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2025年06月01日16:30:15 搞笑 5269

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横跨渭水的中渭桥上,有三个身影自北向南渐渐行来。领头之人手持一根八尺长杖,杖头悬挂的三重毦已经严重磨损,但仍然能看出曾被染成红色。此人就是张骞,在经历了十三年的跋涉、囚禁和逃亡之后,他终于又看见了巍峨的长安城。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张骞出使西域图。|wikimedia


尽管没有完成与大月氏结盟以击匈奴的外交任务,但张骞带回了西域的地理、物产和风俗等重要情报,以及大宛、乌孙等国的善意。以此为基础,通过数十年的军事和外交努力,从长安西出玉门关、经新疆到中亚和西亚的贸易通道再次畅通无阻。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原文明与西北少数民族的第一次文化交融,也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农作物物种输入。芝麻(sesamum indicum)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中国的。


最古老的的油料作物


芝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在进入中国之前,已经有了大约3000年的栽培历史。芝麻所在的芝麻科芝麻属大约有20个物种,绝大多数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上,而芝麻这个物种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具体位置可能是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那一片地方。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芝麻(sesamum indicum)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pixabay


考古证据表明,早在5500年前,当地居民已经把野生的芝麻驯化为一种农作物。英国考古学家富勒(d. q. fuller)认为,芝麻先是向西传播,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即由印度河流域文明传播到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地域。在伊拉克发现的、来自公元前2300年前后的碳化芝麻种子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芝麻果实。|anna frodesiak / wikimedia commons


在接下来的一千年间,芝麻向西传入了埃及,向东则传播到了印度半岛的东部和南部,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南亚、东南亚的热带丛林挡住了前进的步伐。在公元前最后的一个千年里,芝麻逐渐扩散到整个中东地区,并最终沿着丝绸之路到达汉帝国。至于回到芝麻属的非洲老家,那是非常晚近的事了。


最早的文字记录


尽管芝麻不是中国原产,但对芝麻最早的确凿的文字记载却是用汉字写下的——年代更早的苏美尔语和亚述语里面倒是有几个可疑的词汇,考古学家还在为之争论不休。据说成书于西汉元帝年间的《急就篇》里有这样的句子:“稻黍秫稷粟麻秔”,唐朝的颜师古说,麻就是大麻和胡麻,后者从胡地而来,有别于原产中国的大麻,故名。从时间上来看,汉元帝时芝麻应该已经在中原种植了,但《急就篇》原文里并没有明说,也许只是颜师古的脑补。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急就篇》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著,据传为中国古代为学童识字之书。|wikimedia


真正最早明确提到芝麻的文献是东汉末年刘熙所著的《释名·释饮食》:“胡饼……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胡饼是西域传来的食物,上面放了芝麻,在东汉非常流行,甚至皇帝都爱吃(《续汉书:“灵帝好胡饼”)。胡饼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唐宋,而这种食物则流传到今天,演变成各种形态的芝麻烧饼,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绝佳例证。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胡饼,唐朝人的主食之一。|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不过,《汉书·张骞传》里并没有提到芝麻。他初次出西域是逃回来的,身边只有妻子和老奴,不太可能还带着什么种子。张骞第二次出使带着300人的使节团,背后又有霍去病军事胜利的保障,倒是应该有余裕引进农作物。不过,正如后来的汉使都喜欢自称张骞的爵位“博望侯”来壮胆一样,两汉通西域带进来的好东西,往往也归于张骞名下,真所谓天道好轮回。


从粮食,到修仙


芝麻的传入,为中国的农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起初,芝麻是一种粮食作物,直接炊熟就能用来填饱肚子。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很快发现,这种粮食很好种,产量即高,味道又好,比传统五谷里的“麻”即大麻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芝麻可通过化感作用抑制杂草生长。|krish dulal / wikimedia commons


芝麻还有一个优点,可以通过化感作用抑制杂草生长、促进土壤熟化。开垦荒地时,先种一两年芝麻,再种其他农作物,能减少除草的成本,并获得较好的收成。王祯在《农书》里记载道:“今汉、沔、淮、颖上, 率多创开荒地, 当年多种脂麻等种, 有收至盈溢仓箱速富者。”齐武帝永明年间建立常平仓(国家级的战略粮食储备)时,芝麻在江淮一带是直接当做粮食来收购的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国家级战略粮食储备。|pixabay


中国人对芝麻喜爱过甚,以致不满足于仅仅把它当做一种美食。东晋葛洪在《抱朴子》里说:“巨胜一名胡麻,饵服之不老,耐风湿,补衰老也。”这是芝麻进入滋补药材界的滥觞。在其后历代的道教文献和神怪小说里,胡麻饭是修道之人乃至仙人的食物。芝麻的“芝”字,一说即是芝草之意。记载了芝麻功效的药书更是数不胜数,有意思的是,《神农本草经》里把胡麻列为米谷部上品,证实了这本书的成书年代不可能早于东汉,乃是伪托神农之名。


淡出餐桌,努力加油


胡麻饭淡出普通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于公元六世纪之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榨油技术的进步,让芝麻产生了比直接填饱肚子更大的价值。中国的油料作物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变革。最初的本土油料作物是(大麻)和紫苏),因为产量和出油量过于感人,在芝麻传入后迅速被淘汰。其中大麻尤其可怜,在粮食和油料两个领域被芝麻各淘汰一次,后来在低端纤维领域又被棉花淘汰,以致于今天只能靠印度的同胞兄弟在黑道撑场面了。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大麻(cannabis sativa)。|thayne tuason / wikimedia commons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dalgial / wikimedia commons


后两次变革分别是南宋时发展出优良的油用芸薹品种,以及明朝传入、清朝推广的花生。本土原产的大豆,因为出油率低,反而是到了近代才成为产油的主力。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花生油至今仍是常见食用油。|texnik / wikimedia commons


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芝麻油压榨工艺是生榨,榨出来的油主要用于点灯照明,以及战争中用于火攻。六世纪时,芝麻油的技能树似乎有点走偏,进入了化妆品界(发油)和兽药界(驱治牛虱)。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芝麻油。|mariko goda / wikimedia commons


到了唐宋,炒熟芝麻之后压榨的技术成为了主流,让出油率大大提升。宋朝的芝麻出油率可达33%,冠绝所有油料作物,当时的食用油几乎全是芝麻油。“胡麻”这个名字,也渐渐变成“油麻”,乃至更为文雅的“脂麻”——这是“芝麻”的另一个可能的来历。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 天天要闻

芝麻汤圆。|请叫我蘑菇娘娘 / 豆果美食


明代以后,芝麻“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不再单独食用。如今常见的大量使用芝麻的食物,大概只有芝麻糊和麻酱了。哦对了,还有芝麻馅的汤圆~


作者:顾有容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 天天要闻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这两年不少乘客发现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识问答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太阳大还是月亮大不管你怎么回答答案永远不对司机...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闻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来源: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文旅、杭州日报“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根据此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月16日—18日放假共3天,无需调休加上周末可以连休5天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享有“东方狂欢节”美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
嗨,88了六月 - 天天要闻

嗨,88了六月

今天6月份的最后一天。2025年又过去一半了。回首这一个月,似乎啥也没干,可时间就像指缝的沙悄然而逝。6月1日儿童节,妞姑姑过来被俩妞儿拉去商场买了期待已久的谷子,吃了酸奶冰淇淋喝了奶茶。四不像玩偶6月父亲节,斥资买了一个榴梿共享,给老爸发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 - 天天要闻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

“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根据此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月16日—18日放假,共3天,无需调休,加上周末可以连休5天。来源:楚雄文旅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
最高40℃!今年最大范围“桑拿天”要来了 - 天天要闻

最高40℃!今年最大范围“桑拿天”要来了

热点新闻密钥今日到期,《哪吒2》票房公布确认了!是章子怡暑假开始,各种研学游、暑期游正式启动,先来看看全国的天气情况。新的一周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加强,我国雨热分布将发生调整,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地区以及北方地区将多降雨天气,6月30日至7月1日、7月2日至4日有...
小小年纪已懂事!管乐上《背后》透露心声:“搞笑的初衷是为了哄妈妈开心” - 天天要闻

小小年纪已懂事!管乐上《背后》透露心声:“搞笑的初衷是为了哄妈妈开心”

以率性的性格屡次登上热搜榜单,从默默无闻的群舞演员到万众瞩目的春晚演员……管乐仿佛一台永不停歇的“生命力发电机”,用蓬勃的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深度访谈节目《背后》新一期,主持人靳梦佳携手对谈人张泉灵,与管乐展开一场灵魂对话。明亮的性格底色是天生的吗? 那些令管乐大笑向前的能量,究竟是天赋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