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主动请缨,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跟随志愿军司令部抵达朝鲜,担任了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
然而才一个多月,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打响第二次战役的第二天,4架美军轰炸机从志愿军总部飞过,毛岸英壮烈牺牲。
总司令彭德怀悲痛不已,同时也满怀愧疚,不知该如何同毛主席讲。他花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打完字数不多的一封电报,如今电报内容曝光。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坚守在司令总部,美军投放汽油炸弹,壮烈牺牲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便一直想去前线,但他担心彭德怀将军不同意。于是先说服了自己的父亲毛主席,后又和毛主席一起说服了彭德怀。
因毛岸英曾在苏联学习,后又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还去军校学习获得了中尉军衔,因此在志愿军中任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
1950年11月25日,是入朝的志愿军打响第二次战役的第二天。中午11时,4架美军轰炸机掠过志愿军总部上空,司令部作战室的参谋们侧耳倾听,觉得声音越来越远,就认为敌机去北面轰炸了,都没有太在意。
洪学智副司令员十分警觉,从防空洞匆匆赶了过来。在他的指挥下,在场的所有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转移进防空洞。毛岸英和另一名参谋收拾电文,落在了最后面。
就在这时,这4架轰炸机又从北面绕了回来,转眼就扑到了作战室的上空,并甩下了上百个凝固汽油弹。整个司令部消失在火海之中,毛岸英和另外一名同志也自然没有了生还的可能,壮烈牺牲。
25日当天,彭德怀悲痛不已,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打完绝密电报,如今内容曝光
毛岸英牺牲当天,彭德怀悲痛不已,又非常自责,他一整天没出门也没吃饭,最终还是开始着手写电报向中央军委汇报。
那封电报不知被他修改了多少次,不知他内心究竟有多么纠结多么痛心,短短的电报,彭德怀足足写了一个多小时。如今,这份绝密电报才被大家广泛地注意到,现收藏于中央档案馆。
彭德怀绝密电报,现珍藏于中央档案馆
电报内容: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北京中南海收到这封电报的收件员也十分震惊,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没有将电报直接送到毛泽东那里,而是先交到了周恩来手中。周恩来接过电报一看,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放下电报稍过了一会儿,才拨通了刘少奇和朱德的电话,他们要商量怎么向毛泽东汇报好。
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暂时不要告诉毛泽东。
1951年1月2日,毛泽东才知道真相,彭德怀回国后负荆请罪
直到1951年元旦过后,周恩来才将电报与他附的一封信交与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由叶子龙转交给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正在中南海勤政殿办公室办公,接到这封非同寻常的电报,他看了很久,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儿。回过头,他又准备点烟,本来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
毛主席强忍着悲痛的心理,泪汪汪的,但却装作很坚强的样子,对一直站在一旁的叶子龙说:“唉,战争嘛,总要有人伤亡,没有关系!”
周恩来在给毛泽东的亲笔附信中写道: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周恩来建议“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不久,彭德怀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并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最后,彭德怀心情沉重地对毛泽东说:“主席,你把岸英托付给我,我没有保护好他。我有责任,我请求处分!”
毛泽东听了彭德怀的话,沉思了很久。毛主席缓缓抬起头宽慰这位负荆请罪的志愿军总司令,特别强调:“毛岸英属于成千上万牺牲了的革命烈士中的一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牺牲。”
从入朝作战到壮烈牺牲,仅短短37天,年仅28岁的毛岸英壮烈牺牲。但是,他和成千上万把生命留在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一样,在这场“和平与正义”的战争中,以身殉国,永垂青史!
2009年9月14日,毛岸英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毛岸英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今天,我们在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好环境中,享受着和平、安宁与幸福。只是,在这种美好和安宁中也要铭记烈士的奋斗与牺牲。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必将铭记!因为,我们的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它还指引着现实、昭示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