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海 | 曾子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2025年04月13日20:20:27 搞笑 3990

张继海 | 曾子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 天天要闻

曾子像。采自《至圣先贤半身像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曾子者,孔子弟子曾参也。曾子是儒学中的重要人物。关于曾子,近来读书偶有所得,聊识于此,用备忘耳。

一、曾参的“参”如何读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提到了曾参,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我们都知道“参”是个多音字。曾参的“参”怎样读?现在大部分人似乎都读shēn,这可能和一些比较有影响的《论语》注本有关。其实关于曾子名参,这个“参”字的读音与含义,古人就有不同的理解,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卷八《里仁下》提供了很多材料,文繁不引。根据名与字相应的原则,由于曾参字子舆,所以参应该读cān,同“骖”。笔者认为,比较起来,《增修礼部韵略》的说法更有道理:“曾参字子舆,盖取骖乘之义,音当读骖。”《说文》释“骖”字云:“驾三马也。”先秦时经常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中间的两匹马叫服,两侧的两匹马叫骖。如果是三马拉一车,骖同样是指在左右两侧的马。曾参本名的含义就是拉车的马。名字中带马和牛,那时候很常见,如孔子弟子还有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论语》中直接叫他司马牛)。曾参出身于很普通的家庭,文献记载他有一次耘瓜而误断其根,被他的父亲曾点(也叫曾晳)几乎用棍子打死。仅凭这一件事,就可知曾参所属的社会阶层。曾参要去山里砍柴维持生活,而他的母亲则亲自纺绩。他名参(骖)而字子舆,非常正常。

此外,程树德《论语集释》还提供了其他例证,如《汉唐扶颂》中有“家有参骞”,《陈君阁道碑》中有“行同参骞”,其中参是曾参,骞是闵子骞,都是著名的孝子。“参骞”并列,似乎汉朝人念cān的概率大一些。本人不通古音韵,希望专家指正。

另外,曾参至少有三个儿子见于《礼记》,分别是曾申、曾元、曾华。如果父亲的名字读shēn,而儿子取名叫曾申,是否不符合避讳的原则呢?二字的古音是否相近?这个问题也希望专家赐教。

以上是就曾参的“参”的读音作的一个粗浅的分析。实际上,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同样是程树德的《论语集释》,也提供了另外的说法。比如《经典释文》就说“参”字有二音:“所金反,又七南反。”另有说法是“所林切”,音读森。《说文解字》在“森”字下云:“读若曾参之参。”其下标注“所今切”。许慎这个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比如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给曾参的“参”注音就是“所金切”。查现代的字书,“参”字有四个读音,比较接近古代“森”这个音的,是读shēn,主要用于两个义项:一是星名,为二十八宿之一;二为中药名。如果曾参的“参”读shēn,则从意思上很难讲通,不知道许慎的理据为何。也许到东汉时由于孔子及孔门弟子的地位已经很高,他要为尊者讳,故意这样讲,让人以为曾参的名字是取自星名?我认为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东汉以后,由于《说文解字》在读书人中影响很大,读shēn渐渐占据了主流。

多年前,我曾经做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点校整理本的责任编辑,就注意到曾参这个人名的读音问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那是一首《铭》(收录于《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二十八 续编三),是押韵的,能看得非常清楚。这篇《铭》文辞优美,寓意深刻,富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为了方便讨论,我们把全文抄录于下:

来尔同志,古训尔陈。惟古为学,在求放心。心苟或放,学乃徒勤。勿忧文辞之不富,惟虑此心之未纯;勿忧名誉之不显,惟虑此心之或湮。斯须不敬鄙慢入,造次不谨放僻成。反观而内照,虚己以受人。言勿伤于烦易,志勿惰于因循。勿以亡而为有,勿以虚而为盈。勿遂非而文过,勿务外而徇名。温温恭人,允惟基德。堂堂张也,难与为仁。卓尔在如愚之回,一贯乃质鲁之参。终身可行惟一恕,三年之功去一矜。不贵其辩贵其讷,不患其钝患其轻。惟黾焉而时敏,乃闇然而日新。凡我同志,宜鉴兹铭。

中间的两句:“卓尔在如愚之回,一贯乃质鲁之参”,拿颜回与曾参对举,说明王守仁(阳明先生)是读曾参的“参”为shēn。在宋明流行讲学的时代,师生口耳相传,大概都是这么读的。放到今天这个环境下,如果不想标新立异,故作惊人之语,则不妨从俗,仍然读shēn,但我们须知曾参一名本来的含义和读音。

二、曾参是一个鲁钝的人吗?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点评四个弟子的特点,是“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对于此四句,杨伯峻的翻译是:“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卤莽。”根据古注,愚为愚直之愚,译为愚笨不妥;辟有邪辟文过之意;喭有粗鲁、叛逆之意;至于曾参的鲁,是指性格迟钝。

曾子有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非常注重自我省察,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在这方面花很多功夫,则从另一个角度说,可能他性格上正有迂缓、迟钝的特点,可能不如其他弟子反应快速和敏捷。王阳明也是看出了曾参的特点,所以在前文引用的那篇《铭》中,称他“质鲁”,意思是质朴、质拙、鲁钝。“一贯乃质鲁之参”,指的是《论语·里仁》篇记载的一个著名的典故: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夫子的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却并非出自孔子亲口所述,乃是曾子体贴和总结出来的。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曾子并不鲁钝,实际上悟性很高,是传承弘扬孔子学说的功臣。

王阳明很欣赏曾参。他不仅把曾参与颜回并举,这篇《铭》中还有两处是暗用了曾子的言语。第一处是:“勿以亡而为有,勿以虚而为盈。”其典故出自《论语·泰伯》所记曾子的话:“有若无,实若虚。”意思是有学问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这是讲一个人具有的谦虚的态度。曾子在这话之前还有两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连起来读,意思更明白。阳明则是从告诫、提醒的角度来说的,这符合箴铭这一类文体的性质。

第二处文字是:“堂堂张也,难与为仁。”这话也是曾子说的,出自《论语·子张》,原文是:“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张是指子张(即颛孙师)。此二句大意是,子张虽然有过人之处,但是难以与他人一同进入仁的境界。曾参与子张大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孔子就评价他们是“参也鲁,师也辟”。子张才情比较高,不仅曾参比不过,就是卜商(子夏)也比不过,所以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但是在求仁一事上,曾参却表现出很大的自信,认为子张可能还不及他。

继续回到前引王阳明的《铭》。阳明显然是认可曾子的话,不赞同门生弟子们向子张学。《铭》里又说:“不贵其辩贵其讷,不患其钝患其轻。”意思是,不贵口才好,而贵能“敏于行而讷于言”;不怕迟钝,而怕轻率。阳明提倡的正是曾参具有的特点,这也是孔子一直提倡的。

曾参还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生性迟钝的人,身上往往具有坚忍弘毅、百折不挠的品格,能够认定目标,负重致远,不见异思迁,不半途而废,有一股韧劲。

总结一下,曾参在性格上应该是有迟钝的特点,但是回到《论语》的语境中,似乎不能说这是一个明显的缺点,反而可能是孔子比较赞许的。观孔子痛恨巧言令色之人,“恶夫佞者”,以及他提出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就可以知道。

张继海 | 曾子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 天天要闻

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统经厂本《四书集注》。

三、曾子地位的后来居上

孔门弟子中,贤人七十二,最著名的为“四科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十哲之中并没有曾参。但是在明清时期,曾参的地位却仅次于颜回,在孔庙中地位极尊崇,二人分立在至圣孔子的东西两侧,分别称为复圣颜子和宗圣曾子,是得享此荣誉的仅有的两位孔门弟子。曾参与颜回合称“颜曾”。曾参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在《论语集注·子张第十九》的开始位置,朱熹对本篇有一个总括性的注释。他说:“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他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把孔门弟子分为颖悟和笃实两派,则颜回是颖悟派的首领,曾参是笃实派的首领。各弟子资质秉性不同,大致皆可归入此二派中。颜回闻一知十,子贡闻一知二,均是颖悟异常、极顶聪明之人。曾参的天分没有那么高,他是笃实朴拙一派。

曾参的地位是如何逐渐提高的?笔者妄自揣度,大概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论语》最大的可能是由曾参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这使得曾参与《论语》深度绑定。此说由柳宗元提出,杨伯峻也认同此说。曾参在《论语》中不仅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曾子的言行比其他的孔门弟子都多。《论语》中记载了曾参之死,是《论语》所有内容中时代最晚的。虽然《论语》的编集有先后,或经历多人,但最终极可能是完成于曾参的弟子。曾子在《论语》中留下很多名言,除了前面我们提到过的之外,还有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以上《泰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子张》)等等。随着《论语》地位的提高,曾参的地位也跟着提高,他留下的名言也广为人知。

二、《孝经》为孔子所述而曾参所记。自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提出此说法,后人普遍接受。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孝经》的地位急剧上升,几乎可以和“五经”并列。纬书也推波助澜,《孝经钩命诀》引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大行于世,曾参的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

三、曾参在践行孝道方面的人格力量。曾参很早就确立了孝子的形象,不仅有理论建树,而且能躬行实践,事父母至孝,这增强了他的道德感召力和在一般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可称是一个道德完人。在元代出现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孔门弟子有三个,分别是曾参、闵子骞、子路(仲由)

四、由于宋儒对《大学》的重视,使曾参更得以跻身圣人之列。《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北宋诸儒始加重视,至程颐、朱熹,认为其中记载了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初学入德之门”,而正是曾子记述了孔子的言说,并为之作传。朱熹还把《大学》厘为经一章、传十章,把《大学》内容归纳为“三纲领、八条目”。经由朱熹的阐发和推扬,《大学》从此成为《四书》中的第一部,而曾子也就成为儒家道统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甚至说,孔氏之学,“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在此后的近700年间,曾参在孔门的崇高地位不可撼动。

曾参在后世的地位虽然很高,但是他流传下来的著作并不多,仅零散地保存在《礼记》《大戴礼记》等古籍中,而像《孝经》《大学》这样鼎鼎大名的著作,即使著作权归到曾参名下,一则学界有些人还有不同意见,二则其性质同于记述,不能算是独立的撰著。当然,我们如果要求曾参有很多著作传世,本身就不合理,因为曾参是笃实派,本来就不是著述名家。他能把孔门的“至德要道”、不传之秘记录整理下来,已经居功至伟。

张继海

责编 刘小磊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一文读懂!教你充电宝如何顺利带上飞机 - 天天要闻

一文读懂!教你充电宝如何顺利带上飞机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近期,民航局发布的一则关于充电宝的新规引发了广泛关注。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规定的出台,让不少习惯出门携带充电宝的旅客感到措手不及,机场安检处也时常出现因充电宝不合规而被拦下的情况。那么,究竟怎样才能...
热搜第一!坐飞机有大变化,“一刻登机”来了,网友:早该如此 - 天天要闻

热搜第一!坐飞机有大变化,“一刻登机”来了,网友:早该如此

正值暑假出游高峰如果选择搭乘飞机你一般会提前多久到达机场呢?7月9日,话题#登机只需提前15分钟了#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乘飞机只需“一刻登机” 据央视新闻报道,广州往返北京大兴的南航航班 7 月 8 日全面取消值机截载时间,推出“一刻登机”服务。8日起,广州往返北京大兴的南航航班,全面取消值机截载时间,旅客只需在飞...
余应福已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 天天要闻

余应福已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记者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官网获悉,余应福已任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 公开资料显示,余应福,男,汉族,1967年9月生,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
商鞅变法解析 - 天天要闻

商鞅变法解析

但商鞅变法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很多人不怎么知道,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重点。
学会这几招,电费“唰唰”降 - 天天要闻

学会这几招,电费“唰唰”降

俗话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热浪来袭,各地气温持续走高。高温下,用电需求激增,用电负荷出现显著增长,全国步入迎峰度夏关键期。7月7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新高达1.52亿千瓦截至目前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十三市最高用电负荷全部刷新历史...
我们付钱请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泪史,毕竟谁还没碰到过几个奇葩领导和娇牛马 - 天天要闻

我们付钱请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泪史,毕竟谁还没碰到过几个奇葩领导和娇牛马

各位姐妹好,我们开设了一个“职场主题”征稿栏目,想邀请拥有长期职业经验的女性,分享自己的职场心得体会和行业内幕。我们希望真实地呈现职场女性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如何生存,让初入职场的年轻打工人更深入地了解某个行业和岗位,获得来自过来人的择业建议和人生经验。征稿细则:1、至少拥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职业女性...
《亲爱的你》宋观望拒绝乔光辉闹乌龙,赵刚喷香水表白成校笑话 - 天天要闻

《亲爱的你》宋观望拒绝乔光辉闹乌龙,赵刚喷香水表白成校笑话

《亲爱的你》不光年轻人在谈恋爱,老年组的恋爱谈的也热火朝天的,乔光辉为了追求宋观望下了不少功夫,几十个w的钻戒也买了,自己最好的哥们也被当做礼物送给宋观望了。然而,让乔光辉意想不到的是宋观望说她喜欢赵刚,乔光辉闪过一丝不快后直接将赵刚打包送