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6年司马炎逼曹奂禅让,即位称帝,定国号晋。280年晋消灭东吴完成国家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局面。国家统一后,晋武帝骄奢淫逸、懈怠政事,搞起了诸王分封,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晋惠帝
290年司马炎死后,“何不食肉糜”的惠帝司马衷继位,立贾南风为皇后。晋惠帝是司马炎的嫡次子,因嫡长子早年夭亡在司马炎称帝的第二年就被确立储君位置,290年继位皇帝,291年元康元年(新皇登基第二年改元)。小编了解到很多人关于让晋惠帝当皇帝不解,司马炎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就让一个傻儿子当皇帝呢?其实司马炎比较注重嫡长子进位制度,而且司马衷已经当了二十几年的皇太子,自己死后皇太子继位顺理成章。司马炎死后,杨骏辅政,独揽朝中大权;皇后贾南风牝鸡司晨,对权力跃跃欲试;各分封诸王也都想在权利中心分一杯羹。这样,八王之乱已经具备了所有条件。
其实八王之乱跨度了16年的时间,基本可以分几个阶段,并不是一直就在打打杀杀。其实八王之乱并不只是西晋八个王爷在争权夺利,只不过这八个人都分别登上历史舞台后权力都特别大。接下来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小编从介绍八王的角度简要梳理八王之乱整个过程。
贾南风
楚王司马玮: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291年贾南风联络司马玮和司马亮让他们进京讨伐杨骏,司马玮从荆州到洛阳。3月,贾南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宣传杨骏谋反,司马玮杀杨骏。
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贾南风和司马玮杀死后晋惠帝下诏任命司马亮为太宰、录尚书事,与太保卫瓘分掌朝政。贾南风因司马氏在朝无法专权,令晋惠帝下诏废司马亮和卫瓘官职。6月,司马玮矫诏杀司马亮和卫罐。第二天贾南风以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为由派兵擒司马玮,后司马玮被杀,贾南风开始专权。元康九年(299年)贾后废太子司马遹。次年三月,贾南风矫诏派宦官孙虑毒杀司马遹,司马遹不敢吃别人的东西,孙虑用药杵杀司马遹于厕所。
八王之乱
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手握禁军,初期归附贾南风。299年司马遹被废后司马伦提前谋划,300年司马伦令谋士孙秀反间说宫中有人要杀贾南风并迎回太子,贾南风信以为真派人杀司马遹。同年五月司马伦鼓动太子旧部和齐王司马冏讨伐贾氏并杀掉,并杀掉来讨伐自己的淮南王司马允(不是八王之一),自封大都督。301年逼晋惠帝退位自立,同年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纷纷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不敌。同年四月,司马伦宣布退位迎晋惠帝复位,自己退居金墉城。梁王司马肜上表请求诛杀司马伦,于是朝廷派遣使者到金墉城将司马伦赐死。
齐王司马冏:司马昭之孙,司马炎之侄。300年同司马伦一起杀贾南风,后被权臣孙秀排挤,镇守许昌。司马伦篡位后司马冏同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纷纷起兵讨伐司马伦,迎惠帝复位,官拜大司马。302年,司马冏拥清河王司马覃为太子,遭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等讨伐,同年12月被司马乂杀死。
司马伦
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302年司马乂杀司马冏,成为权臣。303年八月,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讨伐司马乂,十月攻入长安。双方都因兵力不足大量征兵,十三岁的少年和一些少数民族像匈奴人、羯人、鲜卑人等被征入军队。304年1月司马乂被东海王司马越捉住,被司马颙的将军张方烧死于金墉城。
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三弟司马孚之孙,司马炎从兄弟。303年末,司马颙和司马颖讨伐司马乂,司马乂被杀,司马颙成为权臣。304年晋惠帝密诏皇甫重讨伐司马颙,失败。二王专权,废太子司马覃,司马颙立司马颖为皇太弟。6月兵变,司马颖被逐、太子复位;7月荡阴之战,晋惠帝被司马颖俘虏,太子再次被废;8月王浚和司马腾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掳走晋惠帝到洛阳;11月,晋惠帝被司马颙的部下张方劫持到长安,长安被洗劫。12月末,司马颙再次成权臣,封司马越为太傅。305年司马颙、司马颖、司马越在中原混战,年末司马颙杀张方向司马越求和被拒绝。306年司马颙连败,后被司马越之弟南阳王司马模派人掐死。
司马越
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十六子。304年12月,司马颙废皇太弟,把司马颖遣送回成都。305年司马颖和司马颙、司马越在中原混战,转战中原各地,旧将及部分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起兵拥护(305年石勒起兵),306年9月被顿丘(今濮阳清丰)太守捉住,同年11月被邺城长史刘舆矫诏杀死。
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司马泰之子,司马炎从兄弟。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攻打长沙王司马乂,304年司马越捉司马乂。司马颙掌权后,司马越讨伐不敌,被司马颖部将击败逃回封地东海国(山东郯城一带)积蓄力量。304年11月张方劫持惠帝到长安,司马越借此于305年起兵讨伐,占领徐州、幽州、青州、许昌等地,司马颙以晋惠帝名义令其回封地。司马越回东海途中先败后胜,领兵逼近关中。306年4月司马越鲜卑将领攻破长安掳走晋惠帝至洛阳,司马越护送。十一月晋惠帝中毒身亡,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晋怀帝,司马越掌权,八王之乱结束。
中国古代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搞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导致东周春秋战国几百年纷乱,汉刘邦分封诸侯王导致七国之乱然后刘彻实施推恩令和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西晋司马炎分封导致八王之乱,明朱元璋分封藩王后建文削藩导致燕王靖难......当然了,朝代混乱并不只是分封导致的,还有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等等原因。但是,分封制直接削弱了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既不利于封建阶级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