害李兆麟的凶犯工作一直没有放松。东北民主联军正式进驻哈尔滨市后,中共党组织立即下令展开肃清土匪、特务和反动分子的工作,这次清剿中,就逮捕了杀害李兆麟的凶手马建胤、高庆三。
全国解放后,主要凶手孙格龄逃到了台湾。刚到台湾时,由于孙格龄长得十分漂亮,所以戴笠的继任者、当时执掌保密局的毛人凤,对她还是比较重用,孙格龄当时的生活过的还算可以。
毛人凤
但不久之后,毛人凤竟然公开与蒋经国争夺情报机关的控制权,最后俩人的争夺,以“蒋经国利用毛邦初案与杜长城案打倒了毛人凤”取得胜利而告终。1955年,保密局进行了改组,不再进行肃谍与保安的工作,而直接隶属国民党国防部。
虽然当时毛人凤仍担任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官拜二级上将,但其实他手上早已无实际的权利了,实际掌权者为蒋经国。
后来郁郁不得志、又时常遭遇蒋经国打击的毛人凤患上了烟瘾,一天到晚都要抽上两包烟,最后患上了肺癌,于1956年10月14日在台北去世,时年58岁,被葬在了新北市汐止区昊天岭。
毛人凤去世之后,他手下的官员以及与他关系密切的人,都遭到了蒋经国的排挤和打压,孙格龄这个曾经的超级女特务更是首当其冲。蒋经国让孙格龄直接离开了国防情报局,等同于将她抛弃了。
蒋经国
为了生计,孙格龄决定去当窑姐。当了几年窑姐后,也积攒了一笔钱,她在宜兰买了一套房子,之后又嫁给了一个小白脸,凄惨地过完了晚年。
谁曾想到,之前身为军统超级女杀手的孙格龄,在诱杀抗联名将李兆麟之后,却被蒋经国给抛弃了,只能被迫当窑姐,结局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