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2021年08月18日18:45:10 历史 1452

众所周知,清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共传位了十二帝。其中被人们熟知的有康熙、乾隆和雍正,他们还造就了“康乾盛世”这一鼎盛时期,正因为如此世人提到清朝便首先想到这三位皇帝。

而还有一位皇帝的知名度不及上面提及的三位,但是他的功绩不可磨灭,可以称得上是最有作为的大清皇帝。他就是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开始知道皇太极是由于《独步天下》这部剧,其中的男主角便是皇太极。但是剧中的角色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他,想要了解皇太极还要从历史出发,探寻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

一、近乎完美的人设

皇太极从小记忆力超群,聪明伶俐,热爱读书识字;七岁便可以主持家政,处理家中的事务十分出色,从不让在外征战的父亲烦心。在之后行军打仗时,众多将领中他几乎是唯一识字的。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皇太极除了能文,还能武。他从小练习骑射,参加打猎;后来跟随父兄,不怕吃苦。相传他用过的一张弓大概四尺余,壮士都很难拉开。此外,他的长相英俊,眉清目秀,举止端庄,颜值和气质皆优。

皇太极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相比于其他皇帝的残酷无情,他的情感显得格外丰富。他对于爱情的专一也是帝王中难能可贵的,这不得不再一次提到《独步天下》这部剧了。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热播剧《独步天下》中讲述了,皇太极与女真第一美女东哥的爱情故事。电视剧中的情节大部分是虚构情节,但是历史上的皇太极的确独宠宸妃,可以说是这部剧的原型。


直至最后,在他五十岁时最爱的宸妃不幸离世,从此之后他一直健壮的身体逐渐虚弱。两年后,皇太极猝死于宫中。有学者称皇太极的死是由于宸妃的去世而伤心过度,最终死亡。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古代一位皇帝为爱人而死,并不会受人们敬佩,反而会被朝堂上下所诟病。在他们眼里,英雄应当为大义而死,不应该沉迷于儿女情长,显然这是封建迷信的思想,这可能也是其鲜少被提及的原因之一。

但是放在当今社会,这种专一的爱才值得可歌可泣。人们总在追寻爱情,但是得到的人寥寥无几。不是被现实打倒,就是不再相信。他身为帝王,生来便诸多不如意,但又如此幸运。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抛开是非对错,他一生爱一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样的爱情更让人羡慕。后宫佳丽也许是逼不得已,但是独宠是真心所向。所以,皇太极可以说是近乎完美。

二、政绩不凡

皇太极的继位是众人所推崇的,这离不开他在战场上的运筹帷幄,他的继位名正言顺。继位以后,他在各个方面都开始了创新和改革,又一次体现出了他成为帝王的潜质和能力。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继位之初,内忧外患,并不太平。他提倡满汉一体,消除种族之间的矛盾,解决内忧。积极发展农业,解决温饱问题,让社会不再动荡。后又设立督察院,肃清朝堂,整顿风气。

教育方面,可能是由于他的学识渊博,所以把读书看得十分重要。一边发展文教,一边创造满文。他并没有怕人们懂得知识而思想各异,不利于统治,反而大大提倡读书识字。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军事方面,皇太极没有放弃对外扩张领地,多次出征取得胜利,进一步稳固了朝堂。整合八旗同样是他的重要举措,让这个组织焕然一新,为己所用。

经济方面,下令对于牛马之类的牲口不再轻易屠杀,而是用于发展农业,保护母猪用以繁衍后代。同时兼顾手工业和贸易,可以说三管齐下。想想后来的闭关锁国,简直功亏一篑。

皇太极提倡满汉一体,但是偏向于满族,在这一方面也是可以理解的。让汉族人学习满族语言,让满族人坚持骑射,发展自身优势,的确缓和了两个民族相互残杀的状况。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种种举措让这个皇帝稳稳地坐在帝位上,扭转了局面,打消了外部对皇位的觊觎之心,同时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这同时也是对后世的鼎盛时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对于清朝的发展功不可没。

不禁幻想一下,倘若清朝后期的皇帝可以有这般谋略,说不定就能够改写曾经屈辱的历史。这样的皇帝不应该被人们遗忘,反而应该学习其优点。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三、思想浪花

皇太极相信天命思想,对天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相信命运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有的人生而富裕,有的人穷困潦倒。而且每个人的起跑线与终点线本就不相同,应该相信天命但不屈服于天命。

正是他相信天命,才没有成为一位暴君。他对自己有约束,才不会无法无天,任性妄为。他推崇德政、以德治国,有德之人才可以做天子,试问这样的人对百姓又怎会不尽心尽力?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同样在军事方面,皇太极不是一位只想着征战,而不管不顾的皇帝。他知道民心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所以一切以民为本,才不会出现生灵涂炭和鱼肉百姓的情况

通过皇太极战功赫赫就不难发现,这位天之骄子在战略布局方面很有一套。各种各样的战术灵活运用,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纸上谈兵,相信将士们每次出征都是满满的安全感。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这世间终究没有完美的人,谁都会有缺点,皇帝也不例外。虽然对宸妃的宠爱令人羡慕,但是在立储时过于偏心,大概与他之前的睿智形象有一些相悖。其他方面也定会有一些缺点,这里以功绩为主。

面对这样一位皇帝,只有通过历史记载进行了解甚是可惜,可能会略显片面。身边之人尚且不能看透全部,评价一位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皇帝更加不够精确。

对于皇太极,他谱写了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了解他的故事,不仅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学习到很多东西。他对于学习的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为的皇帝,人们鲜少提起 - 天天要闻

皇太极对于其他文化的态度值得学习,——尝试接受并窃取其精华。世界因差异而美好,正视差异才能进步,唯有包容才是正解。历史的意义正是在于学习与反思,以便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