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2021年03月10日05:09:03 历史 1215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西汉的第一个皇后。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中,她是最为著名的一位。在当代,人们曾因痛恨“四人帮”的江青,称她像吕后怀有一副‘蛇蝎般的狠毒心肠’。因为这,许多人认为吕雉是个祸国殃民‘江青式’的人物。


拆开表面看本质,吕雉完整的一生,除了后期的暴虐,狠毒之外,她也是个有勇有谋、刚毅果断,帮助刘邦成就帝业,建立和巩固西汉王朝以及消弱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大功臣。


当然,她的狠毒古今‘人尽皆知’,最为典型的,是把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残害成“人彘”,把一个貌美绝伦的大美人变得‘猪狗不如’。而后又设计毒死了戚夫人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如意。


公元前241年,吕雉出生于山东单父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单县),她的父亲叫文叔平,人称吕公。吕公有两儿两女,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吕雉是他的长女。


吕公与沛县县令关系非常要好,在吕雉刚刚成年时,吕公为了躲避仇人,才举家迁往沛县。正是这次全家迁徙,给吕雉与刘邦的结合造就了机会。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刘邦,江苏沛县人,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当年还是个泗水亭长(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一个小官吏,年薪不过数千钱,属于低薪一族。但刘邦胆识过人,样貌轩昂,他眉宇间透着政治家的气度。三十好几的刘邦,已过“而立”之年,却仍没有娶妻。


这天,县令选了一个黄道吉日要为吕公接风洗尘。消息很快传开了,当地富豪名流为了讨好县太爷,皆相约而至赴宴。当时,要参加这样的酒宴,都是不能空手而去的,都要敬献“酒钱”的。


萧何是县令手下的官员,由他负责收取赴宴来客的献金,并规定献金满一千者方可到堂上喝酒,不满一千钱者也就只能在堂下站着凑凑热闹了。


当日,刘邦也去参加酒宴,他身无分文,进了大门却高喊“泗水亭长刘季‘贺万钱’”。众人听了,莫不吃惊,心想:一个小小的亭长,要几年工夫才能积攒一万钱?为吃一席酒,如此破费,不是傻子,就是狂癫。


只有吕公心里明白,这亭长自报的贺金数目有诈,但他并没有因此小瞧这个人,反而很看重他。不因别的,只因他的相貌太与众不同。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形容刘邦:“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吕公平时喜好为人算命看相,而且准确度非常高。他当即决定为亭长相面。刘邦也没有拒绝,径直坐在了吕公面前。吕公仔细观察了他的五官之后,惊叹道:“老夫我给很多人看过相,还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的福相,岂止福相,简直一个活脱脱的……”下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因为那是犯忌的四个字“帝王之相”。


刘邦听后大喜,急忙拱手拜谢,吕公接着说:“我膝下有两男两女,长女吕雉,年方十九,我愿意把她许配给你,不知意下如何?”,当时刘邦已三十四岁,整整早生吕雉十五年。他没结婚,但有私生子叫刘肥。能娶个黄花大姑娘,刘邦自然是求之不得,便满怀欣喜地答应下来。


吕母知道此事以后,坚决反对,对吕公说:“县令几次求娶咱们的女儿,你不答应,如今竟然许给一个小小的亭长,是何道理?”吕公不屑一顾回答说:“我这么做,不是你一个妇道人家可以理解的。”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刘邦与吕雉结婚以后,夫妻十分恩爱,这不仅因为是老夫少妻,更因为吕雉的貌美聪慧,又肯于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她对刘肥视如己出,对公婆也非常孝顺。刘邦长年在外,家里家外全由她一人操心。农忙就下地种田,闲时便埋头做针线。乡亲们都称赞她是个好媳妇。


公元前209年刘邦率众起义以后,便长年南征北战。后吕雉因受牵连,被官府以“匪属”之罪名关进大牢,后经萧何多方营救方得出狱。从那以后,吕雉就和丈夫生活在军旅中。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五年后,楚汉相争,刘邦在彭城之战败北,吕雉和刘邦的父亲又被项羽俘获,作为人质扣押了两年多。这期间,她遭受了许多折磨和凌辱,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使她原本善良的性格发生了巨变,变得心胸狭窄、多疑易怒、阴损狠毒。但也使她更接近了政治,待人处事变得果断刚毅。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成了大汉的开国皇帝,称为汉高帝,吕雉理所当然地登上了皇后宝座,人称之为吕后。


汉初,政权新建尚不巩固,即使在楚汉战争结束以后,塞北匈奴的进犯、封王的叛乱,依然是烽火不停、战争不断。登上了帝位的刘邦还是得东征西讨,国之政务便由吕后和萧何负责了。初涉政坛的吕后,很像一名政界老手,她锋芒尽露,得心应手,显示出不同一般的心术与干练。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刘邦即位后,封了不少刘姓和异姓为王,其中就包括在战胜项羽中立了大功的韩信。韩信先被封为楚王,后又因他持功骄傲,被降为淮阴侯;另一员大将彭越被封为梁王。这两个人在楚汉战争结束前,就手握有重兵,多次要挟刘邦,迫使他分割了大量土地、城池,由他们管辖。


“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藩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通俗点,意思就是中央之外,还有多个中央。面对这种局面,吕后敏感的发现这是一种政治险象,必须高度警觉。


果不其然,高帝十年(前197)八月,赵国丞相陈豨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出征,于次年初战杀陈豨于邯郸。此波刚平,新浪骤起,同年三月,淮阴侯韩信挺身造反;夏季,梁王彭越又竖起反汉大旗;秋七月淮南王黥布也与反汉势力遥相呼应。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刘邦政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不得已又“亲往击之”。经过两年激战,黥布败走,后被杀于鄱阳。四名叛汉头领,高帝自己战杀了两人。而诛杀韩信和彭越主要是靠吕后的多谋与果断。


史记?太祖本纪》:“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这里所说的所诛大臣,包括韩信与彭越。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立有汗马功劳,早先称为楚王。刘邦称帝后,担心他势大欺主,便将他降为淮阴侯,留住都城长安,以便于对他进行监视。因此,韩信心怀怨愤,情绪颓丧,经常称病闭门不出。刘邦对他的软禁式生活长达四年之久。


以前,刘邦曾夸奖韩信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曾经替刘邦出生入死,现在却被软禁,落差太大,韩信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折磨。他对刘邦由失望到怨恨,开始谋划报复,他决意推翻汉王朝,自己取而代之。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于是,韩信与陈豨私下联盟,商量好共同起事。恰好这时,韩府有一个下人因罪被囚,韩信扬言还要杀掉他。此人的弟弟得知后,便连夜向吕后告发了韩信与陈豨共谋反汉。吕后听后大惊,急诏相国萧何前来议事。


因事发突然,尽管萧何有“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之能,但当面对吕后的急切发问时,也一时语塞。刚“唔唔”了两声,吕后便等不得了,抢说道:“我知道,当年是你月下追回韩信回归汉营的,现在要你献计除掉他,可能为难你了。”


吕后这话,在萧何听来,无异于重磅炸弹,“包庇叛将罪该同等”,他顿时冒汗了。恐慌之中,计从心来,忙说:“吕后误会了,凡是蓄谋叛汉之人,既是全国之大敌,也与我萧何不共戴天。当年连夜追回韩信是为了汉王,现在铲除韩信依然是为了大汉。我已想好灭掉他的办法了,请吕后斟酌是否可行?”然后把计谋和盘托出。吕后听了连连说好,但她又以女人的细腻,在细节上作了修改,然后便开始行动。


宫中发布诏令,要设晚宴庆祝高帝弹压陈豨大胜。陈豨已经兵败身亡,群臣都要赴宴祝贺。韩信闻知,深为恐慌,一时不知所措,便称病不往。萧何见他缺席,便亲到府上劝说:“高帝平叛大胜,举国欢庆。你即使身体不适,强打精神也应当前往赴宴,以示你对高帝的忠心。”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韩信觉得此话有理,便整装进宫。可当他刚刚迈进宫门,便被吕后早已安排好的壮汉擒拿。然后吕后令人将他押赴群臣就宴之地,宣布了他的罪状,即斩首于长乐宫的悬锤之室,又诛杀了韩之三族。


同年三月,立有赫赫战功的梁王彭越,在高帝征讨陈豨时,他称病没有奉召出征,后有夙敌诬告他蓄意谋反,高帝便将他贬为庶人,削职流放到西蜀荒野之地。


当彭越行至郑县(今陕西滑县)时,恰好遇上了去洛阳途径这里的吕后。他觉得吕后平日对他不薄,便向她诉说苦衷:“吕后,我根本没有背叛高帝的野心,完全是遭人诬陷。吕后明鉴,请在高帝面前为老臣说几句公道话,洗刷我的罪名,收回放逐我去西蜀的诏令。”


吕后听了,一脸同情并诚恳地说:“梁王放心好了,现在就不必再往西蜀了,和我一同回咸阳,我一定向高帝为你伸冤求情。”彭越满心欢喜地随她回到了都城。


到达都城,吕后就开始埋怨刘邦:“斩草必须除根,你流放彭越无异于放虎归山,他戎马功高,有很高的号召能力,一旦他东山再起可就难以对付了。赶快杀了他。”


刘邦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说:“那就把彭越交由你处理吧。”吕后爽快应承。但她知道,原来有人诬告彭越谋反,没有证据。现在要以谋反大罪处他一死,则需要有真凭实据,方可令朝野信服。于是她逼迫彭越王府中一个下人,具状告发他的“叛逆事实”。吕后手中有了证据,很快便把他杀了,并夷灭三族。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这位跟随刘邦征战多年的大功臣,就这样冤死在吕后手中。这对汉初政权的巩固是大有裨益的。对于吕后个人来说,她实践了如何用计杀人,为自己以后的独揽朝政积累了政治经验。


高帝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驾崩,十七岁的太子刘盈继位,是为孝惠帝。这刘盈是吕后亲生,早已立为太子,但险些被废。


据《史记?吕后本纪》记载:“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刘邦的这些话,大大刺激了吕后的中枢神经。如果刘盈真的被戚姬所生之子如意取代,那她的皇太后之梦便破灭了。那怎么行?必须想办法遏止。


但吕后在刘邦的心里已经不得宠了,《史记?吕后本纪》曾有:“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代太子。”一位年龄大、长年见不到皇上的皇后,与一个深受皇帝宠幸、经常陪伴他在外的妃子,两人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争太子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而在这场斗争中,皇上明显支持戚贵妃。他曾多次召集大臣们商议,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但遭到朝中大臣张良、周昌、叔孙通等人的坚决反对。理由简单但很充分: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基本原则之一,便是嫡长继承制,非有特殊原因,绝对不可以废长立幼。这对吕后是极为有利的。但她的自身条件却敌不过戚贵妃。


吕后十九岁嫁给刘邦,四年后刘邦离家起兵反秦,斗争了三年。又经过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打了四年,到吕后从楚营中释放回汉与丈夫重逢,算起来,两人结婚已经十一年了。此时的吕后已是半老徐娘、人老珠黄,与丈夫又是离多聚少,自然久别情薄了。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吕后必须依靠那几位极力反对皇上“废长立幼”的大臣。于是,她开始运作,首先找到她的哥哥吕泽,让吕泽逼迫张良设法阻止高帝“易储”。张良思来想去,左右为难,不过他还是给吕后想了个高招。


原来刘邦为了治理天下,特别注意“招贤纳士”,当年商山上有四位长年隐居的高士,因为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被人称“商山四皓”。刘邦很重视他们,多次召请他们出山,均遭拒绝,对此,刘邦一直耿耿于怀。


张良的计谋就是,让太子刘盈以自己的宽厚仁义感召这“四皓”,请他们下山辅佐自己,高帝便有可能因看重太子而不再坚持“废长立幼”了。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吕后依计让儿子亲笔书写了一封言辞恳切、语句动人的长信,请四位长者下山帮助自己学习如何理政。这四位不接受皇上召请的老头儿,却因太子的长信而改变了态度,他们真的下山进了太子宫殿、辅佐刘盈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他不相信这是事实。便命令太子带着身边的谋士参加次日的朝宴。果然,当太子刘盈出现在他的面前时,身边真的有四位穿戴讲究、气度高雅的白发长者。细一追问,真的是“商山四皓”。


老人们向刘邦行了大礼,自报了家门。刘邦遂问道:“我多次请你们下山,你们总是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肯于跟随我的儿子呢?”老人们齐声回答说:“我们听说陛下不爱读书,爱骂人,担心进宫受辱,所以就躲避了。而人们都夸奖太子仁孝谦恭,爱护尊敬读书人,我们愿意为太子效力,所以来了。”刘邦听后只好说:“那就烦请四位长者,好好帮助太子吧。”


朝宴散后,刘邦对戚姬说:“我曾想更换太子,但太子羽翼已丰,且誉满天下,连‘商山四皓’都肯下山帮助他,我撼动不了他的位子了。”戚姬听了,绝望地失声痛哭。


令刘邦改变易储想法的大臣周昌,是刘邦起兵反秦时的伙伴,一直鞍前马后跟着他南征北战,刘邦做了皇帝,他为御史大夫。此人没有文化,又口吃,说话结结巴巴,但他坚决反对废掉刘盈,他曾直面刘邦说:“你就是下了废掉太子的诏书,我也不会接受。因此,史书上记述了“吕后跪谢周昌”的故事。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刘盈继承了皇帝位子以后,称吕后为皇太后。这时的她已是今非昔比,没有人可以挟制她了。对于那位集情敌、政敌于一身的戚贵妃,她开始实施报复。


吕后先是令戚贵妃脱掉贵妃的衣冠,换上了罪衣,剃光了头发,囚于水巷,戴着手铐,每天舂米。她的儿子如意,刘邦在时已经封为赵王,去了封地邯郸,远离京城。戚贵妃极度痛苦,她便一面舂米,一面哭着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后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刻警觉起来,觉得这两母子,对自己的未来威胁太大,不如趁早斩草除根,灭绝后患。她首先要除掉的是赵王如意。


对于吕后得势后,必定加害戚姬和赵王,刘邦早有预料,为了赵王的安全,他让太子及群臣都很敬畏的周昌去做赵国之相,并嘱咐他全力保护年仅十二岁的如意。


周昌忠于皇帝的嘱托,处处留意赵王的安危。当吕后欲意加害赵王诏令他返回长安时,周昌知道是计,便回复吕后说:赵王偶有小恙,不便奉召,请吕后宽宥。吕后知道是周昌设阻,便诏周昌进京问话,周昌刚刚离开邯郸,吕后再诏赵王。


惠帝刘盈知道弟弟如意此行危险,不等吕后见到他,便将他接到自己宫中保护起来。吕后非常生气,大骂儿子不懂母亲的用心,当面斥责惠帝:“亏你还做了皇帝。当年若不是老娘逼迫张良献计,打消了高帝‘废长立幼’的念头,现在的皇帝就是刘如意了。”


吕后一时难以下手,便集中全副精力,窥测时机。很快,机会来了:一天早上,惠帝出城练习射箭,吕后急忙派人把鸩酒强令赵王喝下,当即中毒身亡。周昌得知,从此称病不朝。戚姬得知儿子被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大骂吕后蛇蝎之心,不得好报,并速求一死。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对于戚贵妃的要求,吕后嗤之以鼻,她冷笑道:“让你死,不费吹灰之力。可我偏偏不让你死个痛快,要让你生不如死。”说罢,她即令人砍掉戚贵妃的四肢,挖去她的双眼,又用毒药熏聋她的耳朵,灌哑她的喉咙,让她变成一个“肉桩”、“人彘”,极为痛苦地活着。


这时的戚贵妃样子非恐怖,也不知道吕后怎么想的,她居然让自己儿子惠帝去欣赏自己的‘作品’。当惠帝得知曾经貌若天仙的戚姬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后,当场被吓的魂飞魄散。


从此,惠帝“日饮为淫乐,不听政”自己糟蹋自己。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母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朝政,竟将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与张敖所生之女立为惠帝皇后。舅舅娶了外甥女,从古至今也是典型的乱伦。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汉惠帝英年早逝,因为与张皇后膝下无子,便由吕后做主,以张皇后的名义收养了一名妃子的儿子继承了皇位,称为少帝。从此,吕后开始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吕后的心狠手辣,专横霸道和一意孤行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令人责难非议。但她也还有另外一面,为了大汉的安全,在屈辱面前,她又表现出了非凡的宽容和气度。


汉初,匈奴就不断侵扰中原,刘邦去世以后,他们更觉得大汉软弱可欺。当时匈奴的单于冒顿,为了引起争端,借口南侵,竟下书凌辱吕后。信中说:“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全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看罢,怒火中烧。这哪里是友好的求婚,分明是在粗鲁骂人。


吕后立即召集朝廷重臣开会商议对策,樊哙等人极力主张率兵攻打匈奴,而季布等另一些人则认为当时国力不强,不宜应敌。吕后认真听了双方不同意见,并做了冷静思考,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权衡利弊,最后接受了季布的意见,决定忍辱修书答复冒顿。


她在复信中以“(自己)年老气衰,齿发堕落,步行失度”而婉言拒绝,并以车马相赠。冒顿见了复信和赠品,十分惭愧,责怪自己一个塞外堂堂男子,竟不如中原一巾帼女流。便派人到长安赔礼道歉,回赠马匹,表示愿意与汉室友好相处。吕后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化干戈为玉帛,充分表现了政治家的大度。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汉初,不只外敌觊觎,内患亦不间断,战事常有发生,直接导致了经济凋敝,百姓生活极为困顿,不少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再加之秦朝遗留下来的苛捐杂税和严刑峻法,民众苦不堪言。


吕后执政后,大刀阔斧地修订了秦之法令,减免了徭役赋税,积极扶植群众发展生产,人们得以休养生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经济明显复苏,百姓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整个社会出现了安定繁荣景象。《史记?吕后本纪》称:“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罪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由“人相食”到“衣食滋殖”,这是多么大的进步!


吕后令历史大加非议的,除了她的残忍狠毒以外,再就是她得政以后,大封吕氏宗亲,完全废止了汉初高祖在白马与大臣们所作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言。


当时吕氏家族的人几乎全部受封,连她两个已经去世的哥哥也照封不误。大哥吕泽为悼武王,二个吕释之为赵诏王;活着的就更无一遗漏了。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连她的外孙子(鲁元公主所生)张偃也受封为鲁王。其他族侄族孙则晋封为侯,总共有十几个人登上了为王为侯的高官宝座。


刘家创建的大汉江山,几近变为吕氏的天下。这当然遭到了老臣们得反对。其中以右丞相王陵表现得最为突出,吕后不容,立刻夺了他的相位,让他去担任有职无权的皇帝太傅。王陵不服她的打压,气愤之下告病还家;陈平、周勃等也都不服,但摄于吕后的淫威,只好保持沉默。


刘邦背后的女人:把外孙女嫁给儿子,把情敌变成‘怪物’。 - 天天要闻

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年近古稀的吕后,身体日趋衰弱。她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为了巩固吕氏集团的统治和保证在今后的斗争中吕氏得胜,做出最后的拼搏。


首先,吕后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负责卫戍都城;梁王吕产统帅南军,负责保卫皇宫,并安排他为首相,掌握国之政务;娶吕禄的女儿为帝后,意欲把皇上也控制在吕氏家族的手中。这番煞费苦心的“经营”,耗尽了吕后的精力和心血,不久便撒手人寰。


正如吕后所料,她刚刚去世,刘氏集团便打起了“翻身仗”。首先是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襄自山东发兵,直捣京都,其他刘姓诸王和周勃、陈平等朝廷老臣,群起而向吕氏权力中心发起总攻,没用几天,这场蓄谋良久的宫廷政变,里应外合,便把吕氏集团彻底摧毁。朝野上下,欢欣鼓舞,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迎立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为帝,即汉文帝。从此汉朝走向了大治之路。


历史是公正的,尽管吕后做了不少错事坏事,赢得了骂名。但作为一个握有重权的女人,她没用贪图享乐、沉湎于骄奢淫逸、胡作非为,而是关心国之大事,为了巩固汉初政权,尽心竭力帮助高祖铲除分封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刘邦死后,吕后又在发展经济,改革秦法,推行黄老之道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为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好的基础。对于她可以用“瑕不掩瑜”来形容。她,是一位值得历史记住的有作为的高层政治女人。


————————————————————

……END……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暴雨、大暴雨范围最大的新一轮降水于昨日(5月27日)夜间开始登场部分地区日雨量或破5月极值!接下来两天将横扫南方大部地区此次降水单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且强降雨落区与上一轮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此轮强降雨究竟有何特点?强度强!暴雨或大暴雨成过程“标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 天天要闻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吴侬软语的评弹、铿锵有力的解说,一同讲述着革命先烈壮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波从这里发出”专场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伊始,虹口区黄渡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口区评弹协会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迈出坚实...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 天天要闻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环球网报道】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大搞“去蒋化”,全台的“中正路”酝酿改名。据台湾《联合报》5月27日报道,台“内政部”负责人刘世芳称,希望岛内各县市地方政府推动改名,被台中市长卢秀燕反呛“吃饱太闲”。台北市长蒋万安今日(27日)也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当地民政局长陈永德也说,...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 天天要闻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就在今天,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纪念活动,欢迎一座见证上海解放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三年多的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见证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 天天要闻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阴雨连绵。备受关注的成都 27 岁女子在家门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于今天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庭前会议后,法院决定延期开庭。案件发生于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点多,在成都市某小区,35 岁的梁某某来到受害人家门口,无故敲门滋扰并对家门吐口水。受害人发现后让母亲通知...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 天天要闻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侨心筑梦·科学报国”——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 天天要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只的建造,不仅是当时技术和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时代的雄心壮志,古人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只?古代的造船技术远不如今天先进,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古人依靠智慧与创新,建造出了令后世惊叹的巨型船只,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