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4日晚上,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去医院看望妻子刘思奇。
在此前,刘思奇因阑尾炎住了院,而毛岸英在没有和她商量的情况下加入了志愿军,之后他将以机要秘书和俄语翻译的身份加入志愿军司令部。
那天晚上,刘思奇其实就觉得有一些异常了,毛岸英似乎对她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他又是欲言又止。
之后毛岸英对自己的妻子说:“明天我要去很远的地方出差,在那里通信不方便。如果你没有收到我的来信,请不要担心,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消息的。”
刘思奇心里觉得不安,便问道:“你这是要去哪里?你要走多久?”
毛安英没有回答,只是强调:“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不必为我担心。”
毛岸英和刘思奇
毛岸英之后还对刘思奇提出了三个要求:不管之后发生什么情况,你都必须要先完成学业,之后再去工作。每周要去中南海看望父亲,并照顾好弟弟毛岸青。
毛安英这一次突然出差,刘思奇是有一点生气的,因为第二天就是他们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本来是想和毛岸英一起好好庆祝的,这下可好,机会一下子就没有了。
而在说再见的时候,刘思奇将毛岸英送到了医院的门口,两人保持着沉默。
即将离开的毛岸英知道这个出征任务伴随着危险,心里还是放不下刘思奇,于是转身就深深地鞠了一躬,给刘思奇一个拥抱。
刘思奇心里虽然不放心,但是本能地也觉得这只是一次平常的任务而已。
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面竟然就是永别,在一别之后,刘思奇余生再也没有了毛岸英在自己身边了。
毛岸英
毛岸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的儿子,他本名远仁,字岸英。
他是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的长子。虽然他是毛主席的儿子,但是毛岸英很小时候生活一点也不轻松,甚至可以说他经历了人间冷暖,长时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他8岁的时候,他和母亲杨开慧一起被关进了牢房。
之后杨开慧被迫害致死,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他的两个弟弟去了上海。
但是没过多久,上海的据点就被摧毁了,毛岸英和他的弟弟们不得不流落街头。
为了生存,他当起了学徒、捡破烂、卖报纸、推人力车,只是为了兄弟几个可以活下去。
在那之后,毛岸英和他的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去苏联学习。
在苏联求学期间,毛岸英表现非常出色,之后他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就是说毛岸英在经历了不断的努力和修炼之后,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获取了一定的本领和成就。
在毛主席一生中的所有孩子中,毛岸英无疑是里面最优秀的一个。他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长子,同时他也是受到毛泽东影响最大的人。
毛主席和毛岸英
在那个革命年代,毛岸英一直都有报国之心,所以他才在关键时刻做出要去前线抗美援朝的决定。
其实我们都知道,毛岸英的父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就算当时他没有参加志愿军,也没有人会批评他。
但是毛岸英还是主动请缨,他称自己也是人民的儿子,为国出征是应该的。毛主席虽然也不放心自己的儿子,但是国难当头,毛主席还是鼓励自己的儿子去战场上杀敌为国报效的。
抗美援朝的士兵
毛岸英曾在苏联学习,于1946年回到延安。尽管他是毛主席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就狂妄自大、养尊处优。
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深入农民群众,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磨炼,他成为了一个负责任、知识渊博、心怀天下的人。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岸英和刘思奇的姻缘
而烈士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女儿刘思奇,她和毛岸英的结合,也是老天注定的,他们就是人人艳羡的青梅竹马。刘思奇的父母都是革命老兵,他们和毛主席都是认识多年的好朋友。
在刘思奇两岁的时候,毛泽东就对张文秋开玩笑地说:“你看思齐眉清目秀善解人意,不如咱们两家结个亲家吧。”
其实这只是毛主席的一个笑话而已,但是也就是这个随口一句,促使了毛岸英和刘思奇的姻缘。
两人在1946年见面的时候,两个人都互有好感。
毛安英说:“你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我失去了母亲。我们俩都处于革命时代,我们都是国家艰难时期的两个苦孩子。”
两个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而且两家关系也非常不错,这让她们二人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天作之合。
1949年10月15日,毛主席在家里为他们二人举办了婚礼。两个人的婚礼办得也是非常简单。在结婚前,毛主席就对他们两个说:“不摆宴席,不收礼金。”
所以那时,很少有人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也真的做到了新事新办。
毛主席的做法就算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让人肃然起敬。他作为一代国家领导人,他自己率先遵守法律制度,为人民做表率!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岸英结婚那一天,毛主席非常高兴。他给这对年轻夫妇的礼物是一件黑色夹克大衣。
这是他之前参加重庆谈判与蒋介石会面时穿的。
这件黑色夹克对于毛主席来说意义重大。拿着大衣的他,微笑着对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送给你们,这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你们两个一起盖,两个人都有份。”
在场的几位亲朋好友看见之后都笑了,场面却非常温馨。
毛主席和毛岸英、刘思奇、李讷
在此之后,两人过上了一年的幸福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在第二年抗美援朝爆发了。
美国人越过三八线并开始侵略中国的东北边界。
当时,毛岸英挺身而出,要求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抵御美国的进攻。
而在毛岸英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之前,刘思奇在医院进行了阑尾手术。也就这样,两人此次分开,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就是永别,就是最后一面。
毛岸英和刘思奇
在晚年的时候刘思奇就回忆说:“我们的婚姻命中注定只有短短一年的缘分,1949年10月15日至1950年10月15日,一天不多,一天不少,整整一年。如果宿命一点讲的话,我与毛岸英的缘分可能就只有短短的一年……”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
毛主席亲自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彭老总。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担任翻译、机要秘书和参谋工作。 11月25日上午11:00,毛岸英正在处理已经签发的战斗电报。突然,一架美国飞机轰炸了志愿军的总部,毛岸英不幸去世。
在毛岸英牺牲之后,彭老总亲自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建议将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的北方。周恩来在收到彭老总的来信后,立即批准了“同意彭德怀的意见”,并寄给了刘少奇和邓小平征求意见。
刘少奇和邓小平都同意彭老总的说法。这样,彭老总的提议就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批准。彭老总回国汇报工作时,特别向毛泽东汇报了毛岸英的不幸去世以及将遗体埋在志愿军总部驻地的经过。
毛主席听了这些话后,觉得彭老总有一些愧疚,于是安慰了彭老总:岸英是属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你回去要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至于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埋在朝鲜国土上,体现了我们与朝鲜军民共甘苦、共患难的革命精神,也说明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烈士的鲜血凝成的。你们做得对,做得很好。
毛岸英的墓
刘思奇在悲痛之中深陷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牺牲了,毛主席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内心还是非常沉重的。
可是他心里也知道,这件事情影响最大的是刘思奇。在刘思奇得知毛岸英同志遇难的消息后,她陷入了非常严重的悲痛之中。
毛主席与张文秋一起给刘思奇进行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是都收效甚微。
而为了尽快使刘思奇走出阴影,毛泽东将她送往了苏联莫斯科大学进行进一步的深造。
在这段时间里,两人之间的联系没有中断过。
毛主席非常照顾她,毛主席就把刘思奇当做自己的亲女儿一般地看待,而在异国他乡的刘思奇也非常关心毛主席的身体状况。
毛主席在信中也是对刘思奇说:“遇到事情你自己做主就好。”
毛主席从不代表以家长的名义来控制刘思奇的行为。他尊重刘思奇的独立思想,这反映了父亲对女儿的爱,也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伟大的亲情之爱。
在刘思奇求学期间,毛主席对刘思奇在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帮助。
他多次写信给刘思奇,对她的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她独立。
也就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之下,刘思奇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成功毕业,学成归来。
刘思奇再嫁
1960年,刘思奇29岁。当时,毛主席已经开始为她的终身大事着想了,想让她再嫁,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都耽误了。
可是刘思奇对毛岸英的情感仍然没有改变。
直到后来毛主席亲自做出决定,并正式谈论刘思奇再婚的事情,并亲自介绍了两个人给她,但是这两个人都没有和刘思奇处成。
后来,在原空军学院院长刘震的介绍下,在毛主席牵线下,刘思奇和空军学院教官杨茂之相识并相恋。 1962年2月,刘思奇与杨茂之举行了婚礼。
当时,毛主席还写了一首诗作为礼物,并且还给了刘思奇300元钱。刘思奇再婚后,她也没有忘记毛主席,经常看望毛主席。
而在刘思奇结婚后,她和杨茂之生下了四个孩子。并且她为了纪念毛岸英,她给长子取名为小英。她告诉自己的孩子们,毛岸英永远是我们的亲人。
刘思奇一家全家福
刘思奇带孩子去毛岸英去世地点祭拜
大榆洞曾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岸英去世的地方。尽管刘思奇在毛岸英去世之后,去过多次朝鲜,都只是给毛岸英扫墓而已。
但是她却从来都没有去过毛岸英的牺牲地。
2006年5月12日,刘思奇终于被带到朝鲜大榆洞,在这一次她捧了一抔土带回了中国,这也意味着毛岸英同志的灵魂被带回到了他的祖国家乡。
这也是毛主席临终前的委托,终于被刘思奇做到了。
刘思奇哽咽地说:“岸英,今天我带孩子们前来给你扫墓了,他们崇敬你,思念你。我老了,已经不是当年的思齐了,岸英,一旦我年迈或疾病,不能再来给你扫墓,他们会代我来的,你永远是他们的亲人。”
这是刘思奇第五次来朝鲜扫墓,但这是她第一次来大榆洞。
为什么她这么大年纪了非要来大榆洞?”
因为毛岸英死在了这片土地上,这块土地流淌着爱人的心血,所以这个地方对于她来说真的就是异常深刻。
刘思奇现在的状况
在2020年10月30日的时候,中国和朝鲜艺术家共同创作了一系列主题为“抗美援朝”的画作,以纪念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这场战役之出征70周年。
观看这些作品,让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些作品凝结并象征着并肩作战的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其中最受人瞩目的的是朝鲜艺术家柳河律雕刻的毛岸英雕塑。
晚年刘思奇
在展馆开幕式上,烈士毛岸英的妻子,已经年过九旬的刘思奇亲自揭开了毛岸英的雕塑。
刘思奇亲切地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和朝鲜牺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毛岸英也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和骄傲,我愿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性命凝结而成的友谊万古长青,非常感谢艺术家们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
结语
其实我们可以从刘思奇身上看到她对毛岸英的感情:“若非死别,绝不生离。”尽管他们这一生没有什么缘分,没有一起走过余生。
但是在刘思奇心中,一直都是有一个位置永远为毛岸英而留,她一直爱着毛岸英,从未改变过。也许这就是人世间最美的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